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09:4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1:20
勾芡的学术概念是:借助淀粉在遇热糊化的情况下,具有吸水、粘附及光滑润洁的特点。在菜肴接近成熟时,将调好的粉汁淋入锅内,使卤汁稠浓,增加卤汁对原料的附着力,从而使菜肴汤汁的粉性和浓度增加,改善菜肴的色泽和味道。 勾芡用的淀粉,又叫团粉,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糖聚合物。烹调用的淀粉,主要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藕淀粉等。淀粉不溶于水,在和水加热至60C时,则糊化成胶体溶液。勾芡就是利用淀粉这种特性。 绿豆淀粉是最佳的淀粉,一般很少使用。它是由绿豆水涨磨碎,沉淀而成,它的特点是粘性足,吸水性小,色洁白而有光泽。 马铃薯淀粉是目前家庭一般常用的淀粉,是由马铃薯磨碎,揉洗、沉淀制成的,特点是粘性足,质地细腻,色洁白,光泽优于绿豆淀粉,但吸水性差。 小麦淀粉是麦麸洗面筋后沉淀而成或用面粉制成,特点是色白,但光泽较差,质量不如马铃薯粉,勾芡后易沉淀。 甘薯淀粉特点是吸水能力强,但粘性较差,无光泽,色暗红带黑,由鲜薯磨碎,揉洗,沉淀而成。 此外还有玉米淀粉,菱、藕淀粉,荸荠淀粉等。 勾芡是否适当,对菜肴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勾芡是烹调的基本功之一。勾芡多用于熘、滑、炒等烹调技法。这些烹调法的共同点是旺火速成,有这种方法烹调的菜肴,基本上不带汤。但由于烹调时加入某些调料和原料本身出水,使菜看中汤汁增多,通过勾芡,使汁液浓稠并附于原料表面,从而达到菜肴光泽、滑润、柔嫩和鲜美的风味。 勾芡一般用两种类型。一种是淀粉汁加调味品,俗称“对汁”,多用于火力旺,速度快的熘、爆等方法烹调的菜肴。一种是单纯的淀粉汁,又叫“湿淀粉”,多用于一般的炒菜。浇汁也是勾芡的一种,又称为薄芡、琉璃芡,多用于煨、烧、扒及汤菜。根据烹调方法及菜肴特色,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芡汁用法: 1.包芡 一般用于爆炒方法烹调的菜肴。粉汁最稠,目的是使芡汁全包到原料上,如鱼香肉丝、炒腰花等都是用包芡,吃完菜后,盘底基本不留卤汁。 2.糊交 一般用于熘、滑、焖、烩方法烹制的菜肴。粉汁比包芡稀,用处是把菜肴的汤汁变成糊状,达到汤菜融合,口味滑柔,如:糖醋排骨等。 3.流芡 粉汁较稀,一般用于大型或整体的菜肴,其作用是增加菜肴的滋味和光泽。一般是在菜肴装盘后,再将锅中卤汁加热勾芡,然后浇在菜肴上,一部分沾在菜上,一部分呈琉璃状态,食后盘内可剩余部分汁液。 4.奶汤芡 是芡汁中最稀的,又称薄芡。一般用于烩烧的菜肴,如:麻辣豆腐、虾仁锅巴等。目的是使菜肴汤汁加浓一点而达到色美味鲜的要求。 要勾好芡,需掌握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掌握好勾芡时间,一般应在菜肴九成熟时进行,过早勾芡会使卤汁发焦,过迟勾芡易使菜受热时间长,失去脆、嫩的口味; 二是勾芡的菜肴用油不能太多,否则卤汁不易粘在原料上,不能达到增鲜、美形的目的; 三是菜肴汤汁要适当,汤汁过多或过少,会造成芡汁的过稀或过稠,从而影响菜肴的质量; 四是用单纯粉汁勾芡时,必须先将菜肴的口味,色泽调好,然后再淋入湿淀粉勾芡,才能保证菜肴的味美色艳。 淀粉吸湿性强,还有吸收异味的特点,因此应注意保管,应防潮、防霉、防异味。一般以室温15C和湿度低于70%的条件下为宜。 烹调中还有明油芡的要求,即在菜肴成熟时勾好芡以后,再淋入各种不同的调味油,使之溶合于芡内或附着于芡上。对菜肴起增香、提鲜、上色、发亮作用。使用时两者要结合好,要根据菜肴的口味和色泽要求,淋入不同颜色的食用油,如:鸡油(*)、辣椒油(红色)、番茄油、香油、花椒油等。 淋油时要注意,一定要在芡熟后淋入,才能使芡亮油明。一次加油不能过多过急,否则会出现泌油现象。由于烹调方法不同,加油的方法也不同。一般熘、炒菜肴,多在成熟后边颠勺边淋入明油。干烧菜,菜是在出勺后,将勺内余汁调入油泻开,浇淋于菜肴上面。明油加入芡汁后,搅动颠翻不可太快,避免油芡分离。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1:20
找到了一篇关于勾芡的文章 菜肴勾芡技法谈 菜肴勾芡种类技法详细介绍 http://www.gongchu.com/article/200807/1127.html 内容如下: 勾芡也叫“着腻”、“着芡”,就是在菜肴将近成熟时,把调好的芡汁浇或泼在菜肴中,这是烹调菜肴时的一道重要工序。通过勾芡能使菜肴外观色泽光洁,滋味醇厚,质地润滑脆嫩。 1、作用 菜肴在烹调加热的过程中,可溢出水分和营养成分,融合了调味品而成为滋味鲜美的汤汁,通过勾芡,就可使这些汤汁依附在菜肴原料上,将原料和汤汁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汤汁浓稠、汤菜融合的佳肴。当然,在不同的烹调方法中,芡还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勾芡后使汤汁更稠厚,能突出菜肴的主料。 芡汁包裹在原料的表面,使汤汁不至于渗透进原料之中,还能保持原料外香脆、内鲜嫩的特点。 芡的主要原料——淀粉中含有谷胱甘肽,又起到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所以勾芡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芡汁粘裹在原料表面,使菜肴颜色光润不致干瘪。 由于芡汁的包裹,能减慢菜肴表面的热量散发,起到保温的作用。 2、原料 芡汁的主要原料就是淀粉、水和调味料。淀粉的种类较多,各自的性质也有较大差异。 淀粉在烹调中通常叫做生粉。 绿豆粉:颜色洁白,勾芡后微显青绿色,有光泽,黏性足,并有一定的吸水性。以此芡汁作原料,可使菜肴汤汁均匀,是极好的芡汁原料。 土豆粉:在烹调中最常用到,其吸水性、粘性和色泽与绿豆粉相似,而质地和光泽比绿豆粉还要好,也是一种很好的芡汁原料。 玉米(淀)粉:颜色淡黄,有光泽,粘性足,吸水性也很强。 番薯粉(地瓜粉):色泽暗红透黑,粘性足,但无光泽,质量较差。 此外还有菱角淀粉、藕粉等,但应用较少。 3、种类 按颜色分,可分为红、黄、青、白、清、黑六种。不同颜色的芡汁,应用于不同颜色的菜肴,使其色彩和谐悦目,引人食欲。. A.红芡 按其红色的差别,又可分为大红芡、浅红芡、嫣红芡和紫红芡等。 大红芡:在芡汁中加入茄汁、果汁,适用于“果汁猪扒”等菜肴,红芡则可用于烹调“圆蹄扒鸭”等菜式。 浅红芡:以火腿汁为主,加入芡汤及蚝油、酱油等调料调制而成,一般用于“腿汁扒菜胆”等菜。 紫红芡:将糖醋以1:1的比例和匀芡汤调制而成,适用于“姜芽鸭片”等。 嫣红芡:将糖醋分量减少,调入芡汤中加芡粉制成,适用于“姜芽肾片”等。 B.黄芡 黄芡也可以分为金黄芡和浅黄芡等。 金黄芡:在芡汤中加入芡粉、老抽酱油调制而成,适用于“油爆鱿鱼”及翅、鲍等菜式的烹制。 浅黄芡:芡汁中加入咖喱,适用于“咖喱牛肉”等。 C.青芡 将蔬菜捣烂后挤汁,加进芡汤中调成,可用于“菠汁鱼球”一类菜肴。 D.白芡 白芡也可分为奶汁芡、蟹汁芡和白汁芡。 奶汁芡:即在芡汁中加进鲜奶,适用于“奶油鸡”等。 蟹汁芡:将蟹肉放芡汁中,加蛋白拌均匀,适用于“蟹汁鲈鱼”等。 白汁芡:现将蟹肉弄碎,再放芡汁中加蛋白拌匀,适用于“白汁虾脯”等。 E.清芡 即不加入有色的调味料,纯以本身清澈的芡汤勾芡。适用于“清蒸鱼”等。 F.黑芡 在芡汤中加进酱油、豉汁等调料,适用于“豉汁鸡球”等。 按是否加调味品来划分,可将芡汁分为: 加调味品的兑汁芡 由于多在碗中兑汁,故亦称碗汁,适用于熘、爆、炒等旺火速成的烹调方法。因为快速烹调不易调准口味,芡汁中调味品所起作用极大。当然,对于慢速烹制成的菜肴,也有通过勾兑汁芡调味的,就要依据各地的烹饪习惯。因为兑汁中的调味料可有多种颜色,所以也可以用于菜肴调色。 不加调味品的水粉芡 较适合于以中小火慢慢制成的烧、扒、烩等烹调方法。因为这些烹调方法能够较好地进入原料内部,勾水粉芡就是为了让汤汁变黏变稠。 按芡汁的浓稠程度划分,则分为厚芡与薄芡:. 厚芡即浓芡,又名抱芡,因为浓稠,能裹住菜肴,所以在吃完菜后,盘内应基本无剩芡。按运用方式又可分为: 包芡:浓度较稠,芡汁能包裹住原料,主要适用于爆、熘、炒等菜,例如“火爆鱿鱼卷”。 流芡:浓度略稀,能够让汤、菜融合,主要用于烩、烧、扒等烹调方式,例如“三丝烩蛋”。 薄芡:浓度较低,按运用方式也可以分为: 琉璃芡:芡汁成琉璃状,粘连在菜肴上,使菜肴光泽明亮,例如“八宝酿冬瓜”。 奶芡汁:又叫米汤芡,浓度较薄,具有主料突出、口味略浓的特点,例如“奶汤白菜”。 4、方法 对于不同的菜肴不同的芡,勾芡的方法也有不少,常用的方法有: A.淋 在菜肴即将成熟时,一面将芡汁缓缓淋进炒勺内,一面不停地将勺晃动,以使芡汁与菜肴的汤汁调匀,均匀地包裹在原料上,主要用于扒、烧等烹调方法,例如“香菇烧鲫鱼”。 B.拌 就是在锅内菜肴接近成熟时,将兑好的碗汁倒进锅内,经过翻炒拌匀,使芡汁挂在原料表面上。或先将已兑好的芡汁倒进锅中炒熟,再将过完油将熟的原料倒进勺内翻炒均匀,也属于勾芡中的“拌”法,也叫“卧汁”。拌多用于炒、爆、熘等烹调方法,故大都用兑汁芡,例如”糖醋里脊“。 C.浇 在菜肴成熟后,另用锅将芡汁调匀(有时也加上菜肴的原汁),迅速浇在已经成熟的菜肴上。这种芡通常用于大块原料的烹调以及扒、炸等烹调方法,例如“柠汁珊瑚鱼”。 在勾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几点 首先,要灵活运用火候,如勾芡过早,则原料可能熟得不透彻;勾芡过迟,又会使菜肴过熟甚至焦糊,影响口味。特别对于拌、淋法勾芡,一定要在原料将熟的时候进行。 其次,为了确保菜肴色、香、味俱佳,特别是对于质地脆嫩的菜肴,菜品汤汁与所用芡汁的数量都要适当。汤汁过多则水分太多,使滋味不够,且大量汤汁浸泡菜肴,也会影响其脆嫩口感。汤汁过少又会使菜肴芡汁勾得不均匀。 再次,烹制菜肴是不可放太多的油,否则使菜肴原料的表面过于滑腻,芡汁容易滑下原料表面,影响勾芡的效果。 最后,还要在勾芡前先确定菜肴的口味和色彩,因为勾芡之后一般都不在调味。. 很多菜肴在烹制后期需要勾芡,但也有不少是不宜勾芡的; 1.味清爽的菜肴,如炒韭菜、蒜苗、绿豆芽等,芡汁会使其口感黏而不爽,而且味道过浓。 2.烹制时间较长,使调料能充分渗进原料中,汤汁也被蒸发的,则不需勾芡,如“干煸牛肉丝”等。 3.蜜汁菜类也不宜勾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