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篇中外画家的书,写一篇读后感 急!!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2 20:3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32
艺术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结晶,人类分分合合繁衍了几千年,艺术也就跟着发展了几千年,如果一定要把艺术分为东方和西方的概念,那么也将是暂时的概念,因为人类还在发展,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古人早已经明白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此本文谈的观点仅做暂时之结论。
如果要讨论国画与西画之区别,我认为首先应该谈到的是空间透视问题。
国画是散点透视,西画焦点透视,这是东西方绘画的本质区别。在二十世纪后期,西方艺术从古典主义走向印象主义再到抽象绘画的产生,西方绘画体系在不断解体,产生了许多受东方精神影响的作品,如毕加索著名的《格尔尼卡》就运用了散点透视法,此外米罗、夏家尔等也习惯于使用这种方法。由此可见东方绘画给西方绘画的发展提供途径的例子很多。同样,中国近代绘画不仅学习西方的方法,甚至引进了一个画种—油画。如果说中国人学习了西方绘画,不如说是学习了西方的透视方法。请看从最初学生画的素描到后来的各种主题性创作,无不使用着这个方法。
如果比较历史上东西方绘画的其他不同之处,我认为区别还在于西方人发现了光影,东方人发现了线条。西方人利用光影成像原理在画面上描绘出*真的图象。从达芬奇到安格尔再到马奈德加莫不如此,甚至后来发明照相机也是绘画实践的结果。东方人因为受书写习惯的影响,将书法的线条运用到了绘画中,从吴道子到阎立本再到今天的诸画家依然如此。
近观中国学习西方绘画的历史,以徐悲鸿先生为代表影响最大,他画油画,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也提出了“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用中国的毛笔宣纸为工具,运用西方现实主义的技法了造型。这种绘画的特点是象安格尔那样,先用线条画出准确的轮廓,再以光影原理用墨的浓淡来画体积。这种方法目前仍然运用于国内各大美院的教学中。另一种是以林风眠为代表,其作品借鉴了构成主义、野兽派、纳比派等思想的影响,而上述流派都是在反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他们的特点是是打破以往对空间和真实的表现。纳比派代表人物德尼断言:“所谓绘画,无非是二元的平面。”与其忠实地再现自然,不如直接地考虑画面的构成。由此可见林先生学习的是西方发展后的艺术,应该更加具有进步意义。
时至当代,西方艺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变革更加激烈,从印象派引入决裂的时代以后,对绘画的主体对象的怀疑使艺术仿佛晕眩了。抽象主义画家特温布利宣称:“今天,每一个线条都是线条本身内在历史的具体体现,它无需做出任何解释,它是它本身存在的结果。”皮洛克提出了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他用全新的技法从新定义空间,材料。素描,以及空间布局等关系。尽管当代西方艺术纷繁复杂,但归结起来有一个共同特点:既这些当代艺术家都在为发明一种新的种类的图象而忙碌着。正如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所言:“我真希望发明一种象牛仔裤一样的蓝那样简单的东西。”与此同时,中国前卫的艺术家也在忙着做同样的事情,但到底还是中国人,放弃传统材料只能算是西体西用。
要考虑中国未来绘画的发展就不能不考虑中国画的发展问题。反观中国近代艺术家学习西方的经历,最后还是归结在使用中国传统材料创作上来。谈到中国传统绘画就不能不谈笔墨纸砚,简而言之笔及毛笔,墨及黑墨,纸及我国特有的宣纸,砚现在有人用,有人喜欢墨汁就放弃了。中国古人用毛笔沾溶于水的墨写画出图案就是创作国画的基本过程。目前国内就笔墨问题讨论的很多,其实笔墨作为一种造型手段犹如西画之肌理,并非构成一幅作品的主角;西方人象马提斯也很喜欢中国墨,但他是将墨仅看作颜色的一种使用,相反,中国人过多地强调笔墨的意义就会陷入孤芳自赏的状态,而忽略西方绘画中对于色彩探索的成果。西方绘画在色彩上曾经成功地借鉴过东方色彩,安格尔曾经被戏称为误入巴黎的中国人,凡高也曾迷恋过日本画,而中国绘画在色彩的借鉴上运不如西方积极。另外,中国绘画强调萧疏淡远诗情画意符合中国农耕时代的一唱一和的人文精神,但很难适应当前快节奏读图时代人们的审美需要。尤其是互联网和无线通讯技术的使用使世界变的越来越小,随着国际间的交流频繁人们的审美标准更加接近。因此要想使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得到发展就不能忽略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研究和借鉴。
东方与西方也许本来是一家,或者起码也是亲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借鉴是双方都无法回避的前景,只有用科学的拿来主义方法才能找到更加适合的发展道路。愿二十一世纪里我们的思想更加开阔和自由,我们的艺术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绘画事业更加繁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32
上网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