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在文言文中是实词还是虚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03: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0:30
之在文言文中是实词还是虚词
“之”是虚词。
1、代词:(代替句中的人、事、物)他、她、它、这件事、这样的
例:友人惭,下车引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属予作文以记之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公输为楚造云梯之械 共工怒触不周之山
2、助词:
A、结构助词:的 例:山间之朝暮也
B、主谓之间,取独:无义 例:当余之从师也
C、音节助词:无义 例: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宾语前置的标记:无义 例: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3、动词:到、去、往
例:辍耕之垄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鲍浩然之浙东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相当于“以”:(意思得看具体语境)例:局促一室之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在文言文中,“之”既可充当实词,又可充当虚词,其在不同的语义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意思。即:一、当“之”充当实词时 1、可以是动词,其意思如下:1) 本义:出,生出,滋长。例如:《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又如:《礼记》:如语焉而未之然。俞樾平...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之”既可充当实词,又可充当虚词,其在不同的语义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意思即一当“之”充当实词时 1可以是动词,其意思如下1 本义出,生出,滋长例如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之”字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汉字,在不同的语句中意思也不同,下面是“之”字出现在文言文中的示例,1l...
之虚词用法
文言实词:文言实词定义: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叫虚词。现在把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之的文言文含义
综上所述,“之”在文言文中可归为中性词,既在实词中充当成分,作“代词”与“动词”,又在虚词中担任角色,作“连词”、“语气语”、“助词”、“介词”,因而,“之”归为中性词为好。 5. 之‘的古文意思 之zhī 基本字义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
之字的用法有哪些?文言文中
《汉书·高帝纪》:沛公引兵之薛。2 第三人称代词,她、他,它(们)《论语》:学而时习之 3 指示代词,这、此 《庄子》:之二虫又何知?4 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诗经》:羔羊之皮 有时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庄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以我酌油知之的之是实词还是虚词?
以我酌油知之,之是有实在意义的,知之,知道这一点。之含有实在意义,是实词,非虚词。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2、活用为第一人称 3、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之拼音zhī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4、代词,代替人或...
之字在文言文
(《逍遥游》)下面这个链接是古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39124-qzone-1-30179-f00cdc7f4857236c67481f200187bab5。 3. (之)字在古文中的所有词意都有什么 动词:到……去。 《为学》:“吾欲之南海。” 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 《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
文言文中之的含义和用法?
("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七、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
但微颔之的之是什么虚词还是实词?
但微颔之的之是代词,指代康肃公射箭这事。在古汉语语法中,将此类代词列为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