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0 00: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0:32
进入七十年代,全球战斗机设计理念发生了革新,不再单纯的追求速度,而是将重点转向提升飞机在中低空的机动性能,以及完善电子设备、武器和火控系统。这是因为过去的局部战争经验显示,空战多数在接近或低于音速的中低空进行,对飞机的机动性,如转弯速度、加速、减速和爬升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沈飞公司基于歼-8的基础,开发出了新一代的歼-8Ⅱ飞机。
1984年6月12日,歼-8Ⅱ的原型机成功首飞,标志着该项目的初步成功。同年3月18日,歼8Ⅱ的设计正式定型,这在中国沈阳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大会,出席者包括**副秘书长*以及国防科工委和空、海军的高级*,这表明军方对这款新型战机寄予了厚望。紧接着,10月15日,歼8Ⅱ的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其设计,宣告了这款飞机的正式服役。
发动机推力的提升为歼-8Ⅱ带来了更强的中低空机动性,同时也改善了其起飞和降落性能。此外,飞机的外挂系统扩展到了七个位置,能够携带多种武器或副油箱,使歼-8Ⅱ具备全天候拦截和对地攻击的能力。同时,它还配备了雷达制导的中程拦截导弹,增强了其远程防御能力。在结构上,歼-8Ⅱ前起落架后装有一门23mm双管炮,而机尾下方的可折叠腹鳍则与米格-23的相似,体现了技术融合的创新设计。
歼-8Ⅱ换装了两台涡喷-13A双转子发动机,单台推力6600千克。歼-8Ⅱ单价约3500万人民币。歼-8Ⅱ最初的研制目的就是执行空中截击任务,当时针对的对象都是苏联高速的“图”系列轰炸机和各种战斗机,为此歼-8Ⅱ优先配装北方的空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