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政府怎么花钱,预算的事跟你我关系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9: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0:44
做预算类似切蛋糕,一块蛋糕如果切给保障房的多了,切给公交的就会少。蛋糕怎么切,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多了解些关于预算、预算法的门道,今后遇到“*怎么花钱”的事,就会更有底气地对照法律条文,监督*那钱袋子里的钱都花到哪去了,花得该不该、值不值。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是百姓过日子的一句老话。放大到一个国家,这个“算计”说的就是财政预算。*怎么花钱,预算说了算;预算怎么编制和执行,预算法说了算。有“经济*”之称的预算法,其修正案草案正在十二届全国*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进行第四次审议。多家媒体预测,新法有望于8月31日表决通过。
一提及预算的事,普通百姓往往会“敬而远之”。诸如此次完善立法宗旨的意义、修正案草案的几大亮点、预算法修改对于国家治理的意义等,这些“高大上”的话题似乎离普通百姓的生活挺远。
其实并非如此。
比如,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地方甚至贫困县,忽然宣布要上马一个耗资巨大的“形象工程”,而当地诸多民生问题急需财政资金“下锅”,这时百姓会质疑:这么大的事经*同意了吗?做预算了吗?预算经科学论证了吗?谁有权拍板调整预算?长期以来,由于预算编制缺乏刚性约束,预算调整随意性大,一些地方重大建设项目“看领导脸色”,拍脑袋决策,花钱大手大脚,造成财政资金的巨额损失和浪费,引起公众强烈不满——能说预算与百姓无关吗?
比如,各地土地出让金去向屡屡引发关注,还有被视为*温床的*机关“小金库”长期存在,都与现行预算法没将*全部收入纳入预算有很大关系。此次预算法修改提出,*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这意味着,新预算法一旦表决通过实施后,*的四本预算即一般公共预算、*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都要依法进行审计、报批、审议、执行和监督——土地出让金再想“封闭运行”,难了;*机关的“小金库”再想隐身生存,不易了。
再如,*说“看不懂预算报告”,媒体追问“三公经费”有没有变身为其他支出,这些都与预算的细化程度有关,与*收支按什么分类有关。据专家介绍,*支出按功能分类,显示的是*的钱“干了什么”,以“教育”为例,类、款、项*结构对应的是“教育”—“普通教育”—“小学教育”,反映出*为完成教育职能在“普通教育”中用于“小学教育”的支出有多少。如果*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显示的是*的钱“花到哪儿去了”,比如教育经费中分别有多少用于教师工资、房屋建设、教学设备、修缮等,这种分类更为直观。无疑,预算越细化、越直观,越有利于公众监督。公众之所以对一些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有疑问,就是想知道行政开支的每一元钱都“花到哪儿去了、花到谁身上”。
*财政收入是一块大蛋糕,做预算类似切蛋糕。蛋糕怎么切,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抱怨出行难的人,希望*多投入到公交发展上、公交票价便宜点;无房家庭则希望*多盖保障房。那么预算时,一块蛋糕如果切给保障房的多了,切给公交的就会少,如何平衡统筹,需要科学的预算安排。
如何尽可能多地保障民生投入、压缩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在切蛋糕之后,还要防止预算执行过程中变形走样,防止有人贪污挪用*资金,这些都离不开公众监督。以地方债为例,此次修法提出,地方债可以用来盖保障房等公益性资本支出,但不能用来买公车、盖办公楼、发工资。依此原则,公众就可以监督地方债资金用得是不是地方。
今天,我们多了解些关于预算、预算法的门道,今后遇到“*怎么花钱”的事,就会更有底气地对照法律条文,监督*那钱袋子里的钱都花到哪去了,花得该不该、值不值。当公众密切关注财政预算的大小事情时,也就是在参与一方社会治理,履行作为国家公民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