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1 04:5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0:36
“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的意思是:(我)现在居于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国家的主人,不能够独自偏私故人。
乃,是。四海,整个国家。私,偏袒。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三·唐纪九,原文较长,节选如下: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归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王,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译文】
濮州的刺史庞相寿因为贪污而被解除职位,自己述说曾经在唐太宗做秦王时在他手下工作。皇上同情他,想让他重新回来担任(职务)。魏征规劝说:“秦王身边宫内宫外的故人很多,假使人人都依仗亲情私交,足以使善良的人害怕。”皇上欣然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对相寿说:“我从前做秦王,是一府的王,现在居于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国家的主人,不能够唯独偏私故人,大臣们尚且这样坚持原则,我怎敢违背!”于是赐他钱财(之后)打发他走,相寿流着眼泪离开了。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给世人的启示:平常人不可以假公济私;身居高位的人,更加不可以徇私枉法,必须要以身作则,不可以顾念私情。历来能成就大事业的人,都不徇私枉法,因为只要徇私枉法,就会上行下效,那么世道如何清明呢?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治国不私故人,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0:37
有省略的主语(这个人应该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