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修行,为什么要修行及怎样修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21:3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11:49
阿弥陀佛!
一、何谓修行?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众生本来皆有「佛性」,只因「烦恼习气——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因此陷入六道轮回中,无法了生死
修行就是要「修身养性」、「精进持行」,将烦恼习气修改,恢复本来的「自性(佛性)」,并且持之以恒付诸行动,才有办法「超脱六道轮回」
乃至照见诸法空相,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
二、为何修行?
众生因烦恼习气,将不二「真空」法界分为「十方法界」,并且堕入生死轮回,不能出离
也就是迷了自性,才会沉浮於苦海中
「人身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时度此身?」
就好比人生不过数十载、百年
应当知道「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要是现在每天都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将来必定「老大徒伤悲」,醉生梦死的过完一生,再随因果业障牵引堕入更苦的轮回中
同样的,释迦牟尼佛为众生开示佛法,如果此生不好好修行,临终时必定後悔莫及,再堕入更苦的生死轮回中!不可不慎!
三、如何修行?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 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般若波罗蜜(多)】,可以理解为「世出世间大智慧」,是六度(六波罗蜜多)中为眼,若无「般若」则其馀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为盲;乃成佛前行菩萨道时最重要的修行之一。
《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观世音菩萨是「大等觉菩萨」,自然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而观照「诸法空相」(真空法界)的境界
末法众生根性低下,一般众生即便知道「诸法空相」、「一切法为心造」,仍无法达到「彼之境界」,六度万行亦是为难
因此,释迦牟尼佛因材施教,随机(缘)应变「不请自说」开示「特别法门之净土法门」,还在《佛说阿弥陀经》中拣选四种念佛法门中,最殊胜简便的「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即是修「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念佛三昧」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即开示修行佛法之精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念佛时能摄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
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则眼不他视,鼻不他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
摄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于无,故名净念。
净念能常相继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
吾人随分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
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人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11:49
修正错误的思想与行为,叫做修行。因为对于宇宙人生的事实*,认识上不正确,有偏差,所以需要修行。佛教的修行是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修学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万行,明心见性,解脱生死,直至成佛,是为究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11:50
佛教中分为信佛和修佛两种概念。信佛,是相信有佛,依赖佛作为自己的一种精神寄托;修佛,是要把自己修成佛。修行的目的就是通过日常的言行来按照佛的标准来修为自己的德行。人们普遍认为的就是一切都按照佛教的戒律来做事就是修行,其实这并不全面,那样只能算是修“行”,仅仅是外在的。真正要修的是人的一个本性,把自己修成佛才叫修行,按理来说应该教修性,修得自己有一个佛“性”才叫真的修行,而并非在于修为自己的言表。像不等于是,佛道之本就是求真,而不是装相。只修外不修本性那算不上是修行。修得佛性就是觉悟,自己觉悟了还要普度众生,这才是佛。修就要真修,否则就是假的,假的又有何意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11:50
众生的本性都是佛,见性即可成佛,修行的目的是要成佛。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过程才是真修行。放下贪嗔痴慢疑是修行,放下五蕴烦恼尘劳是修行,不执着于世间相是大修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11:51
修行,有一个目的。最终使自己拥有大智慧。
儒,道,主要是从理上修,追求某天大智慧!
释,从行为和理论都有。其结果也都一致,大智慧!
修行,行为上,要知行合一,慢慢去掉贪嗔痴慢疑。这就修行为了!
修心,心的理要懂。可以帮助修行!
修行修心。大*后。可以得到真正世界观。真正永恒真理。即为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