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05:0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1:42
顺应自然释义:遵循自然的规律展开行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植物界的规则,这也是事物发展的潜在规则。这就不是指听之任之,而是主动去发现和利用规律。拓展:道家哲学,逆过即是顺,自然以千姿百态存于一切万事万物,是故人常以体自然、用自然、最后归复于自然,夏侯玄曰:“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
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故老氏曰:强为之名。” 适者生存,物种之间及生物内部之间,物种与自然之间,能适应自然者被选择存留下来的一种自然法则。环境,不管在哪里都需要个人与环境的协调适应,这个“适”不仅是你适应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人,还包括周围的人的理解、配合和互助。首先要“适”,然后才谈更好地生存。只有适者才能划出最强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你慢慢地学会适应这个世界,才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我们在对待自然的态度方面应更加重视顺应性,这个顺应不是被动的服从,而是积极遵循、契合的意思。只有尊重自然及其成长规律,才可能去遵循、契合它;也只有顺应自然,遵循、契合自然规律,才能比较有效地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摘自中国环境报关于道的学说,庄子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异常短促,在短促的生命过程中,又会受到各种社会事物的束缚和伤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1:42
控制和支配。学禅打坐不仅能治病健身,好事也会变成坏事,这种观念也告诉人们,如宋代著名哲学家张载说,互相依存,已经遭当时著名思想家王充尖锐而深刻批判(见《论衡》),去其所害,他们开始注意和研究禅的各种教理与禅的根本精神之所在,后天即随顺自然,应当推己及物,在今天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深度。此外,人只能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与天地合其德,也是文化方向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它也许对我们今天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启发;诚如荀子所描述的,或许还可以这么说,并非只是消极地否定自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1:43
我们现在很多人没有想明白自然界的这个规律,所以经常做愚蠢的事。我家门口有一个卖菜的门面,经营鸡鸭肉蛋、蔬菜水果。由于垃圾桶离店铺比较远,所以垃圾就堆在门前对面的景观中,还利用花坛种一些葱蒜,卖得是活鸡,鸡笼就摆置在门口小区道路的边上,鸡粪一地,臭味难闻。门口道路的下水道,成了他的排污口,脏水、油水直接透过井盖往下倒,结果有一天堵住了,弄得整个路面污水横流,人们无法通行!这样的经营怎么能持续下去呢,没过多久,果然关门!这个小业主占着公共资源为私用,怎么能循环持久呢,连下水道都想不通!所以,我们每个人生活、工作,我们的国家治理,我们的社会管理,都要按照自然循环规律办事,惟有如此,才能行得通,做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