解密“国宝帮”的三篇硬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17: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9 17:47
国宝帮并不是什么秘密,然而,要把这件事解释清楚却不那么容易。随着2017年国宝帮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一些深入解读的文章纷纷问世,这为公众拨开迷雾创造了契机。在此节选三篇文章的部分内容,供有兴趣的读者品鉴阅读。
▌刘九洲:国宝帮问题初探
最近,在古代艺术品收藏领域,一些人试图以赝品充当国宝,通过捐赠、展览方式,扩大社会影响。专家们对此一片喊打,但当事人不断抵抗,你来我往,成为社会新闻。
在古董收藏领域,大家一直把试图以低级赝品,充当国宝的人群,称为国宝帮,这称呼大约有10年了,很是带有反讽意味。
要看清国宝帮问题,就要仔细分析其各方面特点。
国宝帮成员,主要由不入门的收藏爱好者构成,也就是一些门外汉,但是他们在其他领域,未必如此。
这些门外汉,看了几本书,就去买古董,市场上,自然有迎接他们的假货。
他们看到与书本描述接近的器物,担心错过宝贝,于是买下!深藏之,宝贝之!作为一种希望参与文化,希望借文化发财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收藏的东西,绝大多数是赝品。
玩古董的人都知道,如果谁入门,那么他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真品,如果没有入门,买的绝大部分都是赝品。收藏古董者,主要由这两类构成,极少见哪位古董藏家,其藏品一半真,一半假。
国宝帮不知道这个事情。他们没有想到,一旦不入门,全部买到赝品的概率居然是很高的。这看起来与概率不太符合,但事实如此。
有人就是不信,从1件买起,扩展到1万件,直到100万件,难道都是假的?答案是:很有可能。并不因为你买了100万件,你的鉴定能力就提高了。唉,说起来,真是很悲惨的事情。
为什么他们鉴定不得入门?
这不能全部怪罪国宝帮,而主要赖专家。
专家撰写的瓷器书籍,实在也很有问题。他们的阐述模式,无外乎永乐瓷器有五大特征,一二三四五。这类说法问题很大,因为永乐瓷器可能不止这五大特征,可能有10种甚至20种,但专家似乎怕麻烦,于是简单写写,并且写成了排他性定论。
读者看了就上当了,越是诚实、认真的读者,越容易上当。国宝帮内,尤其是基层群众,一般都很诚实,这点大家发现没有?
读者为什么会上当?因为,其他学科都是这样阐述问题的。譬如说,化学中,说水有三个特点,如果符合之,那就是水,不是泥土也不是钢铁。用这种思维,去学习瓷器鉴定书籍,一定上当。越是认真追究五大特征,越是完蛋。因为书上的排他性描述是错误的,往往是:即便具备五大特征,也不是真品(特征辨识错误暂且不论)。这真是坑爹,读者是爹。
专家们,应该不避繁复,认真阐述每一时期瓷器的主要特征,对每种永乐瓷器的特征,使用300张图片,加上2万字阐述,还是需要的。这可不是两页文字,加上抽象的五大特征可以阐述清楚的,只有大量出版真实的信息,大家才有可能据此入门。
在没有这样理想的《永乐瓷器报告》之前,破解鉴定难题,也有途径(入门的人都是这么干的)。你买不到永乐真品,但是有可能买到瓷片,你买不到南宋官窑真品,但是有可能买到南宋官窑瓷片。
真品可能几千万元才能买到,但是瓷片可能几百元就可以了,买到后仔细研究,不可言传的特征就会浮现,这样不断学习,就会入门。最后一定要做到依据瓷片,就可以断代,这是瓷器鉴定基本功。看了瓷片不能断代的人,建议不要去买瓷器,因为你没有入门。
有人说:按照你这么说,专家的书,太害人了!
其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在任何时代,都害人,现在不过害你钱财,如果在其他历史时期,可能命也没有了,所以,不要抱怨。
我虽然也讨厌国宝帮,但还是要劝大家,在社会层面,要宽容国宝帮。他们丢了钱财,丢了面子,浪费了人生,不过是因为想参与文化,想发财,动机没错,只是被教科书害了。值得同情,值得原谅。
而且,说实话,尚未入门时,大家都是国宝帮,只是很多人后来入门了,才觉今是而昨非。冒险一点说,今天批判国宝帮的人,也都曾是国宝帮。
但是有一种国宝帮成员,不值得原谅,就是说谎的国宝帮。最近在大众传播领域,国宝帮不断说谎,这就讨厌了。
他们强调:我们也是保护国家文化!这面文化大旗是好的,但是也要看你保护的是什么。好比大熊猫需要保护,但是,不是大熊猫的动物,你就不能放到卧龙保护区,这个,大家明白吧?
何况,你要说你是为了名利而冒险购买的,很想发财!这当然可以,不犯法。但是,你要编造一大套谎言、狂言,就有点不太对了。
大众闲着没事干,看到吵起来了,就希望专家出来鉴定一下。呵呵,估计没有一位专家愿意出面。
?(本文节自《武英书画》)
▌刘学贤:揭底国宝帮古玩收藏渠道
国宝帮是收藏界的一个特别群体。这个群体的组成,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和近些年发家的所谓土豪。他们的收藏理念十分执着和自信,经过十几年不断的收买,日积月累了成百上千件假古玩。
为什么肯定地说他们收藏的是假古玩呢?原因是他们收藏的方式、方法不正确。收藏真古玩必须要有专业路径,如果路径不对,就不可能买到真古玩。通过多年的市场考察发现,他们收藏假古玩主要源于缺乏基本的专业常识,不具备业界的常识和专业规制就买不到真古玩。
古玩爱好者认为到地摊市场上能买到真古玩,能够搂宝捡漏。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地摊市场的古玩,早己在摆地摊之前就被业内的行家商家们筛选扫荡无数遍了,剩下的才拿到市场上摆摊。这时只是一些民间民俗的残破日用品和遍地的赝品,根本不可能买到真品的国宝。
我曾经认识一位老先生,他从书本中学了一些识别古玉真假的基本知识要领,便简单地认为具备识别真伪的能力了。每周六日必到地摊上寻宝,凡是在地摊上发现造型和风格与博物馆藏品差不多的,便花个几千甚至万元买回来。
据老先生说,一年能够在地摊上买到数十件国宝级精品。有时发现一模一样的第二件时,也立即买到手,生怕这件国宝被别人抢先买走,回去凑对。其实只要发现地摊上出现一样的第二件,一般就可以说明,先前买的第一件是赝品,这是业内行家的共同认知。因为古玩的稀缺性,决定了不可能出现相同的第二件国宝。但是老先生说,不可能的事情在他的身上就可能发生,怎么解释他都不信。这就是国宝帮收藏假古玩的理念。
无论在地摊市场还是其他古玩市场,爱好者们都会遇到主动搭讪的游商。实际上内行的商家、行家都知道,这些游商手里根本没有真古玩,他们在市场上游荡,为的是寻找不了解市场的爱好者。通过观察爱好者在市场上的购买需求,或者发现爱好者拿着赝品认真研究时,便看准这个人是个外行。一旦被盯上,便过来搭讪,谎称手里有出土的古玩,如果对方感兴趣并相信了他们的谎言,随后便被带到他们的出租屋内,开始一唱一和地讲故事,说这些古玩都是挖出来的。如第一次交易成功,买回来以后对照鉴定要领符合真古玩的基本特征,或者得到了专家鉴定的认可,便误认为这个团伙卖的都是真古玩。陷入这个骗局以后,便放松警惕投资几十万几百万元收买假古玩。
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一位民营企业家,自己有4家工厂,本人很有钱。自从沉迷收藏,前后投资了6000万元买了几百件所谓的古玉。最后发现地摊上与自己的藏品一样的只卖几百元时,才突然醒悟明白自己上当了,从此远离收藏。这就是近些年土豪和国宝帮收藏假古玩的方法和渠道。
古玩市场上经常有推销假古玩的商贩,他们寻找的目标主要是一些有雄厚经济能力同时又酷爱收藏古玩的爱好者。特别是针对一些老年人,以及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人下手。因为这些人不了解卖假古玩的伎俩和手段,由于他们兜售的普遍都是高级别的假瓷器、玉器、珠宝、杂项等等。这些赝品伪造的水平很高,一般情况下鉴定难度较大,所以他们卖古玩的时候,主动要求对方可以先鉴定是真是假以后再付款,以此手段进行骗销。如果对方经过鉴定是真的,便会放心地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买古玩。
实际上爱好者不知道,真古玩根本没有寻找陌生顾客推销的,即使行家偶然遇到陌生人推销,也是依靠自己的眼力。况且凡是有眼力的行家高手,这些造假卖假的人都很难骗到钱,所以把目标锁定在缺乏经验,鉴定水平又不高的一些国宝帮身上。缺乏专业常识的爱好者们认为鉴定是收藏的关键,只要鉴定是真的就收买,这是他们买假藏假的又一行为表现。
?(本文节自《北京商报》)
▌西风:浙江美术馆展雷人佛造像以外国科技鉴定能行吗
收藏圈子里,一些初学藏友总能碰到在所谓国家权威部门鉴定一圈都是国宝真品,但大拍公司和古玩行圈认为是赝品的事。笔者就碰到这样一位藏友,为一件藏品鉴定整整折腾了一两年。
这位藏友去年来笔者元瓷研究工作室参观标本,并讲诉了他的经历。数年前,他收藏到一件类似馆藏的重量级元青花瓷器,高兴得几夜未合眼。与馆藏图片对比,级别起码属于一级以上的文物;与拍卖图册对比,起码也能拍卖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于是他想找国家权威部门进行最终确认。
经朋友介绍,藏友找到某博物院退休的某位很受国宝帮欢迎的文物专家进行鉴定,结果鉴定为国宝级藏品。之后,又经过国家鉴定委某退休专家和国家博物馆某退休专家先后鉴定,结果都是一样。鉴定费和证书费虽然花费接近两万元,但和价值上亿的藏品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为了给这件国宝藏品穿上更权威的防弹衣,藏友进行了第二轮科技鉴定。
他首先找到某馆科技检测机构进行元素测定,结果显示符合较好(此结论是真品到代的意思)。这还没有算完,任何方式鉴定必须三家以上才有效力。他接着在找到某院物理检测机构鉴定,也是到代无疑。他再到某协会的文物科技检测机构检测,也是同样结果。这下他高兴坏了,差点有范进中举的神魂颠倒。于是,他邀请身边藏家和亲朋好友大摆筵席庆贺。大家一致建议拿去上拍,那才体现收藏和捡漏的最大价值。
他回家后立刻上网给佳士得、苏富比写信、发图片静候佳音。一个月过去了,又发了两回,终于等到回信,结果却被认为是质量不高的仿造品。于是他大骂大拍企业狗眼看人低。国外不行就国内,他背着国宝分别寻找到嘉德、翰海、保利等国内知名拍企征集门市,均被遭遇同样拒收的命运。更让他懊恼的是,每当他拿出这几位国家权威专家的鉴定证书和科技检测报告的时候,都差点被赶出门市部。
郁闷了几天,听人说货卖行家,兴许能买个大价钱,还不用上税。他上网一查,中国民间十大风云藏家,以为这肯定是大行家。几经周折,他联系上了。他把东西拿过去,对方一看说是真品无疑,但才出几千元,原因是同类藏品市场上就这个行情。想想,这与本钱相差了数十倍。
整整折腾一年之后,他越发心急如焚。在经过几番周折之后,他找到景德镇实战型专家,结果鉴定为赝品。再经人介绍,他找到笔者给其鉴定,结果的确是赝品无疑。
这位藏友面对诸多权威专家和诸多科技检测的真品鉴定,总是不愿相信残酷的现实。无奈笔者先让他看高清晰不同类型的馆藏元青花资料,然后结合多年收集的可靠窑址和各个城市遗址出土的元青花标本对比,观察真品的普遍特征,然后再结合数年来各个层级的仿品特征,对他系统地讲了一堂大课。
比如,这件仿品的特征:胎料太细太致密属现代机加工料而非古代人工加工;看不到元代印坯实际接胎工艺痕迹属于现代拉坯成型或者现代注浆成型;看似酥润的过硬、过细釉面为汽窑烧后再柴窑短时间回炉所致;器底又脏又光滑是底胎多次刷脏油经过高温烤磨所致;青花绘画描摹严重缺乏元代洒脱随意性等。就凭这几个致命伤,终于让这位藏友放弃再继续折腾的打算。
看到他无比悲伤离开笔者工作室门口的背影,后来促使笔者写下了这篇文章。
文物鉴定的发展前途,必然需要有传统的鉴定方法和科学体系的支撑。目前,就国内外而言,运用科技手段鉴定古文物的方法主要有10种:
1、原子发射光谱仪(AES)
2、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3、X荧光光谱仪(XRF)
4、电子探针(EPMA)
5、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
6、中子活化分析(INAA
7、1X射线衍射谱仪(XRD)
8、红外吸收光谱仪(IRAS)
9、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10、激光拉曼光谱仪
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和高科技仪器对文物进行鉴定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但文物艺术品的特殊性是不能忽视的,它不是自然界原始普通材料,而是经过人类赋予文化特性的再创作艺术品,科技手段完全解决文物艺术品鉴定是根本不现实的。
科技鉴定相对于传统鉴定来说,存在理论性的优势,但也有现实中的弊端。它的优势是在绝对的情况下:能够对被鉴器物的本质属性做出较为客观、准确的判断。问题是,我们不可能有绝对的条件,各种造假技术也在不断突破科技鉴定的检测。
再者,科技鉴定当中,往往仪器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需要建立准确可靠、完整系统的庞大数据库作为支撑,但这几乎不可能办到,更无法对文物的社会属性做出判定。
比如,有损测试的模式会破坏文物艺术品的完整性并且鉴定费用高,绝大多数收藏者难以承受,不能广泛运用于社会民众的藏品鉴定。
另外,科技鉴定还要求操作者有很强的文物艺术品相关知识。目前,科技鉴定在科技专业技能方面,其功能、准确性调试、抗人为干扰等方面都难以达到要求。
目前国内的科技鉴定,主要针对博物馆自身馆藏或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可靠文物,一般很少对外鉴定。国外的牛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热释光测年法(thermohtminescence dating techniques)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检测鉴定机构,但仅仅也只是作为传统实战鉴定的参考依据,错误也时有发生。
所以相对于市场文物和广大的收藏民众,当前的鉴定方式,依然还是以传统文物鉴定为首选。但令人痛心疾首的是,一些考古领域里的专家纷纷跳出来鉴定市场上流通的文物艺术品,一些国家权威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退休后也跳出来成了文物鉴定专家,并且一些人堂而皇之地成为伪收藏的国宝帮传销组织的御用专家,这是非常可笑的。体制内侧重理论研究,体制外侧重实战经验,炼金需要烈火,眼力需要血路,这本身是两个领域,一些毫无眼力的体制内理论型专家频频出错就是必然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