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12: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07:49
贵阳的天主教历史可以追溯到1781年,当时中国神父孙本笃从四川来到这座城市传教。这一年年末,贵阳已有百名信徒,他们集资九十二两白银,在猫猫巷购置了一处房产,作为聚会和接待神父的场所,这便是贵阳最早的“天主堂”。
然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反天主教的情绪高涨,地方官府下令拆毁了第一所“天主堂”,仅存四年便告终结。尽管如此,那个旧址后来成为了北天主堂的建设地点之一。
1846年3月26日,贵州天主教从四川重庆教区独立,成为单独的贵州教区,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管理。首任主教白斯德望于1849年由范若瑟主教祝圣,他利用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的条款,争取传教自由和教会财产的权利。同年,一座非民房式的天主教堂在贵阳落成,教堂的正门、牌坊顶和屋脊*的十字架引人注目,标志着贵州第一座正式的天主教堂和教区主教堂的诞生。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信徒人数增长至约两千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第三任主教李万美拆除了旧教堂,计划修建一座更大的教堂。然而,教堂在即将竣工时,不幸于1875年12月2日遭遇火灾,化为灰烬。
面对教堂的焚毁,教徒和传教士们迅速筹划重建。经过大约一年的努力,新的教堂得以建成,继续承载着贵阳天主教的历史与信仰。
贵阳北天主堂,位于贵阳和平路。它是一座俱有中国古建筑特色的教堂,因地势高峻,格外显得雄伟壮观。这座教堂是东西向,长四十公尺,宽十八公尺,檐高十四公尺,教堂正身面积为六百四十八平方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