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08: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00
SD虽由Whiting等人于1921年首先作了报道,但不明期病原长达50年之久。1971年Taylor等在英国报道了一种能繁殖的病原性螺旋体。这工作同时被Harris等在美国证实,并将此螺旋体命名为猪痢疾密螺旋体(treponema hyodysenteriae;Th)。普通猪或SPF猪口服接种Th能产生SD典型症状和病变。Taylor等(1971)还发现在正常猪粪中存在第二型厌氧螺旋体,形态与Th相似,可能存在于所有猪群,根据溶血型和对猪或小鼠的肠致病性可以加以区别,1979年Kinyon等将此螺旋体命名为无害密螺旋体(T.innocens;Ti)。Kinyon等(1979)以25株β溶血的Th口服接种SPF猪均能引起SD,而13株β溶血的Ti对猪不致病。
Stanton等(1991)对Th和Ti进行了DNA―DNA重组试验,菌体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16SRNA顺序分析,发现这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与密螺旋体和其它螺旋体仅有疏远相关,因而将二者归入小蛇(Serpula)新属。后来发现此名已用作霉菌的属名而于1992年改为蛇样(Serpulina)属,Th和Ti分别更名为猪痢疾蛇样螺旋体(Serpulina hyodysenteriae;Sh)和无害蛇样螺旋体(S.innocens;Si)。Sh为革兰氏阴性,耐氧和厌氧,长6-8.5μm,直径0.32-0.38μm。松卷曲,有动力和溶血性。具有7-13根内鞭毛,从每端插入,至原生质圆柱部重叠。整个菌种被一层疏松外膜所覆盖。Kimyon等(1979)和Lemcke等(1981)对Sh和Si的培养特性作了比较,二者均能对有限的碳水化合物发酵,通常为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发酵终末产物为醋盐、丁酸盐、H2和CO2。能使丙酮酸盐但不能使乳酸盐降解。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H2S、明胶水解、肉质水解、甘氨酸耐量、淀粉水解和尿素酶等试验均为阴性。胆汁耐量、七叶苷水解和碘乙酸耐量等试验均为阳性。Sh可以果糖发酵(-)、靛基质产生(+)、β溶血(强)和对猪及小鼠肠致病(+)与Si某些菌株区别。Miao(1978)发现Sh和Si的C+G含量极低(25.8%),DNA顺序二者仅有28%相同,而Sh菌株之间则有75%相同。
Baum等(1979)对Sh酚抽提物的水相物(脂多糖;LPS)用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可分成四种血清型。Mapother等(1985)发现另外三种血清型。Lemcke等(1984)也发现三种新血清型,但与前三种未作比较。Li等(1991)在加拿大发现了血清型8和9型。Hampson等(1989,1990)对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Sh菌株的LPS进行了研究,建议LPS血清型应修正为血清群(目前已有A-I9个群)每群含有几个不同血清型。在美国分离的大部分属血清1、2型,而在欧洲和澳大利亚分离的血清型比较分散。至今未见Sh血清型之间有毒力差异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