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的天气!!(急!各位学者速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9:1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4:28
据此间媒体6日报道,南极的冬季风雪交加、气候多变,
南极冰盖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非常敏感。
②南极冰盖反射太阳辐射的能量。
③南极冰盖季节性的胀缩放大了上述效应。
④海水吸收、贮存太阳能,南极作用远胜北极。
南极洲是个神秘而孤独的白色
世界,它在地球上隐匿了两亿多年,但150年前,人类已开始探索南极。尤其是二战刚
刚结束,美国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提出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南极考察计划——“飞跃行
动计划”并付诸实施,震撼了全球,从而掀起了南极考察的热潮。
影响全球化气候变化的有三个关键性因素。
一是地球从太阳所吸收的能量的变化;二是从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能量的多少;三是
大气对流和海洋环流的作用。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南极*的存在对这三个关键性因素
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
随着全球气候日渐变暖,南极洲的气温也在不断升高。现在南极洲已经具备了草生长的气候条件,绿油油的青草开始在南极安家落户。南极洲发生这种变化还是10000年来的第一次。
据科学家报告,现在南极洲有大片面积的草开始结成草皮,而以前这些地方完全是被清一色的冰床和冰川所覆盖。过去只有在夏天时才有一些草皮在南极洲的一些小块的地方有零星分布,但最近科学家发现,现在这些草皮可以在南极洲越冬,夏天的几个月里草皮甚至向四周蔓延,面积不断扩大。一些科学家担心这可能是南极洲冰盖开始大面积融化的一个前兆。这些冰盖可以2000万年前形成的。
生态学家比特·康威正在与英国南极勘查局联合对南极洲的气候进行研究,他说:“现在青草开始在南极洲‘占山为王’,南极的气候正在快速地发生变化,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青草将很多以前曾极度寒冷的地方变成了它的殖民地。”康威说,气候快速变暖对许多野生物种的生存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像企鹅、海豹、寒带鱼和大型海蜘蛛。
科学家公开这一发现从*上说有点“不合时宜”,因为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国内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在这个问题上与欧洲国家发生了激烈冲突。由于明年英方将担任欧盟和八国集团轮值*,所以英国首相布莱尔已经表态,他会尽快将此项议题提到国际日程上来。可以预料,欧洲与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碰撞将更加激烈。
科学家在对南极的气候进行研究时,选择了南极半岛做为研究对象。因为这一带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是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南极产生何种影响的最为理想的地区。根据科学家对这个地区过去三十年中气温的测定数据,这里是全球气温变暖最快的地区之一。与1974年相比气温升高了5摄氏度。气温的大幅升高使得这里的许多冰床和冰川开始融化。
康威说,能在南极*上生存的植物只有发草和漆姑草,而且只是一些零星的分布。他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茂密的草皮或草坪在这里生成,草皮还在不断向更南的地区延伸,这种变化真是太明显了。”康威和他的同事研究认为,使草能在南极生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气温的不断升高使得南极的春季提前到来,同时也延迟了秋季到来的时间,这就使草种有了足够的时间发育成熟并发芽生成新草。
南极以前并不是一个冰雪世界。那里曾经有着温和的气候和茂密的植被。由于*板块的运动,现在所称的南极半岛与南美洲连成一体,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地障,来自热带的暖流沿着这一地障向南流动。它对南极的这种影响和墨西哥暖流对英国和北欧的影响是一样的,可以使南极保持温暖湿润的气候。
大约3000万年前,随着地球板块的不断运动,南美板块向北发生了漂移,将暖流切断。取而代之的是绕极海流。这种海流的温度很低,它环绕南极不停地做圆周运动,使南极和其他板块隔离开来并将其变成了一个冰雪世界。约翰·金是英国南极勘查局研究南极气候变化的负责人,他表示:“在咆哮西风带(四十度带),气温也有明显升高,强大的西风在南极恣意肆虐。有一种理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正在使风力不断增强。”
金和他的同事相信,这种趋势还将继续持续下去。冬季南极半岛上的平均气温将有可能从以前零下摄氏10度升高到摄氏0度。最后,南极半岛的温度将有可能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温度持平。康威的一位同事罗亚德.派克教授还发出另一更为严重的气候变暖警告。派克表示:“南极的气候变暖正在警示我们,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环境,缓解气候变暖的趋势,终有一天这种变化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打击。”
南极是“冰的天堂、雪的世界”名不虚传,整个南极*的95%被冰雪覆盖,像戴了一顶帽子,这顶帽子通常称为“冰盖”。一进入南纬58°,南大洋上就开始出现了点点冰山,越往南走冰山就越多,这种冰山实际上就是南极冰盖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和*地形坡度的影响,不断从*内部向沿海流动,最后崩裂,坠入大海的冰层,成为漂浮的冰山。冰山下面的浮冰,像荷叶般的铺满了海面。踏上南极*,铺天盖地的都是冰雪,天空、海洋的蓝和冰雪的白,构成了南极的最基本的色彩。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冰盖的体积约为2700万立方公里。它贮藏了世界总冰量的90%,同时南极的冰山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相当于世界总淡水量的70%。所以有些严重缺水的国家把解决缺水的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南极,利用南极冰最简单的方法是,拖运每年从南极陆缘冰上分离出来总量大约为1200立方公里的冰山,即使能把每年冰山的10%拖运到合适的地点,这些水也足以灌溉600~1000万公顷的农田,或者供应5亿城市人口的用水。别以为这只是些异想天开的想法,有些发达国家已在着手进行这项研究了。
由于南极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南极洲成了世界上最寒冷的*,南极*的年平均气温为-25℃,极端最低气温为-89℃,南极寒冷的原因除了前面介绍的暴风雪和冰盖的影响外,还有一个基本原因是高纬度地区地面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力相对比较少,在冬季极夜时期,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为全年最少,而在夏季24小时全为白昼时,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最多,但极地的夏季天空云量大,太阳辐射能量的大部分被反射回空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南极洲位于几乎占据南极圈以内全部面积的一个巨*块的*高原,因此难以受到四周南大洋调节影响,使来自北方的暖湿空气无法到达,在南半球冬季,海面冻结的范围可达南纬60°,这就更无法调节南极的气候了。有人形象地描述南极为“太阳气候”,意指太阳辐射及其变化控制了几乎所有的气候因子,我们在南极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迎着太阳的一面是暖和的,而背阳的一面侧是寒冷的,暖与寒的差别是巨大的,这就是有人敢在南极游泳的根本原因。
南极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之最,就是非常的干燥,简直可以称之为“白色的沙漠”。在那里几乎所有的降水都是固体形式,特别在东南极高原尤为严重,年降水量仅为50毫米,比撒哈拉沙漠多不了多少。在南极,我们洗的衣服,晾在室内不一会儿就干了,饼干等食物根本不用塑料袋防潮,放置多久都没事,水果放不了多久就开始收缩,但不会腐烂。原因就是寒冷干燥的环境*了细菌的滋生和活动,只有极少能分泌亲合冰晶的生物化学物质的真菌和细菌能生存于这种环境,而这极少数中也只有少数能熬过冬夜。最终适应南极环境并繁衍的菌类至今尚未发现,因此我们人类踏上南极*没有病毒的困扰。
我们到南极虽然体验了冰雪的威慑以及寒风的狂暴,但也尽情的欣赏了大自然赐与美景。南极冰山之美堪称世界一绝。凡是到南极见到冰山的人都会为之而动容,为之而流连忘返。它们是狂风和酷寒造就的产物,那鬼斧神工似的冰雕雪塑,千姿百态。如塔形、梯形。有的似军舰,有的似仙女,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通体透亮,熠熠闪光,气势非凡。美丽得令人眩目,令人心悸。面对这一切我们惊叹不已,在南极这不毛之地,竟有这人间少有的美景。这是大自然的造化中最神奇、最伟大、最美丽的创造。大自然真是既残酷又温柔。残酷得有时让你绝望,温柔时又使你柔情满怀,而忘乎所以。难怪有的考察队员见到如此美景,竟忍不住跪下去给冰山一个吻,这深深的一吻,包含着多少对大自然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这是人与自然在交流。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才感受到自已是那么的渺小,在这博大的天地之间,自已又算得了什么。这是无法参照的对比,是大自然的天启。在它面前,人的偏狭和自私,怯懦和恐惧,狂妄和傲慢都显得那样的可笑。我想只有心胸宽广,勇敢无畏,诚实自信的人,才能在大自然无限的怀抱中尽情的舒展自已,充分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慷慨无私的恩赐和美丽。
南极是一块神秘的土地,直到今天它还是地球上最孤独最寒冷的地方。但它并不是游离于其它大洲以外的独立世界,那里的一切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并且关系着全球的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未来等重大问题,是全世界科学家深感兴趣的天然实验室。但开展南极考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尽管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争先恐后远渡重洋,不惜一切代价去进行南极考察呢?除了国家意图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埋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
南极巨大的冰盖是许多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争相研究的对象,因为南极的冰盖是冰河时代的遗物,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并且保存得极为完好。南极的冰盖是记录古气候的档案库,详尽无遗地留下了几万年以至几百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珍贵资料。科学家们通过钻取冰岩芯,对早年降雪时所夹带的空气中的气溶胶微粒、氧同位素、花粉、尘埃以及冰层本身的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古气候的珍贵资料。不少国家在南极冰盖上取得了一系列冰岩芯样品,用这些样品可以分析数万年到几十万年来气候的演变。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冰盖上钻取一根冰岩芯,就等于得到了一座气象站。但是要取得冰岩芯是非常困难的,南极*冰盖的钻探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阶段人们用手摇冰钻很费力的才能钻出几米或几十米的一个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冰钻和钻探技术都在不断改进,现采用现代化的电子机械钻探设备,10~20天就可以钻出一口200米左右的孔。钻孔越深,获得的冰岩芯样最越宝贵,科学价值也就越大。然而,增加钻探深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大困难是钻杆无法抗拒冰块的压力和冰层的流动,以至探井会遭到弯曲、封死,最后崩塌。因此南极的冰盖考察被认为是南极科考中最高水平的考察。目前冰盖钻探最深的孔为2202米,是前苏联南极考察队于1987年在东方站钻出的。与南极冰盖最厚处4750米相比相差还很远。南极是一块神秘的土地,直到今天它还是地球上最孤独最寒冷的地方。但它并不是游离于其它大洲以外的独立世界,那里的一切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并且关系着全球的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未来等重大问题,是全世界科学家深感兴趣的天然实验室。但开展南极考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尽管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争先恐后远渡重洋,不惜一切代价去进行南极考察呢?除了国家意图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埋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
南极巨大的冰盖是许多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争相研究的对象,因为南极的冰盖是冰河时代的遗物,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并且保存得极为完好。南极的冰盖是记录古气候的档案库,详尽无遗地留下了几万年以至几百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珍贵资料。科学家们通过钻取冰岩芯,对早年降雪时所夹带的空气中的气溶胶微粒、氧同位素、花粉、尘埃以及冰层本身的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古气候的珍贵资料。不少国家在南极冰盖上取得了一系列冰岩芯样品,用这些样品可以分析数万年到几十万年来气候的演变。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冰盖上钻取一根冰岩芯,就等于得到了一座气象站。但是要取得冰岩芯是非常困难的,南极*冰盖的钻探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阶段人们用手摇冰钻很费力的才能钻出几米或几十米的一个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冰钻和钻探技术都在不断改进,现采用现代化的电子机械钻探设备,10~20天就可以钻出一口200米左右的孔。钻孔越深,获得的冰岩芯样最越宝贵,科学价值也就越大。然而,增加钻探深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大困难是钻杆无法抗拒冰块的压力和冰层的流动,以至探井会遭到弯曲、封死,最后崩塌。因此南极的冰盖考察被认为是南极科考中最高水平的考察。目前冰盖钻探最深的孔为2202米,是前苏联南极考察队于1987年在东方站钻出的。与南极冰盖最厚处4750米相比相差还很远。南极是一块神秘的土地,直到今天它还是地球上最孤独最寒冷的地方。但它并不是游离于其它大洲以外的独立世界,那里的一切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并且关系着全球的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未来等重大问题,是全世界科学家深感兴趣的天然实验室。但开展南极考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尽管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争先恐后远渡重洋,不惜一切代价去进行南极考察呢?除了国家意图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埋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
南极巨大的冰盖是许多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争相研究的对象,因为南极的冰盖是冰河时代的遗物,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并且保存得极为完好。南极的冰盖是记录古气候的档案库,详尽无遗地留下了几万年以至几百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珍贵资料。科学家们通过钻取冰岩芯,对早年降雪时所夹带的空气中的气溶胶微粒、氧同位素、花粉、尘埃以及冰层本身的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古气候的珍贵资料。不少国家在南极冰盖上取得了一系列冰岩芯样品,用这些样品可以分析数万年到几十万年来气候的演变。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冰盖上钻取一根冰岩芯,就等于得到了一座气象站。但是要取得冰岩芯是非常困难的,南极*冰盖的钻探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阶段人们用手摇冰钻很费力的才能钻出几米或几十米的一个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冰钻和钻探技术都在不断改进,现采用现代化的电子机械钻探设备,10~20天就可以钻出一口200米左右的孔。钻孔越深,获得的冰岩芯样最越宝贵,科学价值也就越大。然而,增加钻探深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大困难是钻杆无法抗拒冰块的压力和冰层的流动,以至探井会遭到弯曲、封死,最后崩塌。因此南极的冰盖考察被认为是南极科考中最高水平的考察。目前冰盖钻探最深的孔为2202米,是前苏联南极考察队于1987年在东方站钻出的。与南极冰盖最厚处4750米相比相差还很远。
南极是一块神秘的土地,直到今天它还是地球上最孤独最寒冷的地方。但它并不是游离于其它大洲以外的独立世界,那里的一切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并且关系着全球的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未来等重大问题,是全世界科学家深感兴趣的天然实验室。但开展南极考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尽管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争先恐后远渡重洋,不惜一切代价去进行南极考察呢?除了国家意图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埋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
南极巨大的冰盖是许多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争相研究的对象,因为南极的冰盖是冰河时代的遗物,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并且保存得极为完好。南极的冰盖是记录古气候的档案库,详尽无遗地留下了几万年以至几百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珍贵资料。科学家们通过钻取冰岩芯,对早年降雪时所夹带的空气中的气溶胶微粒、氧同位素、花粉、尘埃以及冰层本身的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古气候的珍贵资料。不少国家在南极冰盖上取得了一系列冰岩芯样品,用这些样品可以分析数万年到几十万年来气候的演变。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冰盖上钻取一根冰岩芯,就等于得到了一座气象站。但是要取得冰岩芯是非常困难的,南极*冰盖的钻探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阶段人们用手摇冰钻很费力的才能钻出几米或几十米的一个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冰钻和钻探技术都在不断改进,现采用现代化的电子机械钻探设备,10~20天就可以钻出一口200米左右的孔。钻孔越深,获得的冰岩芯样最越宝贵,科学价值也就越大。然而,增加钻探深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大困难是钻杆无法抗拒冰块的压力和冰层的流动,以至探井会遭到弯曲、封死,最后崩塌。因此南极的冰盖考察被认为是南极科考中最高水平的考察。目前冰盖钻探最深的孔为2202米,是前苏联南极考察队于1987年在东方站钻出的。与南极冰盖最厚处4750米相比相差还很远。
参考资料:新华望网堪培拉11月6日电 http://www.911ktv.com/Article/ShowArticle 新华网 中国公众科技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4:28
气温的分布
首先气温的分布和所处的纬度有关。东南极洲高原是南极洲气温最低的区域,年均温只有-55℃,但沿岸地区由于位置偏北,所以年平均气温能达到-10C~-13℃。对于西南极洲,由于*沿岸纬度靠南,年平均气温则比东南极洲沿岸更低,大约为-12℃~-17℃。至于南极半岛北端及其以北的岛屿,由于位于南极圈以北,年平均气温可以高达-5℃~-2℃,从而它就成了全南极洲最暖和的区域。
在南极,气温除了和纬度有关外,还和海拔高度有关。也就是说从南极*的沿海到内陆高原,气温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递减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南极从沿海地带到内陆冰盖的最高处,其温度的分布模式是从-10℃逐渐降低到-60℃。这种分布模式和气温随着纬度的增高而降低的变化总趋势相一致。
除了纬度和海拔高度,地理环境对气温的分布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在南极*的沿海地带,尽管无冰区(绿洲)的面积不大,但它们夏季无积雪,使得这些地区,地面上的基岩和砂砾得以暴露,从而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大,反射率也就相应减小(反射率大约只有15%~20%)。这样就有利于地面附近大气的加热。因此最大增温的发生地是在接近地面的地方。绿洲的面积越大,气温的增加也就越显著。科学站大多建在*沿海地区的无冰区,也正是考虑了这个因素。
温度的季节变化
根据南极的气温变化,南极只有冬夏两季,但它的气温依旧具有自己的季节变化。由于南极特殊的地理位置,从而使它所接受的太阳辐射成为影响南极*气候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冬季,由于太阳辐射的角度很低,所以南极*这个高纬度地区,几乎完全得不到太阳的照射。致使这个时期的太阳辐射平衡为负值。长时间的极夜使得南极高纬度地区持续低温,所以该区域冬季的气温变化不大。但由于在冬季,*和海洋之间的温差增大,使气旋活动增强,从而导致南极*的沿海地区甚至气旋途中经过的内陆地带出现了冬季的温暖中心。正是由于冬季深入内陆的强气旋引起了内陆地区短时期的气温大幅度回升,这样就会引起气温变率的增大。这种沿海和内陆的冬季暖中心大多出现在7月份。
夏季的气温基本上也是由辐射因子控制的。在夏季,南极高纬度地区的极昼可长达5~6个月,同时夏季的云量少,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都能得到充分的入射。长时间而且无障碍地照射,这都是大量吸收太阳能的极好条件。1月份时,由于太阳辐射角可以达到最大,所以辐射总量就能达到最大值。尽管冰面的反射率高于80%,但南极地区的夏季气温还是显著升高。
从南极洲海岸到内陆随着距离的增加,地形高度和纬度都相应增加,所以高度和纬度这两个因素同时对气温产生影响。但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对气温的影响都是恒定的,而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却存在着季节性的变化。因为海洋本身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部分海冰融化,使南大洋的水面暴露出来,从而使海洋在夏季对*气候影响显著。而冬季,由于海面全部被厚厚的海冰封冻住,从而隔绝了海洋和大气之间的接触,所以在冬季,海洋对南极*气候的影响也就随之减少.
寒冷的原因
南极之所以具有如此低的温度,基本上可概括出三个原因(这三个原因也同样适合于对北极低温的解释):首先,投射到极地地区的太阳辐射远远少于世界上的其它区域。这是一个最主要也是最简单的原因。因为,极地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决定了太阳和极地地表面之间的低角度。平均而言,极地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比赤道地区少40%。
第二个原因则应归功于能量输出损耗多。我们知道,白色本身就比黑色或其它暗色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差。再加上,光滑的冰雪表面宛如一面亮泽的大镜子,将本来就少的能量输入几乎毫无保留地反射回去,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使温度降得更低了。
低温的第三个原因:极地上空,空气的极高的明晰度。由于受到的人为污染很少,所以灰尘和水蒸气就显然显得十分的少。就水蒸气来说,冷空气中拥有比温带地区大约少10倍的湿度;同时灰尘很少,使空气中明显地缺乏固体颗粒。我们都知道,空气中的水蒸气和灰尘等物质,就像在该地区的上空覆上了一层“厚棉被”,它能有效地阻碍从地面反射出去的长波辐射,从而使该地区的空气得以加热。然而极地地区的这种清晰度,也就意味着掀去了这床“厚棉被”,从而使地表反射的长波辐射很快地消散在大气中,加热空气也就不再成为可能。
2.世界的风极
在极地表面的环境中,风是一个尤其重要的方面,因为它能大大地恶化任何由低温引起的寒冷效果。海面和陆地上,没有树木,光滑的冰面意味着极地的风主要的阻力不再是地面水平的摩擦力。温度的逆转是有关表面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南极,致密而寒冷的逆温层在重力的影响下,顺着冰盖的坡度向诲边移动,从而形成下降风。由于地球的自转,这些风产生了一个沿下坡方向的向左的偏移。这些风仅仅影响100米厚的空气层。在冰盖边缘,地形最为陡峭的地区风速最大,而在表面低洼之处和峡谷地带,它们是空气排放的有利通道,所以这里的风持久而稳固。尤其在冬季,当和冰面接触的空气被最有效地冷却以后,风就得到很好的发展。某些地方因此而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多风点。
3.世界的旱极
南极内陆几乎没有降雪,事实上,在极地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年降雪量小于50毫米(水量),这与撒哈拉沙漠接近!南极大部分的降水是由雪组成的。总的来说,从沿海地带到*中心,降水量是逐渐变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4:29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冷的洲,平均温度为零下35度,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全年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暴风雪天气,这是人类不能在此生存的极大原因。
http://www.xtxjyj.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6099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4:29
平均温度为零下35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4:30
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南极*,以及周围的海洋。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所记录的南极最低温度是零下80.6摄氏度。
南极地区是地球是最冷的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南极地区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最少的不足5毫米;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达100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