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蓄水池员工干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21:5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9 02:42
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解决招聘困难的问题。
海底捞快速扩张背后的用人危机
创新和改革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几天前在餐饮老板内参主办的“2018中国餐饮创新年会"上,海底捞副总、创新中心总监邵志东分享了海底捞的创新故事。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都会产生“大企业病”。海底捞同样如此,在邵志东接管人力资源部时,整个海底捞出现了严重的“三多一少”的现象, 部门多、人员多、费用多,效率却在逐渐降低。 “职能部门逐渐膨胀,管理阶层逐渐膨胀,甚至职能部门或者非业务人员的占比极高。” 邵志东说。
组织变革从人力资源部开始。2014年,负责海底捞大学的邵志东接管人力资源部。他回忆,当时海底捞招聘一个新员工的平均成本是1800元,为什么?因为招聘实在太难了。
海底捞组织创新“三部曲”
第一阶段:建立“蓄水池”,先养人 为了解决招聘难的问题,海底捞想了一招叫“蓄水池”,也就是把人招过来“放进池子里先养着”,等门店要人的时候再放过去。“鼎盛的时候,一个月蓄水池人员一千人。”邵志东回忆。 通过“蓄水池”,招聘难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蓄水池”的人属于哪儿?蓄水池的费用归谁?人员归属不清,责任和成本归属不明。 “一个人平均要在'蓄水池’待60多天,算下来人一个人的成本远不止以前的1800元。”邵志东说。
第二阶段:权力下放,由门店进行核算 邵志东接手后第一件事就是下分责任,把“蓄水池”的人划分到各个片区的人力资源部,并且进行考核和评比,以压缩蓄水时间。两个月之后,招聘成本降到了人均1500元。 1500,仍然是笔不小的开支。
怎么样进一步压缩成本呢? 有一次邵志东和当时昆明(海底捞当时在昆明只有一家店)人力资源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聊天。工作人员提出,昆明店要开业了,设立大教室(招聘培训场所)的费用太贵,他觉得不需要。可以把培训搬到店里面去,而且招聘在店里也很好,能够让新员工在面试的时候感受店里的氛围。邵志东听完觉得很有道理。 就这样,邵志东开始推行“内部核算”。核算下放到每一个片区,各片区之间相互独立,招一个人多少钱与门店进行核算。不久,人均招聘成本进一步下降到了1200元。
第三阶段:把人资部门独立成公司 成本降到1200元时,邵志东发觉,从基层开始的改革已经难以进一步压缩成本。因为,发展了20多年的海底捞,人力资源部人员众多,中间层级众多,从专员、主管、人力经理、高级经理、片区经理、总部的总管经理,众多的层级不仅影响效率,也造成招聘成本始终居高不下。
如果不把这些层级打掉,招聘成本降不下来。如果打掉,阻力又相当之大,人力资源部的一些员工,甚至比邵志东进海底捞还要早。 一次上海之行让邵志东产生了把招聘工作独立成公司的想法。“市场规则是最有效的,内部管理永远是越做越庞大。靠内部想办法是不行了,把它独立成公司才有效。” 2016年的12月份,邵志东下定了决心。一天,他把所有片区人力资源部的人事经理召集到一起开会,商讨成立一家公司单独做餐饮招聘的方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9 02:42
在海底捞,几百万年薪的店长有几十名,堪比上市公司高管。海底捞高达3倍净利的员工成本投入,人才复制的“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