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中国传统节日:人日、社日、中元、花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0 00: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01:29
人日,又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是农历正月初七。传说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汉魏以后,人日逐渐成为庆祝、祭祀的节日,到了唐代,人日节不仅仅用于祈祥祝安,还添上了思念亲友的气氛。如今,游子会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后才离开,家人们会在这一天团聚,下午通常吃长面,寓意将心收回,准备春耕。
龙抬头,指的是青龙七星开始出现在东方,标志着万物开始苏醒,春天真正到来。北方称二月二为龙抬头日,又称春龙节,南方则称踏青节或挑菜节。二月二的习俗包括剃龙头、祭祀龙神、纳吉、围仓、吃龙鳞(蒸饼上做出龙鳞状)、撑腰糕、炒豆子等。
社日,一年有春社和秋社两个,立春或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或秋社日。社日是民间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农民在播种或收获的季节会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花朝节,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挑菜节、踏青节、春会节,一般在农历二月十二,各地有所不同。花朝节有踏青赏红、扑蝶挑菜、燃灯祈福、蒸花糕、饮花酒、喝花粥、地方官出郊劝农等习俗。
上巳节,又称三巳、元巳,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节起源于纪念黄帝的习俗,传说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后改为三月三,成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祭扫先亡亲人、送御寒衣物的节日。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标志着严冬的到来。相传起源于周代,《诗经·豳风·七月》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为从九月开始天变冷,人们要添置御寒衣物,因此十月初一也称授衣节。
祭灶节,又称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神被称为灶王爷、灶君,在古代神话中是督察人间善恶、掌握一家寿夭祸福的神。祭灶仪式在古代宫廷和民间都非常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