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秋木耳需要注意些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17:5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21:30
种植秋木耳需要注意日常管理和耳床温湿度控制。
一、作床
选择水源方便、能灌能排的地方,最好林荫地,尽量避开沙滩地,南北向或顺坡作浅畦床。
畦床长、宽因地制宜,一般宽1.1~1.5米,深20厘米,畦埂(作业道)60~70厘米。
畦面先浇一遍透水,然后喷500倍甲基托布津和敌百虫灭菌杀
虫,最好在畦面铺编织袋,畦埂覆盖旧地膜,以免浇水、下雨、揭帘时耳片溅上泥沙。
二、扎袋
菌丝刚长满袋或即将长到袋底(离袋底1~2厘米)时,用塑料绳将颈圈下部扎紧,后去掉颈圈,把袋口窝回扎死。
菌袋中孔明显的,也可直接把余袋扭半圈塞于接种孔内。
三、割口
用0.1%克霉王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菌袋表面,然后倒立割口出耳。
割口时,菌袋底部(扎口处)留4厘米,顶部留2厘米。
用刀片或手术刀割“V”形口,角度为45°~60°,边长2厘米,深0.5厘米。
每袋割3层,每层4~5个,品字形排列,与床面垂直。
四、摆袋
割 完口的袋,首先集中催耳:将菌袋隔畦密排于催耳床内,袋距2~3厘米,事先浇足水,盖上消毒湿草帘(用克霉王或1000倍甲基托布津浸泡,控净水分)和塑 料膜(或用小拱棚)催耳7~10天。
当黑色原基封住划口线后,最好原基上分化出锯齿状曲线耳芽时,在晨曦和光照中揭开草帘,疏散出耳;菌袋间距10厘米, 每平方米可摆20~25袋。
五、出耳管理(头茬耳)
(1)原(耳)基形成期(7~10天):
即集中催耳期。由划口到形成珊瑚状的黑线,期间要保持床面湿度80%~90%,温度15~25℃,以18~23℃最佳。
隔2~3天,在无风早晚时将塑料膜掀起,抖去积存水珠,并辅以短暂通风,只要温度不超过25℃,无须天天通风。
(2) 子实体分化期(5~7天):
即耳芽期。由珊瑚状原(耳)基长至2~3厘米(杏核大),开始伸出小耳片。
管理基本同原基期。分床后,继续保持床面、草帘湿 润。
温度不够,可向草帘喷雾水,使帘子湿润不滴水,切忌直接向菌袋喷水,因幼嫩的耳芽吸水过多会使细胞膨胀破裂 ,导致感染。
床温低于18℃,加盖薄膜增温;床温超过25℃,加盖一层草帘遮荫降温保湿。
待原基长至1~1.5厘米时,适当加大通风量每次1~2小时,间 隔2~3天一次。
可在清晨和傍晚卷起草帘两端,从床侧加强通风。草帘厚或连阴天,早晚可揭开草帘通风透光。
(3)子实体生长期(7~10 天):
即从开片到子实体成熟期。这期间耳芽生长较快,几天后便长成不规则波浪形耳片,形成“鸡冠”、“菊花”状耳丛。
此期保持床温15~25℃,湿度 90%~100%。随着耳片的渐渐长大,应逐渐加大喷水和通风量–大湿度、大通风是黑木耳迅.速长成的关键。
在水管理上,要遵循“干长菌丝,湿长耳”的 规律,采用“干干湿湿”的管理方法:
白天畦床内湿度小,傍晚和清晨喷水提湿,便出现干湿交替,利于木耳正常生长。
傍晚掀起草帘,喷一次雾水,盖上草帘;次日晨向草帘再喷一次水。
晴天、高温天多喷,阴天、低温天少喷;床温超过26℃,应增加向草帘喷水次数以降温。
六、采耳
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起皱变薄变软,色泽转淡,耳根收缩,或部分耳片腹面出现白色粉状物(孢子粉)时,要及时采收。
晚采影响产量和质量,遇高温高湿还会导致流耳。
采 耳前1~2天停止喷水,揭掉草帘,让阳光直射,使耳片稍干,待次日晨露水干后再采。最好选择在晴天采收,以利晒耳。
采时一手拿菌袋,一手指沿耳片边缘插入 耳根,连基拔出,用剪刀剪去带培养基的根部,如耳片上有泥沙,要洗净。
后摊于晾晒席(或沙网)上曝晒,2天后可晒干,装入塑料袋中防潮闭光贮存出售。
注意 将拳耳、流耳、烂耳、未开片的木耳单独装袋贮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21:31
一、选场要点
要选通风、朝阳、水源充足的多雾丘陵地带,海拔1000米以下,有老场种植的地方,应尽量避免与老场的风向直接对流,以减少空气中杂菌污染率,忌北风潴留、白蚁生长的地方。
二、树种选择
可选边材多、心材少的阔叶树种。以直径15cm以下的石栎、枫香、樱桃为丰产树种。
三、砍伐期及伐后处理
立冬至雨水都属砍伐期。枫树基本上从落叶到立春为最佳砍伐期。稍微偏湿点的段木有利菌种在孔穴内定植成活。因此,在树木搬运时,尽量保持树皮完整,并在接种前10天锯断,及时在断面涂刷石灰水。
四、菌种要求
要选菌丝粗壮、洁白、无杂菌,培养基掰开成块状的良好菌种。存放场地要注意通风、干燥、避光。堆放时,能不成片堆压。
五、接种注意事项
1、晴暖天气接种,避免雨天接种,清明边上注意不使用过老菌种(培养料过度软化)。
2、适当密植、深植并加大用种量。这有利段木发菌,减少杂菌侵入,减少雨水过多年份的烂种比例。行距3~4cm,穴距8~10cm,孔深2.5~3cm,成“品”字型。每50千克柴,用菌种量为1.25~1.5千克。
3、不留拆包菌种及打孔柴火过夜,不使用稀碎菌种、晒干菌种和偏嫩菌种。
4、要成块状接种,适度结实,有利菌丝复原成活。
六、发菌管理及注意事项
发菌期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菌丝在段木中定植、生长,为下一步产耳打好基础。
1、上堆以场地风向趋势决定菌堆方向(即菌堆能横向挡风为准)。长度以1~2日接种为宜,高度不超过1米(包括垫木在内)。要边接种、边上堆、边覆膜,以保持菌种的水分和温度。
2、通风换气密封5~6天开始通风,时间1~2天,再密封4~5天开始翻堆,翻堆后通风1天,再密封3~4天又开始通风,其他操作同上。第1次翻堆后过15天开始第2次翻堆,从上堆算起1个月后,如遇天气干旱,菌种水分过少,可适当淋点小水补充水分,如此循环至起架。
3、起架排树 随着自然气温上升,清明过后可以排树,立夏前基本上结束。后期播种的至少要40天才能起架,要注意加强通风,以免高温、高湿引起烂种、死种现象。起架时注意捕捉冬季太阳走向,尽量平衡人字架两边菌木的日照。如连续干旱,可适当喷点小水,以保持菌种水分,千万不可过早地喷水催耳。
进入盛夏高温季节后,要尽量少喷水,改晚上喷水保湿为清晨出太阳前喷少量水(相当大露水),保持树皮不致因过干脱落,保持菌木不因水分过多而积热烂种。
特别注意:梅雨期间出现的黑木耳,要及时采收干净,力争避开流耳、烂耳而引发的病害流行。
七、催耳
进入催耳管理阶段,强调抓住“两个高峰期(秋耳、春耳),促中间(冬耳),管到底(第2年夏耳)”。
1、第1高峰期管理 白露过后,为第1高峰期,抓住天时地利,尽快喷水催耳。前3天为催耳期,水量要足,时间要长(4小时,每小时内停15分钟左右)。后3~4天为养耳期,间隔喷水到木耳充分吸水膨胀即可。随着气温下降,后期改晚上喷水为日间喷水。每次催耳间隔10天左右(即菌木完全干燥后5~6天)。
2、冬耳管理抓住气温回升的晴暖天气,喷水催耳,争取在霜降过后能再收2~3批优质冬耳,其他管理同上。
3、第2高峰期管理开春后,随着菌木的腐烂加深,抓住菌木吸水快、干燥也快的特点进行春耳管理。这段时间要求增加喷水次数,缩短喷水时间,延长养菌时间,做到适时采收,不流耳,不烂耳。
4、后期管理 立夏过后,即进入尾期。剔除无用菌木,管好最后一期木耳,认真做好清场还田工作。
八、采收
适时采收,有利于下一批木耳生长,并且会减少烂耳。认真采收干净,就会减少烂耳。认真采收干净,就会减少病虫害滋生。做到高温时,不养过大木耳,低温时,不采过小木耳。
九、病虫害防治
1、排场前出现杂菌(主要由高湿引起),应加强通风,适时翻堆,认真把好发菌关。杂菌感染特别多的菌堆,趁晴天掀膜翻晒后盖膜保温。
2、要及时清除烂耳、流耳及腐烂根部,减少病源。
3、针对后期出现的灰状霉,及时用酒精等杀菌剂擦净,搬出架晾晒,减少传染源。
清场时,清除杂草,撒足石灰粉或其他长效杀虫剂。出现虫害,及时施药杀灭。一般头天晚喷水,第2日清早喷药杀虫比较有效。但要禁用高效高残留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