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抗联在东北没有固定的根据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15:2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19
最主要的原因是实力对比差距悬殊,日本人的精锐关东军在东北,基本上你有一定实力后马上就被消灭,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东北抗联,失败就在始终没有建立起根据地。对比关内的八路军取得的发展,东北抗联简直不能比。这里不能不说*的策略实在是高明,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宁可先不去打小日本,也要创建根据地这个眼,建立党的各级基层组织---村委会、区委会、县委会。
例如,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937年10月,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分部队和军政干部在晋察冀临时*的配合下,派出许多支短小精干的队伍,以八路军工作团、地方党工作团的名义,在五台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为了迅速打开局面,他们每到一村,先找村长,限令他召集全村人民开会,由工作团的干部去讲话,宣布成立抗日救国会或战地动员委员会等组织。同时将抗日与减租减息、实行合理负担、增加工资、减少工时、改革村政权等相联系,群众很快被发动起来。在发动群众中,工作团采取“不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一切力量——干部、党员,并且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分子去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并“把在群众中最活动积极与群众有密切联系、群众所真正信赖的分子,召集起来,大批大批的开训练班,在里边大量的个别的发展党员。把党员个别加以初步训练,再派回原地区工作并发展党,工作团亦可在村中直接发展党员”。他们在有党员的地方都建立了党支部,而后党支部立即投入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八路军和地方党组织深深感到,在发动群众中,党支部是重要环节。他们说:“支部是党在群众中的堡垒和群众核心,要选定好的真正*分子发展为党员,协同干部在各种组织,如农会、工会、妇救会、青救会,特别是联庄武装及各种武装中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支部——这是可靠的堡垒。上边领导的有可靠的干部,下边在群众中作为群众核心的有党的支部(哪怕还不大),那我们就可以把上述大刀阔斧、粗枝大叶发动或自发组织起来的武装、群众、政权组织掌握到党的领导下。”党的组织扩大了,群众发动起来了,武装起来了,与八路军共同抗击日军,开展游击战争,到1938年1月,由*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
东北的面积不可谓不大,人口也不可谓不多,杨靖宇的南满、赵尚志的北满,都具备晋察冀山区的条件,可是却都没有发展起真正的抗日根据地,再加上没有积极打击日伪归屯并户,北满抗联内部又不团结,导致抗联在39-40年遭受惨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20
因为抗联的力量比较薄弱。
而东北的日军较多,关东军有100万左右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20
因为东北地广人稀和日本的集团部落制度,人口都分布在交通沿线容易控制
而关内根据地很多都是山高皇帝远的偏远农村,日本人手伸不了那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