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02: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8 05:12
陈蓉霞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教师姚卫红在网上发帖,邀请交大学生在高温天去她家避暑,还免费提供西瓜等消暑食品,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作“姚妈”。但此举也招来诸多质疑。有人认为姚老师是在作秀,想借此出名;有人批评姚老师是“道德绑架”,因为姚老师还呼吁其他老师也像她那样敞开大门接待学生。 上述质疑声显然有失厚道,因为我们不能随便猜测别人的动机,并以动机来论事论理。从哲学上来看,动机不可知。不要说别人的动机,就连自己行为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可知的,“自欺欺人”往往是人的本性。姚老师愿意牺牲自己的方便,成全学生的福利,这样的行为仅从效果来评判,当然是善行。但这样的善行只能出于个人自愿,未必能很有效地得到提倡或鼓励。这就涉及到道德的本性问题。 一种道德的行为,只能出自于个人的同情心或者恻隐之心。但这种同情心的程度及其范围却是有限的,通常它只针对我们亲近或熟悉的人。要把自己的爱心均等地撒向天下人,大约只有神才能做到——如果有神的话。我们总是更多地关注自身,所谓“自己的事穿心过,别人的事头顶过”。以此类推,如果在小范围内请熟悉的学生到自己家避暑,或许还比较容易做到,但在网上发帖请素不相识的学生来自己家避暑,确实会让绝大多数人勉为其难。 同情心是群体的黏合剂,其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当然这两者的界限是相对的。但总体说来,道德行为更多针对危难之际,比如,生命处于岌岌可危关头或生活处于流离失所之时。此刻,我们的同情心更容易被唤起。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此时的付出具有最大的边际效应。如此说来,高温天能否享受空调,似乎还谈不上人命关天之大事。听说今年夏天有人被热死,那多数发生在户外作业的时候,晚上睡觉因没空调而被热死的情况,还没听说过。因此,姚老师的善举更具有“锦上添花”的性质,如果不能被更多人响应或接受,也属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 夏夜,每当我路过家附近的高架桥时,总能看到桥下席地而卧的人,心里总会很难受,毕竟那种环境下的噪音和灰尘,让一般人难以忍受。他们才是需要“雪中送炭”的对象,但对于那样一个人群,我知道自己*为力。我想,他们大约也不会奢望,有“姚妈”为他们敞开家门。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时的凉爽,而是日常的生活。这需要能够普惠更多人群的制度保障。 作为自然选择的产物,我们的同情心有其局限性。但借助于理性的反思,我们可以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且加以弥补。弥补的方式当然不是人为强化同情心,因为人的本性很难改变,而是可以通过设计更合理的制度,保障每个人都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决策者有责任设计这样的制度,每个公民则有义务尽心尽力维护这样的制度。 社会的日常运作不能仅靠爱心来维持。事实上,姚老师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据说,她正在联系空调厂家,希望找到能为学生宿舍赞助空调的人。但接下来还有不少问题,比如,对不少贫困学生来说,学费已经是高昂负担,额外的空调费、电费是否会让他们雪上加霜?另外,其他大学又能否找到空调赞助商?如此说来,这样的事情最好还是由校方协调来解决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