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些地方有糁汤?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01: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3 12:51
糁汤”是流行鲁南临沂一带的小吃,也是流行鲁西南济宁等地的小吃。“糁汤”的起源和主要流行地,从网上看,都说是属于临沂。
“糁汤”的“糁”,在鲁南、鲁西南只读作“sha”,与“啥”同音。“糁”字的读音和意义,据临沂方面考证,一说与清朝皇帝乾隆有关,一说与东晋“书圣”王羲之有关。具体与谁有关,能否二选一,他们自己内部有两家意见,并不一致。我个人认为,为便于统一认识、统一形象和品牌,临沂方面可由权威部门出面,对两家意见进行协调和商量,或采取投票的方式决定取舍。不然,一家人总说两家说,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老那么争下去,容易让外人见笑。
在此问题上,济宁及其他地方,基本没有参与争论,保持缄默,光吃不说,“食不语”,表现得比较清醒、冷静、理智和客观。
检索临沂方面提供的资料,“糁汤”,有猪、牛、羊、鸡、鱼等诸多汤品,是用这些食物的骨肉与麦仁或大米、小米、高粱等一同熬制而成,稠乎乎的,类似于古代只限于贵族食用的“羹”或“肉羹”。后又检索了一下,类似的这种汤,在宁夏西北地区被称为“米肉粥”或“肉粥”,是回族人家的家常便饭,当然人家只用牛羊等清真食物熬制。西式餐厅的牛肉汤,也是加了粉子并同样熬得稠乎乎的,不知能否一同视为“米肉粥”、“肉粥”或“羹”、“肉羹”或“糁汤”、“糁”。
还有一种介绍说,糁汤是从元代由蒙古传入中原及运河流域的,后于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开始在商埠、闹市、驿站、码头等客源充足的地带摆摊设点,批量发展。对此种说法,我以为有一定道理,但也认为,中原及运河流域历来为农业地区,是华夏的粮仓,祖先们既然能发明米罐菜甏饭碗水缸等制陶技术,那么在煮肉煲汤时顺便抓把稻米谷子大麦仁放进去,使“肉”、“汤”、“饭”三合一,应该不是什么难题,只是没有“糁汤”这个后世的称呼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不管“糁汤”是与皇帝有关还是与“书圣”有关,或与其他什么有关,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糁汤”是个好东西,养人。
在临沂、在济宁,“糁汤”属于早点,主要以简陋的路边店和地摊儿经营为主。搭个棚
、支口锅、落个鏊子、摆几张桌凳,即可起早贪黑烧汤、擀饼,开张经营。有卖的就有买的,只要主人勤快,不辞辛苦,一般的摊点儿都能维持下去,有的能持续干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成为祖传的老店。估计堂堂清帝乾隆所喝的“糁汤”应是由老店特别制作和奉献的。
在纯农业时代,“糁汤”与其它饮食的做法,想必没有太多的讲究。那时的“糁汤”应该是本色食品,使用的都是无污染、无公害、无食品添加剂的有机绿色原料,即使是“药料”也不会有动则几种、十几种、二十几种的“祖传秘方”。那时的“糁汤”应该是真正的原汁原味。
临沂与济宁的“糁汤”,经营场所都差不多,但各有不同风味和特点。临沂的表现为油、热、辣、咸、黑、稠,味道厚重,颜色不大好看,粘乎乎一碗下肚,得喝一上午热水才能冲开;济宁的清、淡、香、白,不稀不稠,不咸不辣,喝下去很暖胃。临沂的辣是胡椒起的作用,济宁不放胡椒,放几缕姜丝,不吃姜丝不显辣。济宁汤菜受淮扬和苏杭影响较大,菜肴和汤品讲求清淡、鲜亮,口味适中。
济宁的“糁汤”,以“羊糁汤”常见,个别卖“羊糁汤”的还兼卖“羊汤”,或以卖“羊汤”为主,兼卖“羊糁汤”,店牌上同时写着“羊汤羊糁”。这样的店往往不如集中精力单卖一种让人感到正规、正宗。
济宁喝“羊糁汤”通常会侵个鸡蛋,将生鸡蛋磕在汤碗里,打散,然后从锅里舀出一勺滚汤倒进去冲开,并顺便在汤面上捏撒上几丝姜丝、点几滴香油,有的还撒点芫荽,不仅好看,喝起来还很是味。
喝“羊糁汤”可配油饼或干面饼,泡着吃,或抹点红辣椒糊子干吃并喝汤顺顺,以免噎着。油饼或干面饼,糁汤店自己做,也有的小店、小摊儿从别处批发,卖现成的,省事。
济宁的“羊糁汤”,各家做法大同小异。“羊糁汤”以羊大骨、大梁骨和羊肉为主料,以麦仁和稀面糊为辅料。调料主要有姜、盐、料酒、羊油、香油、辣椒油、芫荽等。药料主要有白芷、砂仁、怀山、草寇、肉蔻、豆蔻、草果、香叶、丁香、花椒等,其中白芷用带皮整块的,三块或四块直接下锅,其他需要装进药料包,趁机下锅。各种药料的多少和搭配比例以及何时下锅、何时捞出,是经营秘密和秘方,我知道,但不便写明,也不转让。能写明的都是大家喝汤时能亲眼见到的,不保密。
烧“羊糁汤”,事先须将羊骨头和羊肉用清水浸泡祛除污血和膻腥,一般冬天浸泡12小时以上,夏天8小时左右,夏天要换几次水,以免把骨头和肉泡臭了。麦仁和稀面糊也需事先泡泡,麦仁泡软后单独煮烂再掺和进烧好的糁汤里,泡稀面糊的水要倒掉,重新换上清水搅拌均匀后再慢慢边搅拌边下锅,这样汤里不会起面疙瘩。姜要各切成末和丝,末一碗、丝一碗,姜末与凉水一同下锅,用于祛腥;姜丝专门撒在盛好的汤碗里,可提前用清水泡泡,去辣生脆。泡姜丝的汁水千万别倒了,要将其倒进汤锅里,祛腥增鲜。
烧“羊糁汤”的铁锅是特制的专门加了约高20公分铁皮箍圈的深汤锅。“竹竿巷”的铁匠铺有卖。炉子一般砌个地锅腔子,烧煤炭,煤炭的火,猛、稳,大小可*。
“羊糁汤”作为通常的早点,买卖人家要赶在早晨6点前开门营业,就需凌晨1点左右开始忙活。烧汤、活面、擀饼、切肉,几个人同时分工进行。济宁有几家买卖比较兴旺的糁汤店,干活的都是20岁左右的女孩子,不分冬夏,天天从凌晨1点一直干到上午10点、11点左右,十分勤苦。
糁汤店开得好坏关键在汤,因此负责烧汤的或是老板自己及家人,或是交办给非常信任、放心的熟练工。烧汤环节涉及许多技巧甚至秘方,专事烧汤的雇工大多与老板有直接或间接的亲戚关系。
每天凌晨1点左右,开始点炉子生火烧水,一大锅烧开,约1个半小时,到2点30分左右。水开后放骨头熬骨头汤,大火熬约2小时,到4点30左右。汤见浓白,接着放羊肉,开锅,大羊煮45分钟,小羊煮30分钟,全部煮完捞出来,在5点15左右。然后倒稀面糊,中火,边熬边搅,至5点30左右成汤。之后,小火、微火,一直保持至9点半左右将汤舀净卖完。
一大锅汤,买卖特好的店,平均每锅能卖出1000碗,稍好的能卖出600—800碗,稍差的在300碗左右。各家烧多少汤、卖多少碗,都有数,一般不会浪费。店里自己加工的油饼或干面饼,也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如按300碗销售量,需两袋100斤面,按烙好的饼1斤出1斤3两计算,100斤面至少能烙出130斤饼。煮好的羊肉不现卖,而是凉透后放冰柜里冷冻至生硬,便于切薄片撒到汤里,或单独加酱油、葱丝调拌。熟羊肉的销售量,按售300碗汤算,每天大约能售出30——40斤。
现在糁汤加鸡蛋一般卖1块5每碗,油饼或干饼约2块7每斤,熟羊肉30元每斤。一个平均每天卖300碗的小店,忙活一大清早、一大上午,挣不多,也就平均每天纯利200到300块钱。好的,能净挣500左右,特好的如“小南门”的"杨家",如"太东商城"的"刘家",都是每天早晨排着长队喝汤吃饼的,人家是挣一千还是两千,咱不好乱说。
济宁城里经营“糁汤”在二十年以上的,我认识的有两家,一家是原“小闸口”运河西岸的“金家”,一家是*党校路对面、“半截阁”路口的“王家”;经营时间在十年以上的,我认识的也有两家,一家是“小南门”的“杨家”,一家是“杨家”北边、“十五中”北侧的“党家”。
以上四家,均为*开办,做法和味道是正宗的“清真”。“金家”和“王家”的路边店,没有字号,只在门口摆个写着“糁汤”的牌子,“金家”因所在地拆迁,前几年不知搬往何方,“王家”一两年来断断续续,有时干、有时关门。“杨家”和“党家”两家买卖做得一直火红,“杨家”从十多年前路边的糁汤棚子发展到前几年的“三层楼”——字号为“杨兴海糁汤”;“党家”的店铺虽破,却不妨碍其在07年初正式组建餐饮公司,广招加盟,品牌叫“党记糁汤六百碗”。
这四家,除“金家”外,王、杨、党三家多少有拐弯摸角的亲戚关系,彼此偶尔见面会交流些如何改进糁汤、进一步提升质量和口味的问题。三家中,党校“王家”的老王年龄最大,今年已年迈70。老王在80年代初40多岁的时候开始摆摊儿,先是在党校东侧的路口,摆了十多年,90年代后,在党校路对面的“半截阁”街道路口置办了门面,有了固定场所。老王的店属于小店,每天也就卖个400碗左右,收益较稳定,日积月累也较为可观。两年前买卖正常的时候,雇有6到8个员工。追问找的太长了 其实就要地方就好了 只是想去当地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