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14: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4:36
摘要。根据这几个法律条文的规定,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它的具体条件包括以下四种情形,一是:民事主体在因重大误解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二是:因被欺诈而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三是:因被胁迫而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四是:因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力等情形下,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1民法典所提的撤销二字是什么意思您好,我是百度咨询的合作律师,已经收到您的问题了,目前咨询的人比较多哈~请稍等2分钟的哦,亲亲,正在帮您解决问题。《民法典》的第一百四十七条到一百五十一条,对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根据这几个法律条文的规定,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它的具体条件包括以下四种情形,一是:民事主体在因重大误解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二是:因被欺诈而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三是:因被胁迫而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四是:因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力等情形下,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具有上述四种情形当中的一种的,《民法典》赋予受损害方可以撤销的权利。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必定是当事人要做的这个事情,并不是他自己真实想要做的,而可能因为误解的,被欺骗的,被*的,或者是当时无法正确判断的情况下而做出来的。是否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在这四种情形中,第一种是重大误解引起的可撤销行为。这种情况下,是当事人主观上疏忽大意,或者理解能力水平的*导致对行为标的的比如价格、功能等等重要的因素产生严重的误解、误会,在这种前提下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后面的三种,则是当事人客观上受到行为相对方的欺骗、*迫、误导、或者因为对方乘人之危,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这四种情况下,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都不是自己的真实意愿,因此,《民法典》赋予当事人可以撤销自己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权利。亲亲,这个就是属于民法典说的撤销的哦!弘扬社会正义,彰显法律价值,维护个人尊严,很高兴能为您服务,有问题再来平台咨询哦~祝您一切顺利!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