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12:3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1:39
阅读方法有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最重要。分享下我平均两到三天就可以完全消化一本书的具体方法。
①设定阅读时间
固定的阅读时间就像是睡眠的生物钟一样,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也同样成为自律的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增强"自律自信"的一件事。建议的时间有三个:
(1)早上起床后的半小时是大脑效率非常高的时间,透透阳光,让自己身体逐渐恢复饱满状态的同时,大脑也可高效的阅读。
(2)午休之前,这是大脑相对疲劳的时间,读点工具书,不求甚解,能把发散的思维收回来。
(3)晚上睡觉之前,这时身体和大脑都处于放松的状态,有助于吸纳阅读内容,另外可以不看手机,避免蓝光抑制褪黑素,影响睡眠。读到困了,放上书签睡觉。
②提升阅读效率
效率的提高首先要选择书籍,它是构建阅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率,兴趣。因为是要提高阅读的效率,咱们来就从以下几点角度来分析:
(1)兴趣。 兴趣对培养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最好首选自己想尽快知道的知识。让兴趣产生新的兴趣,在大脑里形成庞大的知识地图。
(2)效率。效率一方面是知识的转化率高。传统的阅读,阅读速度平均240字/分钟,根据每个人的训练情况、接受能力不同,用“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每天训练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就能使阅读速度提高5倍左右,记忆、理解方面也能得到相应的快速提升。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搜索大量的信息。一本厚书很快就会看完,而且获得了许多有益的信息。这样就克服了恐惧厚书的心理,有效地增强了读书的兴趣和效率。
③带着问题去阅读
当你拿到一本你会做什么?是去看作者还是去翻看目录?其实我们可以缓一缓,也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比如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这本书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他将告诉我哪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诸如此类,就像上学时做阅读理解前先看一遍问题再去看原文。带着你的目的去阅读,读前提出问题,边读边提问,则会事半功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1:40
古人云“读书治学”,很多大学生对“读书”的许多问题都感到迷惑,包括为何读书、怎样读书、读什么书等,而读书的效果可以并且最终通过著作表现出来,除了撰写专著外,大学生最需要的便是发表专业论文,而这与治学相关。
一、博与专的问题:对于在读大学生而言,应该尽早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大方向,集中精力搜寻和阅读相关文献,再缩小范围,做学问本来就是先博后专,否则只见树木不见树林。
二、多读原著:目前很多科学成果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虽然现大量译著的出版便利了学生,但是读原著更能直接理解作者思想,避免遇到词不达意的问题。
三、跟踪主要的专业期刊:这样可以有效把握领域最新研究动态,保证所发表论文的高质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1:40
大学生应静心读书,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
人的身心是一个有灵的机器,书读得多了,自然也就通了。要静心、虚心、恒心,一本接着一本地读,仔细地、反复地读。
读书能跨越时空距离,体验生命的多元。阅读能够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精神世界,形成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追求,让人们的思维体系更加具有逻辑性,使人们透彻地洞悉人世间的各种情理,从而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精神支撑。
大学生应该广泛阅读。自己去尝试、去挑选,挑选书籍的过程就是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辩证的过程。治学也能在阅读中找到答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1:41
对事物保持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认真地思考学习生活中遇见的问题。
大学生是指经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这一途径,进入到高校之中学习的一群学生。大学生的显著特征是年轻又有活力,而且他们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创造力非常强,学习的兴趣也非常浓厚,因此他们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国家社会的希望。由于大学的课余时间比较多,上课时间比较少,所以大学生学习需要靠自觉性,对待生活中的事物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这样才能在学习中良好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1:42
首先,先从基础课程说起。大学的基础课内容和专业课内容,虽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一定会用到。但是,这些基础课程会还是可以增加你的知识储备量,这是大部分人进入社会后最大的体会,甚至还会再去查找大学学过的书籍,增加理解。所以基础课还是
很重要,但是也不用像高中那样努力去读,达到一个学会的地步就差不多了。就是,你思考自己需要考研吗,因为考研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你需要先确定好自己是否要考研。当你有明确的目标后,你就可以做相关的准备了。可以多看点书籍以及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