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开始大舌头了怎么办,这是什么病症的先兆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2:3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03:36
如果一个人说话正常,突然间出现了大舌头的症状,不除外为脑血管疾病,应该立即就医并且完善头CT检查。如果头CT没有出血的改变,考虑为脑血栓形成,应该进一步完善头磁共振检查。其考虑患者为颅内血栓形成之后而引起的语言障碍,但不除外为局部舌头病变所导致的。同时应该请耳鼻喉科会诊,以明确是否有局部疾病所导致的说话大舌头症状。如果患者头磁共振明确为脑血栓形成,则应该积极的药物治疗,可以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以及清除自由基等药物治疗。
1、先天生理原因
先天生理原因,主要指说话者发音器官先天性地发育不健全、有缺陷或残疾,尤其是语言中枢和发音器官曾有过病变,具体如:
①、遗传因素,如父母、近亲里有语音障碍。
②、先天性生理发育不良,有各种畸形,如先天性唇腭裂、先天性智障、先天性耳聋和脑炎等。
③、发音器官有缺陷,如舌头过大、过小、过扁宽、过厚和舌系带过短或过长等。
④、发音器官出现过其它器质性的病变。
⑤、舌系带强直、声带痉挛和咬肌痉挛等。
实践中常见的类型有:脑瘫造成的发音不准,唇腭裂造成的发音不准,先天性耳聋造成的发音不准等。
2、后天习惯原因
后天习惯原因,这类人的发音生理器官功能完全正常,造成发音不准的主要原因,是幼年时错误的发音习惯和地方性方言造成。错误的发音习惯,指说话者在后天学习发音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学会一些特定字母或字词的正确发音,造成了说话发音不准现象。
生活中有很多小孩,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都出现过有某些特定的字词发音不对、说话发音不准现象,但是经过小孩子后天语言的不断学习和改善,一般长大以后都会自我矫正过来。不过,生活中还是会有一些孩子没有自我矫正过来,由于长时间的错误发音,自己慢慢已经习惯于这种错误的发音方式,后来长大了就真的改不过来了。实践中的发音不准者基本上都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地方性方言,主要是在一些地区由于当地语言风俗文化的不同,对一些汉字的发音做了改动,客观上造成了一些人发音不准现象。如陕西省西安市的很多地方,很多人把“电(dian)”,发成“件(jian)”,把“水(shui)”发成“费(fei)”等。还有在我国东北地区,很多人都不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如把“自己(zi ji)”,发成“知已( ji)”等。
实践中我们发现,后天性发音不准的人数在实践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约占正常人口5%左右的比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03:37
舌头不舒服,肯定是因为上火了然后舌头肿了。少吃点,上火的东西,然后饮食吃清淡一点,实在不行的话就去药店买点药或者是去医院检查一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03:37
觉得舌头不舒服,说话不灵活,其原因可能是上火了,另外,也有可能是神经系统的问题,如果也有麻木的感觉,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03:38
楼主
过节放假在家
月饼吃多了
上火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03:38
一般来说,舌觉包括两方面,一是指舌的感觉,例如触觉、温觉、湿觉等,是由分布于舌背黏膜的舌神经和舌根黏膜的舌咽神经控制的;二是指舌的味觉,能感受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它是由分布在舌表面的味蕾和味觉神经控制的。 舌体的各个部分对味觉刺激的敏锐度不同,因含有味蕾和味觉神经末梢的蕈状乳头多分布于舌尖和舌边,所以这两处的味觉较舌的其他部位较为敏感。此外,舌尖部对酸甜苦辣等味道非常敏感,而舌根部则对苦味非常敏感。
舌觉异常是指在未进饮食或无其他因素刺激时,舌上出现的异常味觉或其他感觉。临床上,常见的异常味觉包括酸、苦、甜、咸、淡、涩等多种,异常舌觉可包括麻木、黏腻、疼痛等。因为舌与脏腑之间关系密切,所以出现异常舌觉,常能提示相关脏腑的病变,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为什么会产生异常舌觉
1.激素原因激素水平异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性性激素水平过高等,均可使味觉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睾酮水平增高等,则可使味觉敏感性增加。
2.神经疾患 面神经、舌咽神经、三叉神经损伤等,均可使味觉减退。
3.血流量改变 舌的血流量及血压对味觉变化也有影响。
4.药物因素使用青霉素可使部分患者味觉减退;服用甲硝唑口中会有金属味;服用中药如乌头、附子、天南星、半夏等也会引起短暂的舌体麻木。
5.局部因素 患有舌炎、舌部的真菌病等也会引起舌部的味觉、感觉功能障碍。
舌 淡
舌淡是指口中无味,舌的味觉减退而不敏锐。常在患者中听到“口味淡,吃什么都没味道”的抱怨。舌淡一般多提示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良。舌淡一般可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的口淡 常兼有口中黏腻、恶心胸闷、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脉濡。治疗重点是芳香辟浊、化湿醒脾。
虚证的口淡 常兼有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脉弱等。治疗重点是益气健脾、和胃。
临床上,口淡常见于感冒、腹痛、腹泻等疾病,即中医所说的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脾虚湿困等证型。舌淡的患者常可服用炒谷麦芽、鸡内金等药物。
口 苦
口苦是指在没有进食或受到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自觉口中总有苦味。《内经》称口苦为“胆瘅”。一般来说,口苦是一个症状,而“胆瘅”是病名。中医学认为,胆气上溢,口为之苦,常常由于情志郁结,或肝胆郁火内蕴,疏泄失职,才致胆气上溢外泄,出现口有苦味。
如果口苦的同时,还兼有头痛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食纳减少、小便色黄、舌苔薄或薄黄、脉浮弦有力,是邪在少阳,治以和解少阳为主。如果口苦心烦、口干欲饮、急躁易怒、头晕头痛、目赤目眩、两胁胀痛、小便色黄、大便偏干,这是肝胆郁热。如有心肝火旺,也可见口味变苦,同时还伴有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小便色黄、大便偏干、舌尖红、舌苔黄腻、脉弦数。其病机肝胆郁热、心肝火旺。治疗用泄火的方法为主。对口苦的用药,常用苦寒燥湿的黄连、黄芩、大黄、黄柏。苦寒的药物常又分上、中、下而用之。如口苦兼咽痛,可以重用黄芩;口苦兼胃脘嘈杂泛酸水,可以重用黄连;口苦兼大便秘结或大便溏而不爽,可以重用黄柏、大黄等。
甜 味
口有甜味一般是指在未进甜味食物时而自觉口中有甜味。中医学认为,甜味是与脾胃有关的。在《内经》中称为“脾瘅”。常因过食辛辣肥甘,滋生内热。中医理论认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发为口甘”。饮食过于肥腻,导致消化功能受损时,可出现食欲不振,口有甜味,舌苔黄腻,同时口中常常有黏腻不适的感觉。口味甜是热证,但又分为实热和虚热。
实热的口甜 兼有口干喜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虚热的口甜 多兼有口干而饮水不多,并伴有气短乏力、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大便可以是溏薄的或偏干的,舌偏瘦而红。
若是感受了外来的湿热之邪,蕴结于脾胃之中不能化解而上承于口,也会出现口有甜味;一些感冒、腹泻的患者在就诊时常常主诉口中有发甜的感觉。
口甜的治疗,以芳香化浊类药为主。特别是藿香、佩兰(省头草)等。中医学认为,芳香可以醒脾除秽。在东南亚地区很多香料如沉香、豆蔻盛行,实际上与当地气候温热,人们脾胃蕴热有关,是一种积极的预防为主的饮食疗法。
酸 味
口酸,泛指自觉口中有酸味,或嗳气泛酸,口中有酸腐气味,医生诊察时可以闻及。中医学认为,酸味一般与肝有关。口酸可分为虚证和实证。
实证酸味肝气郁结不疏,进而会影响到脾胃功能;或肝胃郁热,肝胃之气上逆时也会见到嗳气泛酸,并会伴有胃部嘈杂或隐痛,胀满不适,两胁不舒,性急易怒,心烦目赤,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治疗宜清肝泄火,常用苦寒的药物进行治疗。
虚证酸味脾胃功能虚弱造成的消化不良,也会出现口有酸味或酸气,此时常可伴有脘腹胀满、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薄。治疗宜使用甘味的药物。
临床上还可见到一种口酸,伴有馊味,是因积食不化所致。表现为舌苔厚腻,全身可有脉滑、腹胀、嗳气等症状。这类患者常有明确的暴饮暴食史,除了口气酸馊外还伴有大便腐臭,称“臭如败卵”。治疗的重点是消食导滞。
咸味与涩味
口咸是指未进食而自觉舌上有咸味,或口中唾液味偏咸。中医学认为,咸味是肾的本味,一般与肾有关。若出现口有咸味可考虑肾虚。这类患者常常伴有面色偏黑、耳鸣、腰酸、膝软、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等症状。口咸根据伴有症状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
肾阳虚的口咸常常伴有腰酸腿软,乏力,头晕面白,四肢不温,夜尿频数,舌质淡胖,脉沉细。对肾阳虚的患者,治疗重点是温补肾阳,临床常用肾气丸等。
肾阴虚的口咸常伴有腰酸腿软,乏力,耳鸣口干,五心烦热,舌质偏红而瘦。对肾阴虚的患者,治疗的重点是滋阴降火,用大补阴丸等。
无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的患者,服用补肾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均会有明显的改善。
口涩是指舌上有吃过生柿子般的涩感,常与口干舌燥、干咳、少痰、无痰、身热等症状同时出现。涩味主要是由于燥热伤津,津液不足造成的,诊察舌苔也常可见到舌面干燥、粗糙,或是舌苔有裂纹等表现。
此外,如果过多服用温热或燥性的药物、食物,也会出现舌有涩味的症状。
舌麻与舌腻
舌麻是指舌体有发麻的感觉或舌体感觉迟钝。舌体感觉麻木多提示血虚、痰壅或肝风内动之证。血虚充养不足则会舌体麻木;痰涎壅阻经络则会舌体强硬,活动不利;肝阳偏亢,肝风内动则会出现舌体麻木、震颤,有时也兼见语言含糊或吞咽功能障碍。一般出现舌体麻木症状多见于中风先兆。
舌腻是自觉舌上黏腻不爽,常伴有口中唾液过多,口味异常(如口有甜味、苦味、淡味等)。舌苔厚腻等症状常可见于消化不良等病症。中医学认为,产生这种异常舌觉的主要原因是湿浊、痰饮、食积内停,因而出现舌苔厚腻,不思饮食或食不知味,脘腹胀满,大便黏滞不爽,或大便溏薄,小便浑浊。根据舌苔、脉象、症状辨证论治,其治疗重点是用芳香类的药物,辟浊去秽、通大便、利小便、化痰湿等。
灼热疼痛
舌有疼痛、灼热感,常与舌尖红赤、破碎,口腔溃疡等同时出现,提示体内有热。火热内盛上炎于舌,即出现舌体灼热疼痛。若是心火热盛上炎的实热症状,则可见舌尖红赤、灼热剧痛、口腔溃疡、小便黄赤等症状;若是阴虚火旺的虚火症状,也可见到口腔溃疡,但其红肿热痛症状一般不严重,口臭、舌红、大便干燥、小便黄的症状也不明显。
对实热的舌红、舌痛、舌热,用一些清心火、泻实热、利小便的药物,如木通、莲心、灯心草等;对虚热的舌红、舌热、舌痛,宜用养阴的药物,如西洋参、生地、玄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