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2:5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00:45
1、鱼身上长白点不能喂食。有两种病况如下。
2、水霉病,又叫白毛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早春和晚秋是流行季节,多由于金鱼受伤,水霉菌侵入所引起。初期,受伤部位粘液分泌增多并有红肿现象,后期伤口处伸出许多棉絮状灰白色菌丝并出现充血、坏死、溃烂。
3、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病原体)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它的形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别。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当幼虫感染了寄主后,就钻进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内,在胞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
知识拓展:白点病治疗方法(仅供参考)
1、得了白点病的金鱼,必须果断采取措施,立刻和水箱中的其他金鱼隔离开来,不能再放在一起混合饲养,同时要对该水箱做彻底的消毒。
2、使用高锰酸钾对谁想做全面消毒,然后洗干净高锰酸钾残留物,多过滤几遍,再用开水烫一烫水箱(如果是塑料箱子这个步骤就免了),接着在水箱中放水,要保持水温不要低于25度,建议30度左右,同时还要保持水中有一定的溶氧量,这个可以购买一些小装置来实现,然后再水中放一些盐,保持4%的含盐量就可以了,然后放入金鱼。
3、在喂食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多次少量,要注意观察水箱中金鱼的情况,最好每天都能够换一次水,保持水质的清洁,这样持续几天后,等金鱼身上的白点消失,就可以不往水中放盐了,金鱼就治疗好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00:46
先判定是白点病还是水霉病,治疗方法不一样的。
白点病是小瓜虫引起的。其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它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鱼类感染小瓜虫后不能觅食,加之继发细菌、病毒感染,可造成大批鱼死亡,其死亡率可达60%~70%,甚至全军覆没,对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水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
拓展资料:
得了白点病的鱼,必须果断采取措施,立刻和水箱中的其他金鱼隔离开来,不能再放在一起混合饲养,同时要对该水箱做彻底的消毒。
使用高锰酸钾对谁想做全面消毒,然后洗干净高锰酸钾残留物,多过滤几遍,再用开水烫一烫水箱 ,接着在水箱中放水,要保持水温不要低于25度,建议30度左右,同时还要保持水中有一定的溶氧量,这个可以购买一些小装置来实现,然后再水中放一些盐,保持4%的含盐量就可以了,然后放入鱼。
在喂食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多次少量,要注意观察水箱中金鱼的情况,最好每天都能够换一次水,保持水质的清洁,这样持续几天后,等鱼身上的白点消失,就可以不往水中放盐了,鱼就治疗好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00:46
鱼身上长白点不能喂食。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00:47
建议不要喂食。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00:47
鱼身上长白点不能喂食。
鱼身上长白点是得了白点病。处理方法:
发现鱼有白点病,第一天隔离,升温至22℃。停食! 第二天,升温至26-28℃,放入盐和黄粉(避免小瓜虫病的继发的局部感染)。 第三天,升温至30℃,清洗过滤的滤棉。 一般在第四天就能发现鱼身上的白点明显减少,但可能会充血。
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
很正常,属于小瓜虫病的继发症状,所以我们要用盐和黄粉来作为抗菌消炎药物。注意每两天要清洗滤棉一次,补加黄粉一次! 一周后,鱼身上的白点基本消失。不过为了能彻底消除,我们还要观察几天。状态恢复的话少量进食。
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
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
参考资料:鱼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