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商朝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历法文字音乐方面有哪些发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08:2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9 11:04
我试着总结一下吧,不过我的语言不规整,你自己整理下。
夏朝:
音乐文字不大清楚,甲骨文应该是存在的,青铜器存在的话或许就存在金文,也称铭文、钟鼎文,但是目前已见商代的青铜铭文都不算太多,并没有确定的夏代铭文。现在关于夏朝是否存在都没有定论,互相不服中,。。但我认为是存在的,关于历法,有《夏小正》。
商代:
历法,商代已经开始使用了干支纪日法,我们现在还在使用,是世界上沿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法;
文字的话,商代出土了很多的甲骨文和部分青铜铭文,商代的巫职*很多,商王无事不卜,巫人为文字发展做了很大贡献。
音乐,
商代的音乐主要有“巫乐”和“Y乐”两种。 巫乐是祭祀祖先和鬼神的音乐,由巫师在祭祀时演唱,用以娱神,作为沟通神人的一种手段。 Y乐是商王室的宫廷音乐,是商王享乐的靡靡之音。 商代出土过的乐器有石磬、铜铃、铜鼓、铜钲、铜铙、木鼓、陶埙、石、骨(象牙)制的埙等,并且有成套分音节的打击乐器组合,乐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音乐代表作有《大濩》乐和《晨露》歌,官方作的祭祀歌舞,哈哈。
周朝(春秋战国我也算在内了),
周朝我了解的比较浅显,文字方面周朝的青铜铭文非常地多,文字发展必然是有所进步的,并且春秋百家争鸣,诸子文章那么瑰丽,文字一定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历法上周人似乎建树不多,但是应该是继承了商代的干支纪日法,但是在天文方面出现了世界最早的天文著作《甘石星经》;音乐,方面,当然最有名的是一楼回答的那套战国编钟海有墓中的琴,证明当时已经能够演奏出更多地音节,照比商代的三个一套要进步很多。
就这些吧,再打多字我也受不了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9 11:04
(战国时期的):编钟的钟架称为钜(jù),由245个构件组成,设计精巧,比例适宜,结构牢固,可以拆卸。虽然承受了二千多公斤重的全套编钟,历时二千多年,出土时仍矗立如故。是研究先秦音乐史与青铜铸造工艺的珍品。 这套编钟共65枚,依大小次序分3层9组,悬挂在钟架上。镈钟1枚;甬钟45枚,分5组居于钟架的中、下层,中层音色洪亮,下层形大体重,音调深沉浑厚;钮钟19枚,比甬钟小,分3组挂于钟架上层,声音清脆。
著名的有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曾侯乙,是战国时代曾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一个名叫“乙”的诸侯。此人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1978年曾侯乙墓被发现并开掘,使得许多埋藏地底的珍贵历史文物得以重见天日。现存湖北省博物馆。 关于古代乐器,在曾侯乙墓中有着惊人的发掘。墓的东室有琴(十弦)、筝(?)、五弦(?)各一件,瑟五件,笙两件和悬鼓一具。沿北墙放有编磬,靠东南角放着巨大的建鼓。此外,还有篪两件,排萧两管,瑟七件和枹鼓等等。其中最为辉煌,堪称“国之瑰宝”的,要数庞大的乐器组合——编钟。编钟共有六十五枚,全部为青铜铸造,制作精美。钟架呈曲尺形,铜木结构。钟列在钟架上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钟十九枚,中、下层钟是编钟的主体部份,分为三组,这三组钟形制各异。一套称为“琥钟”,由十一枚长乳甬钟组成;第二套称为“赢司(音sì)钟”,由十二枚短乳甬钟组成;第三套称为“揭钟”,由二十三枚长乳甬钟组成。每件钟体上都镌刻有错金篆体铭文,正面的钲间部位均刻“曾侯乙乍时”(曾侯乙作)。琴它体的铭文,基本是关于五声音阶名与八个变化音名;敲击每一只钟的正、侧都可以奏出升、降两个音。曾国其他五均调高铭文,曾国与晋、楚等国律名的对应文字等等。这些铭文是研究我国古代乐律极其宝贵的材料。 曾侯乙编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略次于现代的钢琴。中声部约占三个八度,由于有音列结构大致相同的编钟,形成了三个重叠的声部,几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可以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 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推想,这套编钟演奏时应由三位乐工,执丁字形木槌,分别敲击中层三组编钟奏出乐曲的主旋律,另有两名乐工,执大木棒撞击下层的低音甬钟,作为和声。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1135939.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9 11:05
音乐方面还有: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9 11:05
历法:农历 节气
文字:甲骨文 →金文(铭文)→ 大篆 → 竹帛书
商朝 商周时期 西周晚期 战国时期
音乐:钟鼓之乐
参考资料: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