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2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9:57
狄仁杰是对大唐忠诚,与武则天有染是讹传讹,假的。
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而且首创科举之“殿试”制度,能不拘一格重用狄仁杰、张柬之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百姓富裕、有好日子过,*稳定、军备适当、文化经济复兴,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但对此历史功绩宣扬的人不多,而关注她私生活的人却不在少数。
公元698年(圣历元年),武则天想立武氏子弟、梁王武三思为皇太子,询问狄仁杰意思。狄仁杰当头棒喝:我看天下人都还思念唐朝,若立太子,非庐陵王李显不可。武则天自是愤怒,但没 有发作。武则天再问狄仁杰时,狄仁杰并不明哲保身,依然不卑不亢地回答:“姑侄与*谁更亲?如立庐陵王,您千秋之后可以配享宗庙,有人祭祀您。我从没听说有将姑姑配享宗庙 的?”!武则天恍然大悟,逐下决心立李显为太子。可见,武则天与狄仁杰是坦诚的君臣关系,如此重要的事只找狄仁杰商量。
4.晚年的武则天身体欠佳,高宗已经离世多年,自己难免空虚寂寞。又因为在政坛上纵横驰骋、忘我打拚了一辈子,精神上也有疲惫感。为享受生活,她苦心孤诣,在自己的皇宫设立了一个叫“控鹤府”的机构,里面的职员都是她养的男宠。
不管名字多么高雅,这个单位实际上是武则天与自己的男宠们寻欢作乐的场所。因为武则 天曾经单独找狄仁杰商量过许多军国大事,二人君臣关系超越了一般领导与下级的关系。因此,后人猜测。狄公也是控鹤府”的成员之一。
其实,这看法偏颇。不要忘了,狄仁杰是不赞成武则天称帝的。只是,狄仁杰以*家的目光审视武则天治理国家很有一套,人民比较富足,才尽力辅佐武则天的。
武则天把能臣和面首分得很清楚,如狄仁杰不止一次地羞辱过武则天的莲花三郎张昌宗。张昌宗多次告御状,武则天总是一笑而过。如果武则天与狄仁杰发展成了情人,武则天肯定会郑重其事,居中调停的。要不,“控鹤府”不就会大乱吗?
作为优秀的*家,二人惺惺相惜,是良好的上、下级关系而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9:57
但今天虽说的是狄仁杰,但是是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区别。他没有那位百战百胜的护卫李元芳,也没有狄春如燕。不过“阁老”忠肝义胆,足智多谋的形象却没有改变。
话不多说,我们来看正文。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
狄仁杰出身太原狄氏,是少数民族的后裔。早年以明经及第,之后就沉浮宦海,一生中多次起落,在京在地方都担任过多个官职。他颇明法律,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由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
某日,武则天对他道:“你在汝南为官时有良好的政绩,但却有人在中伤你,你想知道是谁吗?”狄仁杰答道:“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臣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臣并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臣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还会把他视为我的朋友。”武则天叹服。
当时武则天为了维护统治,大肆任用酷吏,如周兴来俊臣等人。狄仁杰巧妙地与他们周旋,保护了自己和多位大臣。
长寿元年(692年)正月,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
当时律法规定,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免受酷刑折磨。狄仁杰当场认罪道:“大周*,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得到口供,将狄仁杰等人收监,只待来日行刑,不再严加防备。
狄仁杰向狱吏借来笔墨,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书写冤屈情况,塞在棉衣里,请求送回家中。此时正是冬天,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知道父亲不可能平白无故把棉衣送回来。他仔细寻找后,发现了帛书,就持帛书向武则天诉冤。
武则天决定亲自过问狄仁杰谋反案。她召见狄仁杰,询问他为何承认谋反。狄仁杰道:“我如果不承认造反,已经死于酷刑了。”
武则天一方面想用酷吏维护统治,另一方面又不甘心杀掉这些正直有才的大臣,就因此免去狄仁杰等大臣的死罪,全部贬为地方官。狄仁杰虽然失去了官位却保住了性命,不得不说也是他自己的机智。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度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迁纳言。
狄仁杰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当时,武则天在立儿子还是立侄子问题上摇摆不定)。他对武则天说,“姑侄和*哪个更亲密一些呢?自古以来是*感情最深。如果你立儿子,这样你死后就能时时享受祭奠,如果你立侄子的话,我没有听说过侄子会祭祀姑姑的。”
后来,武则天又对狄仁杰说,我梦到一只大鹦鹉,但它的两个翅膀都折断了,这是为何呢?狄仁杰说,陛下姓武,大鹦鹉指的就是您,两个翅膀就是您的两个孩子。要是启用您的两个孩子,不再猜疑他们,那鹦鹉就能展翅翱翔了。武则天听后,就再也没有立侄子的打算了。
狄仁杰借这一手可谓十分高超,在不发动大的变动的情况下,就将天下夺归于李氏,真是居功至伟。
狄仁杰慧眼识人,乐于举荐贤人。他举荐了张柬之等人,他们不仅政绩颇为可观,而且后来都成为发动神龙政变,光复唐朝的重要人物。狄仁杰默默培植举荐忠于唐朝的势力,成为大唐社稷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柱。
狄仁杰对大唐忠心耿耿,但却跟武则天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十分受宠。武则天不直呼其名,而叫他国老。每次狄仁杰在朝堂上言辞力争,武则天也都是按下自己的不快,而满足狄仁杰的意见。武则天看到狄仁杰身体有病,就特许免去他的夜间值班。并且对大臣说,不是什么重要的军国大事,不要耽误狄阁老的时间。
久视元年(700年),拜内史令。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狄仁杰死后,武则天哭泣着说,整个朝堂上没什么可用的人了。此后有什么大事,众人议论不定,武则天就常常叹息道,上天为何这么早就夺走我的狄阁老啊?
唐中宗复位后,追赠司空、梁国公,累赠太师,配享中宗庙廷。
虽然狄仁杰和武则天关系非常密切,但我想他俩就只是正常的君臣关系,并没有什么更神奇之事。因为武则天喜欢小鲜肉,像张易之张昌宗等人。而狄仁杰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武则天肯定看他不上。再说武则天看上的人,仕途都是平步青云,哪有像狄仁杰这样坎坷的呢?
总而言之,狄仁杰之所以能够获得极高的尊敬,实现自己的抱负,是由他的努力造成的。像他这样既能获得武则天的尊重又为唐朝诸大臣敬佩不已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不得不说狄仁杰实在是太优秀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9:58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刚正不阿,一心为黎明,百姓寻求福祉,不贪污同流的忠臣,狄仁杰作为一个正直的人,是不可能和皇帝位置的武则天有染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9:58
历史上的狄仁杰就是一个比较开明的能臣,有过不少功绩,官至宰相;和武则天有染纯属诬陷,没有任何证据能表明。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9:59
狄仁杰是一个破案高手,什么样的案件到他的手中都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他和武则天的传闻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