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姨妈量少,发黑,怎么回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2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00:38
1、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是女性常见的问题,是造成经血发黑的主要因素。气血两虚会导致月经失调、经期的流血量增多或减少、周期提前或推迟。而且气血不足还会导致身体异常,出现头晕眼花,脸色苍白发黄,身体容易疲倦的症状。
2、气滞血瘀
子宫内膜的脱离需要及时排出体外,但是有些人可能有气滞血瘀,导致经血不能及时的排除体外,导致经血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变长,颜色变黑。
3、肾虚
肾脏虚弱通常会有手脚冰凉、经血发黑和性生活冷淡的症状。肾虚会导致腰部、膝盖和脚后跟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还会伴随头晕耳鸣和夜间尿量增多,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调理肾虚缓解症状。
4、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就是月经量少,多囊卵巢是一种妇科内分泌疾病,多与内分泌紊乱等方面有关,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过低,无法使子宫内膜增殖到一定厚度,导致子宫内膜过薄出现月经量少的症状,除此之外还会出现排卵障碍等症状表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00:38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的原因,大家给我看看,谢谢啊 ”,我给你看看吧。
你这是经期前吃药,对月经造成的影响。“之前的话,我第二天就有很多了”这是比较正常的月经。“月经少,颜色黑”是气滞血淤,经血在宫内淤积时间长所致。
气血两虚出现月经黑色:
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可用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当归调经丸、当归红枣颗粒、归脾丸、四物合剂等。
血寒出现月经黑色: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可用艾附暖宫丸、田七痛经散、金匮温经丸等。
肾虚出现月经黑色:
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可用女宝、嫦娥加丽丸、定坤丹、鹿胎膏等。
气滞血瘀出现月经黑色:
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用逍遥丸、七制香附丸、慈航丸、少腹逐瘀丸、月月舒冲剂、失笑散、当归浸膏片、妇科得生丸、调经补血丸等。[1]
月经黑色的日常调理
1.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个别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
2. 注意卫生,预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清洁。月经期绝对不能*。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过劳。经血量多者忌食红糖。
3. 内裤要柔软、棉质,通风透气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换,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
4. 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血热者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运火之物。气血虚者平时必须增加营养,如牛奶、鸡蛋、豆浆、猪肝、菠菜、猪肉、鸡肉、羊肉等,忌食生冷瓜果。
如果月经期间出现了月经黑色,不要紧张可进行中医调理,还要注意的是,经期不要食生冷的食物,以免造成痛经。
放松心情、减少压力、注意生活有规律有利于月经的正常。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00:39
月经量少又发黑,跟月经不调有直接的关系。月经量少又发黑,是因为经血在女性宫内淤积的时间过长所引起,女性痛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患者需要到医院做相应检查,对症调理治疗。
月经量少又发黑,还有可能是因为妇科疾病导致,比如*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还有输卵管粘连以及宫颈炎等。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情况下,月经量也会减少,而且会出现发黑的情况。
建议患者到医院做详细的妇科检查,根据实际的原因用药治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00:39
月经量少
又黑的原因较多,与多种因素相关。
月经量少又黑的原因较多,当进行多次
人工流产手术
、妇科手术的情况下,近期作息时间不规律、过多食用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则会造成子宫内膜生成情况不佳,出现月经量少又黑的现象。其次子宫肌瘤、洗冷水澡、内分泌紊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等因素,均会诱发月经量少又黑。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经量减少,颜色发黑,一般还会伴有不孕、体毛增多、痛经等症状。
日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禁忌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00:40
属于月经过少,血瘀型的。
中医认为,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平时正常经量的1/2,或少于20毫升,或行经时间不足两天,甚或点滴即净则称为月经过少,主要分为这以下几种情况:
一、肾虚证:宜补肾益精,养血调经,予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山茱萸当归,熟地,山药,茯苓等调理;
二、血虚证:宜养血益气调经,予山药,黄芪,茯苓,川芎,当归,白芍,熟地等调理;三、血瘀证:宜活血化瘀调经,如桃仁,红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
四、痰湿证:化痰燥湿调经,予半夏,苍术,陈皮,香附,枳壳,神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