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叙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2:3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15:41
教学叙事重建教师思维
随着“教师专业化”、“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科研兴校”、“反思性教学”、“教师成为研究者”等教育观念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开始与大学教育研究者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在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的过程中,不少大学研究者鼓励教师留心收集自己的研究资料,然后整理成“教育论文”并争取公开发表。中小学教师最初对“发表教育论文”往往很有兴趣,热心地请大学研究者帮助他们“修改”文章,大学研究者也很乐意提供这种“专业支持”。
可是,发表教育论文似乎并不能促进教师教育实践的改进,也很难说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于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合作研究”之后,合作研究中的双方对这种以发表“教育论文”为目的的“教育科研”不免发生怀疑。
我们也曾与中小学教师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在我们的合作研究中,也曾遭遇过类似的尴尬。不过,在一次与教师对话的过程中,我们意外地发现教师在“谦虚”地承认自己“理论水平不够,不会写论文”的同时,他们很善于讲述自己经历的教育故事。他们叙说出来的“教育故事”很真实,且令人感动。
于是,我们开始改变合作研究的策略,把合作的重点从原来的“给教师做教育讲座”转移到“听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建议教师“讲述”自己是否遇到了什么教育问题或教育困惑,自己遇到这个教育问题的情境;问题发生之后,又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一些有意义的教育事件,是否有值得叙说的细节。
那次对话使我们意识到,教师做研究可以采用“叙述教育故事”的方式,我们甚至在某些合作研究中提出“教师做研究就是讲教育故事”。在我们的合作研究中,不少教师很愿意接受这种研究策略,并感受到“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对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作用。
不过,我们也不断地遇到中小学教师提出来的质问:叙述出来的教育故事是否算教育论文呢?
我们的解释是:叙述出来的教育故事显然不是教育论文,它毋宁说是一种“教育记叙文”,我们称之为“教育叙事”。但又有谁能够说只有教育论文才算是教育成果呢?
就实际效果来看,“叙述”包括口述和书面描述,教育故事对教师本人确实是比较有效的研究方式。如果教师引经据典地写“教育论文”而对自己所发表的“教育论文”中的观念并不相信的话,这种“教育论文”不仅不能说比“教育叙事”更有理论水平,而且简直不能算是研究成果。相反,如果教师将自己遇到的教育事件叙述出来,这种叙述不仅可以启示他人,引起共鸣,而且可以在自我叙述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回过头来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通过叙述教育事件来改进、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这才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
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在合作研究中常常建议教师以多种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我们将这种研究方式称为“叙事研究”或“叙事的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叙事、管理叙事或德育叙事。由于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最日常的教育生活,所以,我们将教学叙事作为所有叙事研究的重点。
“教学叙事”即教师将自己的某节“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为了让教师有话可说,学校可以配合“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或称之为“研讨课制度”)个人将自己的这节“公开课”(或称之为“研讨课”)相对完整地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用钢笔录像”。在我们与中小学老师的合作研究中,有教师将这个过程总结为“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个人叙事”。
但“用钢笔录像”只是教学叙事的第一个步骤,这个步骤使“教学叙事”仅仅落实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由于“课堂教学实录”很难反映教师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后所引起的“教学改进”与“教学重建”,所以,我们建议教师可以“夹叙夹议”,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这一节课某个“教学事件”的反思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用“当时我想……”、“现在想起来……”、“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教学重建”的考虑。在我们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中,有教师将这种“夹叙夹议”的方式称为“插入”或“涂抹”,即教师将自己对本节课的感想“插入”到课堂教学实录中,将自己对整个教育或相关教育理念的理解“涂抹”到相关的课堂教学实录中。
之所以强调要配合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主要考虑到这两种制度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而且经过集体备课和公开课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讨论中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以及讨论中所发现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这种“教学叙事”的方式同样适合于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可分别称之为“德育叙事”、“管理叙事”。比如教师可以将班级管理中发生的某些学生生活事件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有教育意义的“班级管理叙事”。如果教师针对某个教育事件做一些追踪研究,那么,这种“班级管理叙事”会显得更有价值。同样,这种叙事也适应于校本的行动研究。校本的行动研究或叙事的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是:第一,“叙述”其实是一种行动方式,如果教师不行动,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教师就无话可说。第二,教师“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不只是为了发表教育论文,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第三,对大学研究者而言,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最好是“听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
目前,写教育论文是每个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面对的事情,也确实有许多教师在写论文的时候犯了难。教师到底要不要写论文也引起过有褒有贬的争论。本文作者提出的教师做研究要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故事,并通过对这些故事的叙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而不是去写那些有时是连自己也不理解的观念性的论文。这种方式与其说是教育论文,毋宁说是教育记叙文。以此类推,可以提出教学叙事、德育叙事、管理叙事等等,在这些叙述中寻找那些有意义的细节,然后进行反思与分析。这也许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刘良华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摘自科学教育网
参考资料:http://www.ybcz.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3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15:41
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参考资料::http://www.chinese163.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381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15:42
“唧唧,唧儿……啾!”昏天黑地了初三半个学期,好不容易捱到了寒假。可这老天总阴着脸,不见光儿,叫人痛快不得。中午舒舒服服睡了一觉,睡梦中隐约听见几声鸟叫。嘿,小家伙,是你吗?
睁开眼,屋内静得出奇,突然窗外一声“唧儿……啾!”我顾不得冷,掀开被窝,光着脚,来到窗前:是(删)两只雀儿,一个俯冲落在枝头嬉戏。
失望……转过身,爬上床,盯着天花板发呆。小家伙你在哪呢,现在过得好吗?
还上小学的时候,一位大伯送我一只鸟儿。好可爱的相思鸟!如时髦少女般(这个修饰可以不要)披着件深褐色皮草,上面缀着翠绿、鹅黄和亮红的碎羽,蜡质般的羽毛透着股幽幽的光。一双灵动的眸子,如夜,却又比它黑亮;如墨,可又比其清透。(这个比喻不是特别精当)角质的小嘴儿总是动个不停,要么唱唱歌儿,要么左右磨磨,想是刚吃完什么小食正在做幸福的回味。
刚到咱家时它挺怕生,不吃东西不喝水,就在笼子里不停的蹦啊叫的。过了大半天,可能小家伙饿了,它渐渐停止了疯狂(不通),慢慢向食槽移去。可这家伙挺害羞,就是不让人看它吃食的样子。我稍一转头,它就头一伸,小嘴一张,一个谷粒儿下了肚。你盯着它,它就把头撇撇:就不给你看,怎么着?为了不影响它消化,我只得退居二线——进(删)里屋,透着窗玻璃看。这小滑头,还先探头探脑地侦察了一番,没情况,才大胆享用起来。瞧它那小样儿!(这段描写趣味颇浓!)
呵!你道高一尺,我魔高一丈!
这小鸟儿爱洗澡,想不到吧!看那水花下雨似的从高空落下,小家伙上窜下跳,在笼子里乐得颠颠的。直到浑身上下湿了个透,才见它翅膀一收,身子使劲抖抖,抖得水珠儿乱飞。
真舒服,谢啦!
仅仅度过了四个月的美好时光,在一阳光灿烂的初冬下午,小家伙飞了。原因怎么都没想到,是给炸炒米声吓的。笼子在院儿里的木架上,小家伙打小就没听过这声响,吓死了,在笼子里横冲直撞。笼子掉下来,散了,鸟儿也飞了。
小家伙,回来吧!知道我们多想你吗?
听妈说,小家伙曾在屋边树上出现过,在枝头待了会儿。鸟是通人性的,它一定也在想我们。可当妈提着笼子想捉住它时,它又扑楞着翅膀飞走了。它知道笼内的生活是安逸的,可它也知道,若一进去门就难再开了。在美食和蓝天之间,它选择了后者,选择了自由。
开春以后就再没见过它了。听人说逃出笼的鸟儿是很难过冬的,我不信。它是那么聪明,那么有生命力。说来惭愧,一次我错把洗洁净浇在它身上(我家给鸟儿洗澡都是用洗洁净瓶装水),它在妈的护理下不又活过来了吗。冬天会把它打垮吗?不会的,一定不会的……
窗外又飞过一只鸟,褐色的羽毛,矫健的身姿:小家伙,是你吗?
冬天又到了,小家伙巢做好了吧?日子过的还好吗?衷心祝愿:
家庭和睦,多子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