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是谁最早开始甲骨文研究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12:5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3:29
发现甲骨文的地点
甲骨文最早被发现於今河南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 这里是商代后期的国都,称为「殷」,《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用 《竹书纪年》的记载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 不迁都。」,所以商代又称为「殷商」。 2.甲骨文的发现 在甲骨文被当成文字来研究之前,住在小屯村附近的农民,经常在 犛田时掘龟甲片、牛骨片,他们都以为这是可以当作中药用的「龙 骨」,便拿到药铺去卖,而有些不适合作药材的甲骨,就当成肥料 ,或拿去填井,现在我们无法估计到底有多少甲骨片就这样被毁掉 了。 3.甲骨文的研究 一、王懿荣 认识和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是清代光绪年间的金石学家王懿荣,他 前后共收了大约一千五百多片的甲骨,可惜尚未来得及作深入研究 ,就遇到西元一九OO年的「八国联军」,身为清朝的大臣,面对 国家受到无情的摧残,因而悲愤投井自杀。到了一九O二年,王懿 荣的长子王翰甫将父亲收藏的甲骨片全部转售给刘鹗。 二、刘鹗等人 刘鹗本人原来便收藏了不少甲骨片,一九O三年他将所有的五千余 片甲骨片选出一千零五十八片,编成了《铁云藏龟》一书,这是有 关甲骨文的第一本专著。后来投入甲骨文研究的著名学者有罗振玉 、董作宾、商承祚、容庚、郭沫若……等人,使甲骨文成为一门有 系统的学科。
【甲骨文的名称】
甲骨文是商代晚期诸王卜问吉凶的文字。由於这种文字是 刻在甲骨上的,所以便叫做「甲骨文」。「甲」是指龟甲,一般是将 文字刻在腹甲的部分,因为背甲较不易刻上文字;「骨」 是指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这种在甲骨、龟甲上面刻 写的文字便称为「甲骨文」或「龟甲文字」。
【甲骨文的别名】
1.贞卜文字 因为它是记载占卜、吉凶、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所以也称为「贞卜文 字」。 2.殷墟文字 因为这些刻写文字的甲骨,是在殷墟(今河南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 发现的,因此又称为「殷墟文字」。
【使用甲骨文的朝代】
根据近年来的考古资料证明,不仅商代有甲骨文,在西周、春秋时 代也有甲骨文,由此可见甲骨文是上古时代通行的文字,并非只有 商代人使用。
【1.占卜的过程】
在殷商时代,专门为国君占卜的官吏称为「贞人」,由於殷商己经是 农业主会,对於上帝、地只、和祖先格外尊重,每当国君决定*时 ,一定要占卜询问天意,贞人便负责这项工作。 占卜时,贞人先将国君所要问的事刻在龟甲或牛骨上,然后用一种经 过加热的金属器在甲骨上的凹槽处灼烤,如此一来,甲骨片的另一面 便会出现裂纹,於是贞人根据裂纹的样式来判断吉凶。 【2.占卜的内容】 我们通常称这些刻在甲骨上问吉凶的文句为「卜辞」;卜辞的内容有: 一旬(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降临?农作物是否能丰收?打仗是否会 胜利?老天爷是否会下雨?生病何时能痊愈?……等,由卜辞的内容可 以知道,商代的国君是非常迷信的。
【甲骨文的书法风格】
甲骨文书法最大的特色是它的章法布局,每一行中的字有大有小,行 与行之间的字参差错落,显出整体的美感(见图a4 )。 随著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变迁,甲骨文的书法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学术界对甲骨文的断代争议颇大,在此采用董作宾先生的说法,将甲 骨文的书法风格变化分为五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3:29
1899年,一场考古学、古文字学的“大地震”,使得全球文化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中国的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成堆的龟壳和牛肩胛骨上刻着一行行古怪的文字。无言讲述着消亡太久的历史故事……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叫“卜辞文字”,“契文”或“殷墟文字”。内容多为占卜的记录,为公元前十四世纪到十一世纪,即商代后半盘庚迁殷到帝辛灭亡时期八世十二王273年间的文字。清末年被河南安阳小屯村农民在耕田挖沟时掘出。光绪二十五年时由古董商人携至京城,由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判定为殷商遗物。并审定为最早的古文字。甲骨文自从1899年开始发现,迄今已达百年有余的历史,到底是什么人首先认识和搜集的,学术界公认是来自山东福山人王懿荣。山东烟台王懿荣纪念馆馆长吕伟达在其主编的《甲骨文之父?王懿荣》一文中,对殷墟卜辞出土,发现及王懿荣殉难后,甲骨文被后来者继承等一系列问题作过详实的交代。著名甲骨学宗师胡厚宣生前在其《再论甲骨文发现问题》论著中引用大量的事实依据和详细材料,实事求是对王懿荣首先发现甲骨文,作了盖棺定论性总结:“在甲骨文发展近百年的今天,我们仍可以说:殷墟甲骨文是在1899年,也就是清朝光绪二十五年已亥,由山东福山人,名叫王懿荣的,首先认识并加以搜购的。与王懿荣同时辩别搜集甲骨的,还有天津的孟定生和王襄”。
1910年罗振玉在其《殷商贞卜文字考》自序说:“光绪已亥(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予闻河南之汤阳发现古龟甲兽骨,其上皆有刻辞,为福山王文敏公所得,恨不得遽见也。
1917年王国维在他代替姬佛陀所作《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序说:“光绪戊 戌己亥,洹曲厓岸,为水所池啮,土人得龟甲牛骨,上有古文字,估客携至京师,为福山王文敏公懿荣所得”。
1923年,有容庚《甲骨文字之发现及其考释》一文刊(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一卷第四号)说:“甲骨文字发见於河南安阳县城西北五里之小屯中,东西北三面,洹水环焉,殆《史记?羽本记》所谓‘洹水南殷墟上’彰德府志所谓‘河亶甲城’者是也.……清光绪二十五年(*纪元前十三年)始出见於世.
其文字刻於龟甲兽骨上,估客携至京师,售於王懿荣。”综上所述;王懿荣为首先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已举世公认。
王懿荣在《尚书?多士》篇中就读到“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但在春秋末期,孔子在谈到古代的礼制时,就发出了“殷礼不足征”,文献不足的感叹。那么殷代的典册是什么样?它们都到哪里去了?王懿荣带着这样疑问,对所搜集到的甲骨进行研究。很快就确定甲骨上所刻的确实是文字,是商代用来占卜的卜骨,是商代的档案,也就是殷商人的典册。王懿荣身后的甲骨文大部分转入了刘鹗之手。刘鹗(1857-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人。曾以所著《老残游记》而闻名于世。刘鹗精算学,水利,善医术,曾在上海行医。后弃医经商,但尽蚀其本,乃投效于金石学家吴大澄门下。光绪十四年(1888)黄河在郑州决口。刘鹗以治河有功,而声誉大起。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时候,他正在北京候补知府。因为是吴大澄的学生,涉猎了金石学,所以与王懿荣的关系也极为密切,成为至交密友。王懿荣还没有来得及对所搜集的甲骨文资料进行总结,著书立说,便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为国殉难了。当时王家把王懿荣生前收藏的甲骨文,大部分转让给了刘鹗。
刘鹗自己也大量收集甲骨文。一是委托一位商人奔走在昔日的“齐鲁赵魏之乡”用了约一年的时间,收集到约三千片,加上其儿子到河南收购甲骨,共计五千片。甲骨文的确定,震惊了国内外学术界。它不仅给中国的历史学,古文字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而且在考古学,古代科学技术,金石书法艺术的研究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王懿荣不仅是确认甲骨文的第一人,也是开创我国甲骨文研究历史的先驱。王懿荣这个名字,永远值得纪念!是他慧眼识珠才有甲骨文重见天日。尽管王懿荣身前没有对所发现和收购甲骨卜辞留下理论言辞。但历史是忠实的裁判,会记录下这位功臣的足迹 。
甲骨文的发现奠定了王懿荣为甲骨文之父的历史地位。
谁最先发现甲骨文
“甲骨文之父”
1899年秋天,清代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犯疟疾,请太医诊治,太医给他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药是“龙骨”。王懿荣马上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购药。药拿回家后,王懿荣无意间发现上面刻有非常古朴的文字,禁不住大吃一惊。王懿荣对金石学颇有造诣,经过认真研究,他初步断定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商代的文字。
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因这一纯属偶然的机会重见天日,王懿荣也因此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另一个版本
但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先登认为,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并非现在广为人知的山东人王懿荣,而是天津人王襄(1876年-1965年)。
李先登说:“我于1961年从北大毕业后到天津艺术博物馆工作,认识了天津市文史馆馆长、著名的甲骨文专家王襄先生。王襄先生多次向我详细介绍殷墟甲骨文最初发现以及他和孟广慧(1867年-1939年)先生收藏和研究殷墟甲骨文的经过,并一再说解放后出现的王懿荣发疟疾时发现甲骨文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李先登根据王襄的记述向人们展示了这些甲骨被发现及收藏的另一个传奇版本:
在1898年以前,安阳小屯村农民在收花生时,偶然捡到一些甲骨,但大家都未意识到其珍贵价值。直到1898年,潍县古董商范寿轩在天津出售文物时,他告诉王襄,在河南出土了一些带字的古版。当时,正巧著名书法家孟广慧也在场,孟广慧判定这些“古版”可能是古代的简策,遂敦促范寿轩前往收购。第二年(1899年)秋,范寿轩从小屯村买回了一批甲骨带到天津。孟广慧和王襄轻轻地拂去上面的灰尘,看到了甲骨上面的文字,惊叹不已,顿觉这些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来历非同寻常。但二人当时都不富裕,只能以甲骨上每个字一两银子的价格,小的则按块儿各收购了一些,其余甲骨,由范寿轩带到北京,卖给了王懿荣。
后来,王襄开始了甲骨文研究,并著有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字典及《室殷契征征文》等专著,而孟广慧和王懿荣没有留下这方面的著作。李先登认为,王襄不仅认出了且系统地研究了甲骨文,“理应成为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
学术界早有争论
实际上,围绕着何时、谁最早发现甲骨文以及何人将其断定为商代遗物,学界早有争论。关于甲骨文发现的年代,归纳起来至少有1894年、1898年、1899年、1898年-1899年之间、1900年等几种说法。关于甲骨文发现者,大家提到的有王懿荣、王襄、孟定生、刘鹗、端方、胡石查等人。但是,学者们经过论证,最终认为,发现时间是1898年或1899年,发现人为王襄或王懿荣比较可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3:30
第一位真正对甲骨文进行研究的学者是孙诒让(1848-1908)。孙诒让,字仲容,一名征君,浙江瑞安人,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古文字学家,着有《周礼正义》, 是《周礼》集大成的著作。1904年,孙诒让根据刘鹗的《铁云藏龟》作了《契文举例》,是第一本研究甲骨文的书籍,并试着从甲骨文探讨商代的制度,虽然书中论点诸多错误,但开创了甲骨学研究的先声,披荆斩棘之功是无法磨灭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3:31
第一位真正对甲骨文进行研究的学者是孙诒让(1848-1908)。孙诒让,字仲容,一名征君,浙江瑞安人,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古文字学家,着有《周礼正义》, 是《周礼》集大成的著作。1904年,孙诒让根据刘鹗的《铁云藏龟》作了《契文举例》,是第一本研究甲骨文的书籍,并试着从甲骨文探讨商代的制度,虽然书中论点诸多错误,但开创了甲骨学研究的先声,披荆斩棘之功是无法磨灭的。
但是郭沫若是中国暂时最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