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游侠是怎样的群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1 00:3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21
从春秋时期开始,社会上产生了一种并无贵族身份,但却习惯于在腰间别上一柄剑,然后孤独地游走于乱世刀锋之间的“非主流”佩剑人士,这个群体有个听起来并不太光鲜的名字:私剑,要理解这一群体的形成,咱们还得重新回到春秋时代。
春秋时代,在客观的生存环境上有三个要素促成了这类人产生的必然:
一是随着乱世的纷繁繁愈演愈烈,贵族的不安感越来越强,但是机会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那些大贵族们就纷纷兴起了召集更多的“人手”,扩充更大的私人势力的兴趣。这批被他们招募的人手中可以摆在台面上去完成“光明正大”任务的人叫做士,但大家要记得啊,上流社会有时是很下流的,必然有些桌面底下的任务需要做,而那些秉承传统道德的“士”大多是不会愿意去参与这类行动的(毕竟以后万一有个机会混出头,当了国际巨星,结果被人*倒算出你当过二奶、排过*就郁闷了),这就成为贵族们需要招募一些“非贵族”的基本动机;
二是同样随着乱世的纷繁愈演愈烈,有许多平民或者国破家亡,或者失去土地,反正就是在原来的家乡活不下去了,而这些“流民”中总有些不甘于现状,或者自命不凡,或者怀揣梦想,也或者只是希望着能生存下去的家伙,会想方设法地找地方混碗饭吃,期待着获得飞黄腾达或者名扬天下机会的那一天,这就位贵族们养活“私剑”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
三是随着春秋末期剑术和铸剑术的广泛传播,造成普通人得到一柄剑,再学上两手未必靠谱的“剑法”成为可能,这就为“流民”之中涌现出个别真不要命,甚至还可能有些本事的人成为可能。
综合以上三点,从春秋末期开始,江湖上出现了一种没有贵族出身,却视平民不得佩剑的传统于不顾的*份子,这些人其实还有个卖像不错(起码远超过“私剑”)的名字,叫做剑客,或者游侠——著名的刺客专诸、要离、聂政、荆轲,都是这一群体中的一员。
当然,同时是北大毕业还既有“钱三强[1]”又有“范跑跑”呢,所以那些各自自由生长“剑客游侠”们的水平也照样参差不齐。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不排除那些游侠们中存在一些本领极高,道德素质极好的“极少数分子”可以凭着一身本领或者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而选择不依附权贵,只是活跃于民间,教教那些有志于成为剑客的后来者剑术啦,没事行个侠仗个义啦之类的人的存在。但是,但是这些游侠剑客中的绝大多数为自己所设计的人生目标却绝不是终老于江湖,而是“为人所用”,以换取饭辙和进身之阶:我们来当北漂为的是有朝一日成为下一个周迅,下一个王宝强,起码也得能在戏里戏外混个脸儿熟,有个工作餐吃吧?
可以想见啊,这一大批希望着最终“为人所用”的剑客与咱们前边提到的那些有许多“下流”工作需要人来干的贵族们肯定是一拍即合——我正找你呢,你咋才来呢?
就这样,这批人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那些贵族们所豢养的“私剑”。
当然,“私剑”也未见得就个个都能被当成忍者用,毕竟要离那样的家伙在“私剑”团队中也是相当高端的存在。所以除了少数真正武艺高强的个体成为了杀手刺客以外,其实大多数“私剑”最终的结局也不过是成为贵族们所豢养的杂耍艺人(包括咱们前边提到的“赵王斗剑队”,还有后边将要提到的剑舞都产生于这些人),好一些的也不过是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最终得以投身行伍,混个当兵吃粮。
但无论这批投身于贵族门下的“私剑”最终的命运如何,他们只要想继续在贵族家里混下去,就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贵族们——也就是他们的雇主们那些“现实需求”的影响和左右。就好比荆轲,他吃了太子丹的饭,就得替太子丹办事儿。这正如现在被我们一再强调和重视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追求往往会被烙上老板或创始人的某些性格特征。
可问题是从春秋开始,中国恰恰处于一个旧的社会体系中的价值标准正在崩溃,却又未能建立起一套新的社会体系与价值标准的时代。贵族们,或者不如说是整个社会的走向正在延着那位自打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最不和谐的韩非子所说的那一套“上古争于道德,中古争于智谋,今世争于力气[2]”的*理论发展着。虽然说不上是道德沦丧,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也的确在*着人们在面对“生存资源”与“价值观念”的选择时,不得不放弃后者而选择前者——“渔丈人”那样不开化的毕竟是少数。比如那位是否应该被列入“春秋五霸”之中尚需讨论的“仁者”宋襄公的失败,就是在面对这样的社会变革时不能“与时俱进”的标准典型。也就是说,贵族们正在经历着一个从春秋早期的“失礼则死”到战国末期的“守礼则亡”的巨大变化。
老板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了,剑客中的主要群体“私剑”的追求自然也得跟着变。所以那些给饭辙的老板们正在不断地降低着道德标准,不断地追逐着利益,他们养活的那些“私剑”要想混下去,自然也就不得不顺着老板的意思来。而这些作为剑客主体的“私剑”们价值观的变化,又自然地引领了全体“剑客游侠”们的流行新风尚。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家同为刺客,以前专诸与豫让的行刺理由是“不平之心”,而到了荆轲的时代,我管你们谁对谁错?谁结我于“恩义”我就给谁干。可是这还没完,荆轲纵然千不好,万不好,起码他与太子丹的表面关系是“主公”与“客卿”,也就是半下属半朋友,半客人半顾问的交往方式,他在享受被太子丹接纳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并未太过分地丧失自己的人性——没有理由我不去,没有计划我不去,没到时候我还是不去。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朝的刺客们就更加的不靠谱起来,他们基本上已经彻底沦为了工具,完全丧失了自我的人格或者说是为人的自觉感,根本不存在什么所谓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在帮助贵族互相仇杀,所以才有了“侠以武犯禁”,或者“下惧刺客之难”之类的说法。
再然后,到了南北朝时代,刺客们的行为简直已经到了让他们的前辈蒙羞的程度,按照《北齐书·高乾传》的记载这位北齐的开国大功臣年轻的时候就不是什么好鸟,那时节他仗着自己家大业大,有钱,没事玩仗义,在家里聚集了大批所谓的“侠”,整天的就是鱼肉乡里,霸道横行,无论谁家有什么好东西他都会带着家里那一大票“私剑”去明抢,简直就是*!谁要是敢反对?堕落到没什么远大理想程度的“私剑”在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时,也是比聂政更可怕的刺客!
从此以后,这些本应生活在传说中的“私剑刺客”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爪牙”。甚至在日后的评书话本里,所谓的正派武林人士往往都会遵守一条规矩:不做看家护院,也就是不做“私剑”,人们对他们得鄙视可见一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21
司马迁说:“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说明自古以来侠不为人重视,所以也无人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几位游侠。后来的历史表明,侠仍没有人记述,只能寻之于野史、小说、志异、笔记、杂谈之类。
司马迁记述了若干个典型人物,择其要者录之如下。
1、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承父田婴立于薛地。他在薛地招食客数千人,都给很优厚的待遇,无贵贱之分。这些人非常复杂,可谓良莠不齐,高低不等。一次孟尝君逃出秦国,就靠的是门客中的“狗盗”(贼)和能“鸡鸣”(学鸡叫)者,盗得狐白裘,赚关出城
食客中有个叫冯驩(huan)的。孟尝君文传舍长:冯驩怎么样?回答:“冯先生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kuai)缑(*在剑柄上的草绳)。弹其剑而歌曰:“长铗(jiá)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给冯*换好了一点待遇,有了鱼吃。后来冯驩有要车,要家。孟尝君养了这么一个人。然而,后来孟尝君遇困被废,却多亏冯驩帮孟尝君解困复位。冯*的作为是任侠之士,当时是一种风气是好是不好?任任评说。
太史公说:我到过薛地,乡里多暴桀子弟。问什么原因,说:当年孟尝君招天下任侠、奸人,有六万多家。
可见,古之侠客也不是什么好事。事情总有其两面性。
2、平原君
平原君赵胜,赵公子,喜宾客,宾客数千人。平原君为相赵惠文王,三去相,三复位。
秦围赵都邯郸,赵使平原君去楚国求救,打算从食客中选出“有勇力,文武具备者”二十人同行。结果,选出了19人,在没有合格的,差一人,这是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出来表示愿随行。平原君问:“先生胜门下几年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说:“贤人处世,像锥子在囊中,锥子头立即就从囊中露出来。你在我这三年了,没听说过你,一定没什么本事,你还是留下。”毛遂说:“我今天就请你把我放进囊中,使我早点脱颖而出。平原君就同意毛遂随行。
毛遂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合纵,言其利害,日出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对毛遂说你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事,几句话就决定的事,谈到中午了,还决定不了,怎么回事?”楚王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平原君说:“是我的从人。”楚王叱曰:“下去!我和你主人谈,你算什么人!”毛遂按剑而前说:“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以内,王不得不恃楚国之众也,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和也?”毛遂讲了合纵对楚有利的道理,楚王决定与赵联合抗秦,当场歃血为盟。
这个故事讲述了毛遂持剑在楚王前十步之内的优势,楚王虽“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却束手无以对应,只好点头允诺合纵。
这个故事突出了“侠”的作用,“毛遂自荐”自此成为经典。
司马迁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对游侠的肯定多于批评。特别是游侠的这种“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品质岫岩,一直为中国武术界所颂的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