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04:0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0:41
工作本身就是幸福,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看,群体生活的人们有五个需求点,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地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可以说,这五点全部都需要工作来实现。
至于如何工作,重点并不是你的工作,而是你的心态,因为21世纪的人才们工作压力都蛮大,同时又焦虑,很多人工作之后根本无暇顾及其他,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下班回家就会吵架,因为他们想要在工作之外获得上面那五点,难怪不幸福。
所以还要从基本开始,你的幸福并非来源于工作,而是你在工作中的心态,以及工作给你的反馈是否能够满足你。
比如我提到的马斯洛需求中最基本的需求,生理需求,我们要工作的基本原因是我们要生存,这就让很多人为了生存选择了不喜欢的工作,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并非不想选择自己喜欢的,而是受限于能力无法选择。
当然不论是否喜欢,工作也会满足社交需求,因为你出门,工作,结实新朋友,参与新社交,这些都可以成为你的乐趣,而社交的幸福来源于别人对你的反馈。
比如你刚到一家公司,你想很快进入这个环境,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你连同事的名字都记不全,何况进入他们的圈子,这种没有反馈的反馈,无法满足你对社交的需求,自然也就不幸福了。
要满足生存和社交,还是要你自己多付出,你不付出,自然不会有回报,你想要满足生存,就需要工作,工作自然会给你反馈,可是人工作不会像机器,还需要社交,可是你从来不主动打招呼,别人自然也懒得理你,没有反馈,也就不幸福了。
在生存和社交之上的地位,自我价值实现这样的需求,同样要在工作中一步一步的走,一点一点的来做,才可以满足,也就是所谓的幸福。
我有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的九零后都喜欢跳槽,当然我自己也是,工资少,干的不爽,同事关系无法挽回等等原因都可能让九零后选择换一个工作,因为九零后更加重视自我满足。
而非父辈只是单纯的满足生存需求,稳定所以宁可少一点是他们的原则,但是他们也幸福,因为他们的要求不同,现在的年轻人对生活的要求更高,对幸福的要求更高,自然就需要不停的改变。
我(九零后)换工作,是因为这里无法满足我,我选择一个可以满足我的地方,尽管多次换工作(尤其是北上广),尽管很焦虑,但是大部分人的工作还是很幸福的,他们的焦虑在于未来,他们有压力但是却又动力。
那么你(我们)的需求是什么呢?毕竟幸福最基本的定义就是满足需求,是工作中的金钱反馈,还是基本的社交,还是同事的尊重?这些都是需要你努力赚来的,同时也是容易满足的,毕竟,心态最重要了。
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0:41
马云曾经说过,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1、钱,没给到位;2、心,委屈了!
其实我们上班也就关心这两点,能不能赚到钱,是不是干的开心。但是日复一日的工作,如何才能使我们感觉到更幸福而不是枯燥无聊呢?
我们大多数人平时都是不记账的,但其实你买任何东西都会在自己心里有一个账户。当你的支出小于你的收入时,你就会觉得幸福!
就好像如今的网上支付,我们每次出去买东西都是扫码支付,这是你只是会简单的考虑下就会买。如果是拿现金你就会犹豫再三,这东西是不是有点贵,我到底买不买呢?两者都是花同样的钱,但是后者就让我们更痛苦一点。
为什么呢?因为前者将每一次消费的痛苦感集中到我们每个月对账、还款时,平时消费留下更多的是我们购物的愉悦。而后者则是每次都痛苦,将购物的愉悦感替代,到了月末没钱时还是要痛苦!
那么我们的工作其实也差不多!
我们每一天都在辛辛苦苦的工作,但是薪水每个月却只有那么一次!虽然这个是我们一整个月的劳动成果,但这三十天的痛苦,完全将领薪水的愉悦给冲的烟消云散。我们自己内心深处也会有一种我们干了活却没有立马收到钱的隔离感,感觉自己干的是假工作!
那么我们能如何办呢?
我们的首富王健林就曾教过我们办法:“先定个小目标,挣他一个亿!”
其实也就是将我们的工作模块化、项目化。我们可以定下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然后每次努力去完成每个小目标,实现了一个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此时我们就会有完成目标的舒畅,也会有拿到奖励的愉悦!
这个就是利用了人的不理性行为,俗称科学鸡汤。这样就能让我们每天的工作,不在那么糟糕,能够有更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