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彼得·潘”的象征意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07:14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9 03:35

彼得·潘这个形象是永无尽止的游乐、永恒童年、永不衰老的精神象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9 03:35

长不大,自由自在,勇敢的孩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9 03:36

成年人面对社会的剧烈竞争和残酷倾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但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这种心理的极端形式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被定性为一种心理疾病。
说起“彼得·潘综合征”就不得不提到长不大的彼得·潘。1904年,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彼得·潘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但这毕竟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不能为现实所接受。“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就是现实中的彼得·潘。
1966年,精神病学家埃里克·伯恩第一次提出心理成熟有困难群体的概念。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这一群体:“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这些彼得·潘们很爱玩也很好相处,但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点,如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绝等。因此他们的行为同年龄很不相称,大多数情况下这无伤大雅,但总有一天,等他们突然明白生活原来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称心如意时,已经太晚了。
青年人患“彼得·潘综合征”的几率比较大,当然也有40岁以上的患者。一般来说,患者的配偶和周围朋友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到症状,但他们往往不愿承认。
来自墨西哥的萨林·帕斯夸尔医生表示,“彼得·潘综合征”是由家庭教育环境造成的。他说:“家长们总认为,儿童时期是一生当中最好的时光,应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少让他们肩负起责任。家长的这种想法会给孩子造成错觉,以为生活永远只是由玩具、零食和游乐场组成的。”
患有“彼得·潘综合征”的人往往一生碌碌无为,他们的症状不但可能会导致家庭破裂,也容易使自己为在失落中获得暂时的满足而沉溺于酒精和药物。
墨西哥心理治疗协会主任罗伯托·图鲁比亚德斯则告诫说,“彼得·潘综合征”会对患者的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他说:“因为处理感情问题尚不成熟加上不能持之以恒,所以他们不太会有固定的人生伴侣。就算确定了正式的恋爱关系,对方也会拿他们当孩子看待。”他认为这种病症难以用药物治愈,唯一的办法是接受心理理疗。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患者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人生观不是单靠家人说教就能改变的,只有交由精神病专家来引导。
专家们一致表示,帮助患者摆脱“彼得·潘综合征”的最好办法是迫使他面对现实,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因为这类人本身想要自由,觉得周围的人不信任他,但是他自己幼稚的做法无法让人放心,所以需要长时间建立责任感。有些患者已经意识到了,也表示不喜欢目前和过去的一些依赖行为模式,但苦于无法改变。我们可以促其自问:有无改变这些行为的计划或具体方法?有无为自己制定幸福生活的一份清单?如何将这种积极的思维变成现实中的行为?如果能努力将这些积极的思维变成自身的行为,就有可能调动身上沉睡已久的积极力量和能力,从心理问题中解放出来。若总是停留在心有所动却没有实际行动状态,则永远无法改变依赖者的命运。
由此可见,走出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是走出“彼得·潘综合征”惟一的途径,告诉他:“没人有义务承担你所应担负的责任;你要是不去银行交费,没人会帮你交;你睡着了,没人会把你叫醒……”刚开始必然是痛苦的,但情况会越来越好。
附:
彼得·潘综合症症状
1、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一旦事情不按照自己所设想的发展,就容易发脾气,而不考虑后果

2、依赖他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独立生活,总是需要别人照顾自己

3、不敢承担责任,逃避诸如父亲、母亲这样的社会角色,迟迟不敢结婚或者不能拥有固定的人生伴侣,也容易频繁更换工作

4、自我中心,自私,不知道主动关心别人,而把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

5、难以适应社会或者被社会拒绝,容易遭受挫折,进而引发情绪混乱

这篇参考文章你也可以看看 加深理解

彼得·潘症候群困扰阿根廷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在生理上成熟得越来越早。但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在心理上拒绝长大,梦想做生活在“永无岛”上的彼得·潘。为此,有人还特别攒出个新的英文单词“kilt”――儿童心态的成年人。据说,这种被称为“后儿童现象”的风潮起源于法国。如今,这股风潮也传到了大洋彼岸、位于南半球的阿根廷。
玛丽亚今年30岁,在法国、比利时和阿根廷本土拿了三个硕士学位。她本来可以挣比现在多至少一倍的工资,但她总是“入不敷出”,至今仍然赖在父母家里。希尔薇娅31岁,5年前大学毕业,直到今天也没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他们本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但他们似乎还没有走出心理断奶期,宁愿继续在父母的荫庇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生生活。
对于这种现象的成因,阿根廷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们给出了不同版本的解释。有的人认为,这是阿根廷经济危机的后遗症。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反对这一说法。理由很简单:“彼得·潘综合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问题,而不是少数遭受经济危机的国家所独有。在一些发达国家,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
西班牙心理学家阿奇立诺勃拉伊诺-罗兰特在他的专著《彼得·潘情结:拒绝离家的孩子》里认为,失败的教育模式才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与他一样,阿根廷心理健康协会*、精神病学专家佩伊鲁教授也把“彼得·潘症候群”的形成归咎于家庭教育。他认为,对于父母而言,在孩子青春期采取两种错误的教育方法:过于冷漠或呵护过度,都有可能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晚熟”,因为这两种方法都会使孩子缺乏与外界沟通及与其他人共处的能力。
而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学专业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如今的阿根廷年轻人与老一代相比并不缺乏独立生活的愿望,只不过他们不再像上一代那样愿意为完成自己的成年礼付出代价。
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既然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了,作为生命一部分的青春期比过去延长一点,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本来,“彼得·潘综合症”主要集中在20至35岁的年轻人中间,但如今有扩大化的趋势。不少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加入了“长不大”的行列。比起年轻人,他们拒绝“长大”的原因多少有些无奈——对他们而言,“长大”意味着变老,意味着被社会抛弃。
尽管学者们忧心忡忡,这些“现实彼得·潘”们倒似乎不以为意。“我们不是不要长大,只不过是想晚点儿长大,”他们说得振振有词,就像“暂时还不想过独立生活的”加斯通说的,“有谁规定到了一定岁数就非得离开家呢?”

有一部漫画就叫 彼得·潘症候群(酒井真由) 不过偶只是听说过没看过 呵呵~~~~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861956.htm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360浏览器怎么设置倍速播放 ...先讲女主的灵魂飘荡了一段时间,然后重生,请问是那本? 拯救者散热器怎么开 电脑如何一键还原系统电脑一键还原怎么操作 神舟笔记本电脑怎么重新设置神舟战神bios恢复出厂设置 神舟电脑恢复出厂设置神舟战神怎么恢复原厂系统 水泥楼梯如何铺木楼梯 家里面楼梯是水泥的不想铺地毯或者地砖还能铺什么 楼梯的水泥台阶上可以铺地板革吗 手机腾讯会议共享屏幕播放视频没声 彼得·潘的作品赏析 《彼得·潘》 彼得·潘的故事 彼得·潘 彼得·潘的作者简介 介绍彼得 潘? 彼得-潘为什么不想长大咧, 彼得·潘的内容简介 彼得·潘作者简介 盗取QQ号和及个人信息会受到什么法律? 苗源世家草本柔润霜的功效 麦吉丽莹润面霜有什么作用 面霜是什么有什么效果 飞马润面霜 有什么功效? 有时候上嘴唇中间会突然变肿或变凸?是什么原因? 嘴唇前凸说明什么 我的嘴唇向外凸,能让他平一些吗? 我嘴有点突 快摘牙套了。但嘴唇还是有点凸。这是怎么回事。这正常吗?问下有经验的人 侧脸看上嘴唇比下嘴唇凸 怎么办 《彼得·潘》的读后感怎么写比较好?450字左右的。 求电影《彼得·潘》剧情介绍! 小飞侠彼得潘全文! 在《彼得.潘》里只要人们说一句什么精灵就会死去一个? 谁给我讲讲彼得·潘的故事? 求英文版 <小飞侠彼得潘> (两部) 小飞侠彼得潘全文阅读,可以发网址,也可以直接复制过来。 本人急切想要《小飞侠彼得-潘》真人版电影,在网上也找不到,请好心的朋友发给我吧!(有字幕最好哦~) 谁又手机支持的avi格式转换器? 谁能告诉我手机AVI的格式转换器吗??? 怎么下载手机AVI格式转换器,转换器又该怎么样使用? 谁有好的AVI手机视频转换器? 手机远程监控什么摄像头好 哪种瓷砖不能买? 怎么挑选瓷砖?买桃生瓷砖怎么样?是2020瓷砖十大品牌吗 谁能说详细点十大品牌瓷砖的优点跟缺点 十大瓷砖品牌有哪些?值得购买吗? 瓷砖十大名牌有哪些,要怎么挑选瓷砖? 家庭装修如何挑选瓷砖?瓷砖十大排名有哪些? 练习的英语是什么? 求形容词 名词 副词 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