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18: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9:24
大量依赖信贷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严重忽视资本性资金在经济运行中和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引致实体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均严重缺乏资本性资金。1995年以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存差现象严重,2004年底存差已达到近7万亿元。但与此同时,众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却严重缺乏资金。资金相对过剩,实际上是债务性资金相对过剩;资金相对紧缺,则是资本性资金相对紧缺。在此背景下,运用信贷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一旦投资项目难以竣工,就意味着银行贷款的损失;同时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后,相关企业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一旦经营出现亏损,难以如期偿付本息,银行贷款将随之转化为不良贷款。
偏重信贷型投资,也压抑了金融机构自身的资本性资金增长,给金融机构的运营留下严重隐患。2006年12月,中资商业银行将结束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此后,我国境内的商业银行将严格遵守8%的资本充足率规定。但到2004年底,绝大多数中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仅为5%左右,这意味着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这些商业银行实际上已失去发放贷款的资格。如果中资商业银行要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按照2004年底的贷款余额计算,需要补充资本性资金 8000多亿元;如果再加上2005年预期增加贷款2.5万亿元,需要增加资本性资金2000亿元。这个资本性资金的缺口,总计在1万亿元以上。如果这个缺口不能在今明两年内得到弥补,2007年以后我国境内的贷款市场就将拱手让给外资商业银行,其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