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13: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3:46
几十年来对冷湖地区侏罗系的研究工作基本没有间断过。以前进行侏罗系的划分与对比仅根据岩性特征,忽略了岩相的变化,缺乏化石及层序地层依据。近年来,根据植物化石和孢粉组合提出了新的划分意见:冷湖三号以前认为是中侏罗统,根据新的划分方法应属下侏罗统(见表2-1);经化石对比研究,冷湖四号、五号(冷科1井)和仙3井的侏罗纪地层也应为下侏罗统。除潜西地区潜参1 井为下侏罗统外,靠近老山的潜西、赛什腾、鱼卡等地区则是中侏罗统及上侏罗统。对比结果还表明,在冷湖3号至5号等地区存在比大煤沟剖面小煤沟组更老的地层,本书采用席萍、唐伦和(1996)提出的“湖西山组”这个地层名称及其划分方案。
表2-1 冷湖地区侏罗系层位划分新旧对比表
一、下侏罗统(见表2-2)
1.湖西山组(J1h)
(1)湖西山组第一段(J1h1,习惯称红绿色段):该段仅在呼通诺尔隆起带上有出露,最典型的见于冷湖西部的湖西山露头剖面,厚度约85 m,岩性为红绿色泥岩与砂岩、泥质粉砂岩间互。该段在冷湖三号石地5井也有钻遇,钻厚188.9 m,但颜色为绿灰色、灰白色,未见红色岩性。迄今为止,尚未在该段地层中发现任何化石证据。初步研究认为,该段地层不一定代表侏罗纪早期的一个单独地层单元,可能是沉积相变而导致出现红颜色岩性,作者暂且把该段定为湖西山组第一段。
表2-2 柴北缘地区下侏罗统地层简表
(2)湖西山组第二段(J1 h2,习惯称暗绿色段):该段以湖西山露头为代表,下部是一套暗绿灰色角砾岩,上部是一套暗绿灰色砂岩与炭质泥岩。冷湖三号有 D4孔、石地2、石地5、石地9、石地10、北中1、中22和石深2 等多口井钻遇,岩性与地面露头基本相同。冷湖四号没有井钻达该地层。冷湖五号冷科 1 井钻遇 534 m该地层,岩性以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上部夹煤层和炭质泥岩。南八仙构造仙3井也钻遇了该段地层,厚度为103.5 m,为一套含煤碎屑岩系。该段地层含有枝脉蕨、拜拉、茨康叶等植物化石;具有原始松柏类-宽肋粉属孢粉组合。
(3)湖西山组第三段(J1 h3,习惯称含炭段):冷湖三号钻到该段的井有31 口,岩性特征为灰至灰黑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含砾砂岩、砾状砂岩、砾岩互层,夹有黑色炭质薄层。冷湖四号有深85、深86两口井钻达该层。其中,深85 井岩性特征为:下部以灰色、灰黑色砂质泥岩为主,夹砾岩、砂岩、粉砂岩;中上部为黑灰色、深灰色、灰白色砂质泥岩与灰绿色、浅灰色砾岩近等厚互层,夹薄层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冷湖五号仅有冷科1井钻遇该层,岩性特征为:下部为灰色砂砾岩夹薄层泥岩和煤层;中部为煤层、灰色泥岩、粉砂岩互层;上部以灰色、深灰色、黑色泥岩和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该段地层含有较多植物化石,主要有枝脉蕨、苏铁杉、茨康叶等;主要孢粉组合为具囊松柏类-拟云杉粉属-刺粒面孢类组合,也有原始松柏类组合。
2.小煤沟组(J1x,习惯称含油段)
钻达该地层的探井主要分布在冷湖三号、冷湖四号,潜西的潜参1井也钻遇该地层。
该组地层在冷湖三号主要为绿黄、土黄、浅紫、浅灰、灰白色砾状砂岩和含砾砂岩,夹少许灰黑色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和薄煤层,最大钻厚1414 m(石深6)。
冷湖四号有深17、深81、深85、深86井钻遇该段地层。其中,深85井小煤沟组岩性为以深灰、黑灰色为主,灰色、黄绿色为次的砂质泥岩、泥岩,并夹棕灰、灰、绿灰砂岩、砾岩。但冷湖五号冷科1井该组地层不发育。
在潜西地区,潜参1井钻遇该组地层(205.09 m)。钻遇的地层可分为2197~2264.5 m、2264.5~2402.09 m两个旋回:上旋回上部为紫灰、杂色泥岩,部分褐灰色泥岩夹粉砂岩,中下部为砾岩与砾状砂岩互层,夹少量浅灰白、浅灰色含砾砂岩和砖红色为主的砂质泥岩;下旋回为紫色泥岩与浅灰、浅灰绿、浅灰白色粉砂岩、含砾砂岩、砾状砂岩、砾岩互层,夹煤层。
该组地层富含植物化石,主要有:刚毛茨康叶比较种、狭叶拟刺葵比较种、狭瘦枝脉蕨、楔羊齿、新芦木、披针苏铁杉、苏铁杉等;该地层孢粉组合为具囊松柏类-拟苏铁粉属-拟紫萁孢属组合。
3.大煤沟组1、2段
大煤沟剖面是柴达木盆地中、下侏罗统的标准剖面,但许多地质工作者对中、下侏罗统的界线一直持有不同意见。以往大多将界线置于大煤沟一段与小煤沟组之间,这次根据孢粉分析结果,把界线暂定于大煤沟组三段与二段之间。
(1)第1段(J1 d1,厚105.64 m):以灰黑色炭质页岩、灰色粘土质页岩为主,夹灰、深灰、棕灰色粉砂岩、棕灰色油页岩、煤层及紫红色菱铁矿层。该段地层植物化石丰富,主要有:坚叶杉、苏铁杉、枝脉蕨等;孢粉组合为拟石松孢-石松孢-具囊松柏类组合。
(2)第2段(J1 d2,厚 157.25 m):下部以灰白、褐*细砾岩、砾状砂岩为主,夹深灰色砂质泥岩、黑灰色炭质页岩;中上部以灰黑色炭质页岩为主,夹黄灰色砂岩、粉砂岩,局部夹菱铁矿层。该段地层含膜蕨型锥叶蕨、拟刺葵、叶肢介、双壳类等动植物化石。孢粉组合为光面三缝孢-合囊孢-拟苏铁粉组合。
二、中侏罗统
大煤沟组3、4、5、6、7段(见表2-3)
(1)第3 段(J2 d3):该段在大煤沟、鱼卡地区都有出露。在大煤沟剖面厚度 151.5 m,岩性为灰绿色泥岩、含砂泥岩、紫红色砂质泥岩互层,夹砂岩透镜体,底部具一厚5 m的白色砾岩。在鱼卡剖面厚度 93 m,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岩与细砂岩互层。该段动植物化石有裂叶象牙蕨、脉蕨型锥叶蕨、枝脉蕨、敏斯特拟合囊蕨、带羊齿、新芦木、拟刺葵、苏铁杉、短叶杉、网脉蕨和土伦开口轮藻、达尔文介。孢粉组合为克拉梭粉-桫椤孢-三角孢组合。需要指出,大煤沟组二、三段皆属曲流河与河沼沉积,按层序地层观点均属高位体系域;而其上第四段为冲积扇沉积,属上一个层序的典型低位体系域沉积。据此判断,大煤沟组第三段有属于下侏罗统的可能。也就是说,中、下侏罗统的界线有可能上移至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
(2)第4段(J2 d4,在潜西地区习惯称轻变质段):该段在结绿素、圆顶山、大煤沟、路乐河、鱼卡、大头羊、绿草山等处均有出露,在潜西地区则在井中钻遇。在大煤沟剖面厚度为259.38 m,岩性以灰绿色砾岩、砾状砂岩、含砾砂岩为主,夹黑灰色炭质泥岩和紫红色、灰绿色砂质泥岩。在潜西地区的潜参2井钻厚190 m,为一套灰色、深绿灰色变质岩与变质砂岩,还是有少量硅质板岩。该段动植物化石稀少。孢粉组合在大煤沟剖面为无口器粉-克拉梭粉组合;在潜西地区为光面三缝孢-具囊松柏类-拟苏铁粉组合。
(3)第5段(J2 d5,在潜西地区习惯称含煤含炭段):该段在结绿素、圆顶山、大煤沟、路乐河、鱼卡、大头羊、绿草山等处均有出露,在潜西、鱼卡地区则在井中钻遇。在大煤沟剖面厚度为 130.98 m,中下部以灰黑色炭质泥岩为主夹深灰色泥质砂岩、砾状砂岩、劣质煤及菱铁矿结核;上部主要为厚层的煤。在潜西地区的潜参2 井钻厚123 m,中上部为炭质泥岩和煤层,夹砂岩和少量砾岩;下部砾岩含量增多,泥岩以浅紫灰、浅灰色为主,黑灰、浅褐色次之。该段含较多植物化石,有裂叶象牙蕨、脉蕨型锥叶蕨、枝脉蕨、敏斯特拟合囊蕨、带羊齿、新芦木、拟刺葵、苏铁杉、短叶杉、网脉蕨。孢粉组合,在大煤沟剖面为桫椤孢-光面三缝孢-拟苏铁粉-具囊松柏类组合;在潜西地区,下部为光面三缝孢类-合囊蕨类组合,上部为光面三缝孢组合。
(4)第6段(J2d6):该段在圆顶山、大煤沟、路乐河、鱼卡、大头羊、绿草山等处均有出露,在鱼卡地区则为井中钻遇。在大煤沟剖面厚度为154.45 m,下部为砾状砂岩、砂岩夹薄层砂质泥岩、炭质泥岩;中上部为杂色砂质泥岩、浅灰绿色含炭泥岩为主,夹灰白色砾状砂岩、砂岩、煤层及菱铁矿结核。在鱼卡剖面厚度为184.84 m,上部以灰色泥岩、浅*页岩为主,夹灰*细砂岩、粉砂岩和煤层;下部为浅灰色粉砂岩,*细砂岩。该段植物化石有膜蕨型锥叶蕨、大同锥叶蕨、布列亚锥叶蕨、新芦木、披针苏铁杉、短叶杉、楔羊齿、拟木贼等。孢粉组合,在大煤沟剖面为皱球粉-拟苏铁粉组合;在鱼卡剖面为拟桫椤孢-苏铁粉组合。
表2-3 柴北缘地区中、上侏罗统地层简表
(5)第7段(J2d7):该段在结绿素、圆顶山、路乐河、鱼卡、绿草山、大煤沟等地均有出露,在鱼卡地区为井中钻遇。在大煤沟剖面厚度为 69 m,主要为纸片状油页岩与泥岩互层夹菱铁矿层。在鱼卡剖面厚度为117.43 m,以深灰色、浅*页岩为主,夹少量浅*砂质泥岩和细砂岩。该段富含动植物化石:开口轮藻、线脊柴达木叶肢介、大煤沟柴达木叶肢介、达尔文介、季米里亚介。孢粉组合,大煤沟剖面为无口器粉-对裂藻组合;鱼卡剖面为克拉梭粉-具囊松柏类组合。
三、上侏罗统
1.采石岭组(J3c)
采石岭组的标准剖面在盆地西部茫崖镇采石岭。采石岭组在柴北缘路乐河、鱼卡、绿草山及大煤沟一带均见有出露,同时在鱼卡地区也有井下钻遇。
在采石岭地区,该组厚度为833 m,岩性以灰绿色、灰*、灰白色砂岩、砾状砂岩及砾岩和暗棕红色泥岩、含砂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少量蓝灰色、棕灰色泥质粉砂岩及灰黑色砂质泥岩。
在鱼卡露头处该组厚170 m,以黄绿色、灰白色细砂岩为主,夹黄绿色及灰白色页岩。
该段动植物化石较多,有各种开口轮藻和达尔文介。孢粉组合,在大煤沟剖面为高含量的克拉梭粉组合;在鱼卡地区,下部为克拉梭粉-具囊松柏类-桫椤孢组合,上部为桫椤孢-苏铁粉组合。
2.红水沟组(J3h)
红水沟组的标准剖面在盆地西部茫崖镇红水沟。在柴北缘圆顶山、路乐河、鱼卡、绿草山、大煤沟等地见有零星出露,在鱼卡、马海地区井下有钻遇。
在红水沟地区该组厚度为448 m,岩性以浅棕红色含砂泥岩、黄绿色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少量蓝灰色砂岩条带、团块或扁豆体。
该段动植物化石较多,有开口轮藻、达尔文介、准噶尔介、多种叶肢介等。该段孢粉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