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14

我来回答

10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6-26 05:48

  地震和水灾给人类的生命及财产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如果具备灾害发生前的紧急预案措施和发生后的基本自救常识,就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场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一、地震预防与躲避

  地震发生之前一般会有前兆,往往很多动物、家禽都会有异常的表现;再如,地下水的异常变化,水温升高,水位变化幅度大,井水、泉水翻花冒泡;地光和地声现象;人的异常感觉,精神恍惚、坐立不安等症状。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地震前兆之后,就应该立刻采取地震前的预防措施,镇静、积极的做好逃生准备:

  1.观察异常的种种表现,预感到地震将要发生时,平房或农村的学校,要及早的把饮水、手电筒、急救药品等装袋包好,立即逃离到空旷、开阔地带;如来不及逃出教室,可在教室内的桌下、墙角、墙根下等地方躲避。(不要靠近窗户),同时要选好震后的疏散路线。

  2.城市学校楼房密集,危险性极大,震前要立即冲出楼房到空旷地带,尽量远离建筑物;当来不及逃离楼房时,可钻到桌底、卫生间、墙角等部位避震,也可在房间跨度最小的横梁下躲避,切不可集体涌向门口和楼梯;如在体育馆,要听从指挥,有顺序的向中央靠拢,不要拥挤在墙壁或栅栏边。

  二、地震后自救

  如果在发生地震时,不甚被埋在废墟下,一定不要慌乱,应鼓起求生的勇气,要有长时间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准备,等候救援人员的到来。

  1.如果被压在废墟下,要想办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特别是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发现身上有受伤出血的部位,首先要设法止血;假如身体没有受伤,应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直接吸收烟尘而导致窒息。

  2.观察周围情况,防止支撑不稳的重物出现新的塌落,并寻找新的较为安全的地方,尽量能找到水和食物,等待救援。在救援人员靠近时,尽量通过呼喊或敲击墙壁等发出响声,使救援人员知道你所处的位置,以便获救。

  三、水灾预防与自救

  水灾通常是连日的暴雨造成的河流、湖泊、水库暴涨而引发的,出现洪水泛滥现象。此外,大量的融雪、山洪、海啸也可以引发水灾。水灾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甚至丧失生命。特别是处在低洼处的建筑群和校舍危险更大。

  1.要有强烈的水灾预防意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水灾到来之前要提前撤离洪水可能到达的地方,特别是处在低洼地带的学校,尽可能带足食品、药品、手电筒、防雨用具等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在平时,学生发现连续几天下雨,就应该萌发可能有洪水到来的防患意识。

  2.如果洪水来势凶猛,来不及转移,洪水已经涌进屋内,就立即设法爬上房屋顶、就近高处或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千万不能独自游泳转移;如现实条件不许可移动,应抓住桌椅、家具等可漂浮的物体;如周围有人,尽量要在一起;如发现漂浮物,要尽力抓住;如果一切都不可能,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大声呼救他人搭救脱险。

  四、防范洪水的安全措施

  学校人员集中,学生年龄小,爆发洪水时组织难度大,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做好洪水来临的前期教育和实施启动紧急预案非常重要,尤其是农村学校领导要格外重视,完善紧急预案。

  1.向学生经常进行预防洪水和自救常识的教育,介绍洪水的特点,教育学生在爆发洪水时不要惊慌,更不能乱跑,要听从学校领导的统一指挥。

  2.要定期的进行预防洪水的演练,配有专人负责。

  3.学校应建立预防紧急预案,分配给教职工具体的应急任务,校长统一指挥,临阵不乱。

  4.学校要提前选好疏散路线和紧急躲避地点,让每名学生都知道,并准备好必要的营救物品。

  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重担的中小学生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有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锻炼好身体,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要自觉学法、懂法,无论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懂得怎样不遭受侵害,懂得怎样去保护自己,头脑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将来成为一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2:56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调查、监测、预警预报、宣传培训等防治工作,变消极被动的应急避灾为积极主动的减灾防灾,使自然灾害防与治协调统一,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紧密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总体要求,将防治任务纳入工程开发建设计划。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同工程建设、村镇建设、山区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相结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

(3)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阶段实施的原则。重点抓好易发区的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近期主要安排严重威胁工程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自然灾害点的勘查与治理。做到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局部防治与区域环境治理相结合。

(4)坚持技术创新和*创新的原则。坚持群众监测与专业监测相结合,应用新理论研究自然灾害,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监测和治理自然灾害,建立适应工程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体系。

(5)坚持多渠道筹资的原则。加大自然灾害防治投入力度,按照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其他自然灾害确需治理的,由*或业主出资的原则,进行自然灾害的治理工作。

扩展资料: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积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酸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等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很广。不管是海洋还是陆地地上还是地下、城市还是农村、平原、丘陵还是山地、高原,只要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发生。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又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其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还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的不确定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第三,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主要自然灾害中,无论是地震还是干旱、 洪水、它们的发生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人们常说的某种自然灾害 “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自然灾害的不重复性主要是指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第四,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自然灾害的联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比如,南美洲西海岸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导致全球气象紊乱;美国排放的工业废气,常常在加拿大境内形成酸雨。

另一方面是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也就是说,某些自然灾害可以互为条件,形成灾害群或灾害链。例如,火山活动就是一个灾害群或灾害链。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第五, 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例如,全球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约 500 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次, 造成破坏的近千次,而里氏7级以上足以造成惨重损失的强烈地震,每年约发生15 次,干旱、洪涝两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全球每年可达数百亿美元。

第六,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始终充满着矛盾,只要地球在运动、物质在变化,只要有人类存在,自然灾害就不可能消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充满智慧的人类,可以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进行防灾减灾,通过采取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化害为利、 害中求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又是可以减轻的。

对灾区的家庭及个人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饮用水的清洁,有条件的要遵照救灾人员的指导,严格用药品消毒,没有条件的也要尽可能将水煮沸后在饮用,切不可因麻烦而随便引用已被污染的水。

②配合救灾人员做好灭蝇灭蚊灭鼠等工作,并以一切办法防止蚊虫叮咬。

③发现异常情况,如周围有人生病、发烧、患上皮肤病等,要立即向救灾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

④尽可能避免多人同住一室,并尽可能避免与动物同宿,即使是自家的家禽家畜也不行。

⑤ 若非必要,在没有相关人员组织、指导的情况下不要任意搬迁。外出人员也不可因关心亲友安全而贸然进入灾区。

⑥灾后自来水等供应水中断,必须饮用地下水、消防用水等驻留水时,应注意确保饮用水安全。灾后如自来水供应中断,应以饮用瓶装水为优先考虑,或至指定地点取水煮沸后饮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自然灾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4:14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强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战略措施7: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战略措施8: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灾救灾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区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灾区自组织能力都是影响区域自救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能力强,速度快,但其损失也就越大;不发达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当致灾因子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随着增加。
  通过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并应用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和预防措施,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灾害,规范对易灾地区的利用,提高对灾害的认识。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对内陆和周边水域、森林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制图、调查的*机构,收集了大量有关洪水、火灾、风暴和相关灾害的数据,为有关地区后来的灾害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和地质调查局、美国林业局在内的机构,记录了大量洪水、航运灾难、极端气候事件、森林火灾,以及相关的原因和措施方面的资料。依据风险评估资料,建造大规模的防灾工程,如堤坝、水库、海堤等,突发事件“避难”场所;从法律上控制对易灾土地的利用;制定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防灾标准和法规;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多灾地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开展农作物、洪水和地震保险;开展改善气候的实验,如人工增雨、消雾、减弱风暴,及降低地层缝隙的压力避免地震等实验。在上世纪中叶,联邦*还制定了全国性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法律,启动永久性的灾害救助项目。美国陆军工程兵在修建灾害工程 (防洪堤、水坝和防洪墙)的同时,还为大型人工养滩项目提供资金资助、为沿海地区建立风浪侵袭模型,监督跨洲飓风疏散计划的实施,(受洪水影响)湿地使用许可管理等。保险公司如联邦保险管理局,与当地*共同监督洪区和高风险沿海地区的制图和管理,通过各种*增强公众对洪水的认识,帮助受灾人员恢复工作生活,推动在有严重洪水威胁地区的长期居民搬迁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49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强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战略措施7: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战略措施8: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灾救灾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区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灾区自组织能力都是影响区域自救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能力强,速度快,但其损失也就越大;不发达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当致灾因子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随着增加。
通过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并应用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和预防措施,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灾害,规范对易灾地区的利用,提高对灾害的认识。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对内陆和周边水域、森林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制图、调查的*机构,收集了大量有关洪水、火灾、风暴和相关灾害的数据,为有关地区后来的灾害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和地质调查局、美国林业局在内的机构,记录了大量洪水、航运灾难、极端气候事件、森林火灾,以及相关的原因和措施方面的资料。依据风险评估资料,建造大规模的防灾工程,如堤坝、水库、海堤等,突发事件“避难”场所;从法律上控制对易灾土地的利用;制定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防灾标准和法规;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多灾地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开展农作物、洪水和地震保险;开展改善气候的实验,如人工增雨、消雾、减弱风暴,及降低地层缝隙的压力避免地震等实验。在上世纪中叶,联邦*还制定了全国性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法律,启动永久性的灾害救助项目。美国陆军工程兵在修建灾害工程 (防洪堤、水坝和防洪墙)的同时,还为大型人工养滩项目提供资金资助、为沿海地区建立风浪侵袭模型,监督跨洲飓风疏散计划的实施,(受洪水影响)湿地使用许可管理等。保险公司如联邦保险管理局,与当地*共同监督洪区和高风险沿海地区的制图和管理,通过各种*增强公众对洪水的认识,帮助受灾人员恢复工作生活,推动在有严重洪水威胁地区的长期居民搬迁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7:40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强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战略措施7: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战略措施8: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灾救灾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区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灾区自组织能力都是影响区域自救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能力强,速度快,但其损失也就越大;不发达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当致灾因子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随着增加。
  通过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并应用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和预防措施,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灾害,规范对易灾地区的利用,提高对灾害的认识。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对内陆和周边水域、森林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制图、调查的*机构,收集了大量有关洪水、火灾、风暴和相关灾害的数据,为有关地区后来的灾害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和地质调查局、美国林业局在内的机构,记录了大量洪水、航运灾难、极端气候事件、森林火灾,以及相关的原因和措施方面的资料。依据风险评估资料,建造大规模的防灾工程,如堤坝、水库、海堤等,突发事件“避难”场所;从法律上控制对易灾土地的利用;制定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防灾标准和法规;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多灾地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开展农作物、洪水和地震保险;开展改善气候的实验,如人工增雨、消雾、减弱风暴,及降低地层缝隙的压力避免地震等实验。在上世纪中叶,联邦*还制定了全国性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法律,启动永久性的灾害救助项目。美国陆军工程兵在修建灾害工程 (防洪堤、水坝和防洪墙)的同时,还为大型人工养滩项目提供资金资助、为沿海地区建立风浪侵袭模型,监督跨洲飓风疏散计划的实施,(受洪水影响)湿地使用许可管理等。保险公司如联邦保险管理局,与当地*共同监督洪区和高风险沿海地区的制图和管理,通过各种*增强公众对洪水的认识,帮助受灾人员恢复工作生活,推动在有严重洪水威胁地区的长期居民搬迁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9:48

去年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深深地触动了我们。而今,一场毫无预警的地震,更是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人类是如此的渺小,我们的防备是如此的无济于事,尤其是面对少有的南方冰雪极端气候和如此强大的地震。
那么,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面对这些突发性事件,我们首先不能慌乱,要竭力保持镇静,明白自己的处境。然后,果断做出决定,尽量保护好自己的人生安全,必要时要有所放弃。要让自己尽快了解自己的处境,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适应性调整。
同时,为了减轻自然灾害的侵袭,社会需要我们做出一些贡献。“人人奉献,众志成城”,这样既能保小我,又利大我。概括成功的经验,面对自然灾害,每个人都应尽量按以下十个字去做:
1.学:学习有关各种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经常注意收听国家或地方*和主管灾害部门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
3.备:根据面临灾害的发展,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质、技术准备,保护灾害监测、防护设施。
4.察: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变异现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进行某些测试研究。
5.报:即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不必惊恐。 但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
6.抗:灾害一旦发生,首先应该发扬大无畏精神,号召群众,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7.避:灾前作好个人和家庭躲避和抗御灾害的行动安排,选好避灾的安全地方,一旦灾害发生,个人和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救:要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准备一些必备药品,以在灾害期间,医疗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为减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损失,除了个人保护以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相信随着国家减灾*的健全,减灾能力的提高,和全民每个成员的努力,一定会大幅度减少灾害损失。
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关心人们的*,我们赶上了一个信息技术极为发达的网络时代,两者相得益彰,给灾难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带来了上下一心的及时救助,也增强了灾区人民抵御天灾的决心和信心。
虽然我们无法控制自然灾害,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只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再大的自然灾害我们都有信心、有能力去战胜,再大的困难我们都有办法、有力量去克服,我们一定可以并最终取得抗击这场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的最后胜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2:13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调查、监测、预警预报、宣传培训等防治工作,变消极被动的应急避灾为积极主动的减灾防灾,使自然灾害防与治协调统一,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紧密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总体要求,将防治任务纳入工程开发建设计划。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同工程建设、村镇建设、山区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相结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
(3)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阶段实施的原则。重点抓好易发区的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近期主要安排严重威胁工程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自然灾害点的勘查与治理。做到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局部防治与区域环境治理相结合。
(4)坚持技术创新和*创新的原则。坚持群众监测与专业监测相结合,应用新理论研究自然灾害,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监测和治理自然灾害,建立适应工程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体系。
(5)坚持多渠道筹资的原则。加大自然灾害防治投入力度,按照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其他自然灾害确需治理的,由*或业主出资
的原则,进行自然灾害的治理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4:54

爱护地球就是在维护明天的人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8:26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发生,这个没法怎么预防?咱们不知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2:14

这个时候就这样吧!你在一起
预防自然灾害的方法

1. 学习:通过教育与培训,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预防措施,掌握基本的避险与救援知识。2. 关注信息:培养定期接收官方气象信息的习惯,以便及时获取灾害预警,避免误信未经证实的消息。3. 准备与保障: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好物资储备和心理准备,并参加适当的保险,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4. 环境观察...

防爆栏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表现如何?

防爆栏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表现取决于其设计和安装质量。如果防爆栏的设计合理、材料优良且安装牢固,那么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力。然而,在极端情况下(如强烈地震),防爆栏仍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因此,在设计和...

地震、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时 都有哪些预防或应急自救措施

1.地震来临时,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应立即躲到坚固的家具如桌子下,保护头部。2.在地震时,应立即关闭火源,如炉火或煤气,以防火灾。如有火源失控,应立即灭火。3.不要惊慌地往外跑,避免被掉落的玻璃、砖瓦或广告牌等物砸伤。4.确保门打开,以便紧急时快速撤离。平时应制定紧急逃生计划,并准备梯...

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自然灾害发生

1. 雷电灾害防范 - 雷电天气时,待在室内并关紧门窗。- 避免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器设备。- 远离天线、水管、金属门窗和建筑物外墙。- 减少使用电话,特别是移动电话。- 雷击事故发生后,对受害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 地震灾害防范 - 地震时躲到桌子下,脸朝向墙壁。- 如果在室外,...

怎样预防地震 怎样预防地震保护措施

1、可以在家养一两条金鱼,这些生物的提前征兆可以提醒我们。2、家中养一条狗,在夜晚时,狗的惊叫可以起到一些作用。3、家中床下、桌子周围可以放置两瓶矿泉水和一些干粮以备不时之需,平时放在床下也不会被人发现,不要认为这种措施傻,至少它危难时能帮助你活上几天直到你被发现。4、在你认为你...

热带气旋过境莫桑比克致4人死亡,人们该如何预防此类自然灾害?

3. 利用科技预警: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自然灾害预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气象预报、地震监测等技术可以提前提供灾害信息。人们应关注官方发布的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4. 制定应急计划:为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每个家庭和社区都应制定应急计划。这包括了解最近的避难所位置、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怎样防范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以下是我整理的防范自然灾害的方法,供您参考。防范自然灾害的方法:1. 学习:学习有关各种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2. 听:经常注意收听国家或地方政府和主管灾害部门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3. 备:根据面临灾害的发展,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质、技术准备,保护灾害监测、防护设施。4. 察:注意观察研究...

预防地震的有效措施

地震是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避免,但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其带来的伤害。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地震措施:1. 增强自救能力:了解地震知识,准备必要的救援物品,如手电筒、急救包、食物和水等。2. 家庭物品合理摆放:避免将重物放置在高架上,以防地震时掉落。3. 备用照明工具:地震可能导致停电,手电筒和蜡烛等...

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1. 建立防御体系:制定针对灾害的应急预案,包括构建防护设施、完善防洪排水系统等,旨在预防或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2. 积极备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众防灾意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升水利防灾和防洪抗旱能力,以降低灾害发生的风险。3. 监测当地动态:密切关注当地气象变化,识别潜在灾害迹象,及时采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防预地震自然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1. 室内防震措施 (1) 确保高大家具稳固,以防倾倒造成伤害或阻碍逃生路线。(2) 避免在家具上放置重物。(3) 加固组合家具,连接墙体,或考虑拆除不稳固的部分。(4) 固定带轮子的家具,以防滑移。(5) 确保灯具、挂钟等悬挂物的安全,以防坠落。(6) 卧室内减少家具和杂物,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7...

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1.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调查、监测、预警预报、宣传培训等防治工作,变消极被动的应急避灾为积极主动的减灾防灾,使自然灾害防与治孝激协调统一,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 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紧密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总体要求,将防治任务...

如何防自然灾害50字 常见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自然灾害防范措施有哪些 如何抓好防范自然灾害安全 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安全措施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措施 怎样防御自然灾害简答题 应对自然灾害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6月14什么日子 献血日是为了纪念什么 Win10系统Windows defender提示“此应用已被组策略关闭”怎么办_百度... 6月14日是什么 win10中windows defender无法启动是服务被篡改还是系统bug? 上海自考本科报名条件 如何自己在word设计信纸格式? WPSOffice如何制作标准A4作文稿纸400字 QQ知道信箱和密码 密保问题答案忘记 手机令牌密保卡身份证全没有设置... 现在我的QQ密码我知道 只是被盗号的绑了密保卡 没有密保问题 没绑手机... 给娘家人暖心的句子有哪些? 想回娘家的心情说说 回娘家路上的心情说说 女人回娘家的心情说说 下载微会免费打电话400分钟免费 回娘家的感觉真好短句 一句话表达回娘家的心情 微会免费打电话给别人打电话是不是对方安装了的才... 面试的自我介绍怎么写? “雷锋月”活动策划有哪些? 回娘家的心情说说 一年中环保节日的资料!来帮帮我啊! 求职自我介绍怎么写100字 微会打电话真的免费吗? 从事大数据分析相关工作,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天气频繁“走极端”,原因到底为哪般? 微会能免费打电话吗 大数据分析的常用方法 2009世界气象日海报电子版 有一种温暖叫回娘家说说 回娘家的心情感慨句子 痘痘和螨虫的区别图片 三月份有那些节日? “雷锋月”活动策划 我国主要的阳历重大的节日.我只知道清明,还有哪些.... 国际: 地球系列主题活动 西安悍匪魏振海案件:道北大哥派头十足,无恶不作... 西安“道北悍匪”魏振海伏法记,凶犯罪行累累,后来... 西安第一悍匪魏振海是如何伏法的? 西安悍匪魏振海案件回顾:道北大哥派头十足,越狱... 魏振海的介绍 陕西杀人魔,行刑前一行为令人胆寒,这到底是怎么... 西安大追捕的幕后花絮 中国十大悍匪,都哪几个拍成了,电视剧,或者出版... 10大悍匪改编的电视剧有哪些? 图中这人是谁,在哪里看他的视频 私家车办理滴滴营运证花费需要多少费用? 电视剧西安大追捕是真实事件 有谁能提供下关于雷国民,东北二王,魏振海,谢先... 有个电视剧,是演(魏振海)杀人的,叫什么名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