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与王阳明的思想不同之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22:0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10-08 08:55
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差异:
1、关于本体论:王阳明相对于陆九渊更加坚持心本体论,对朱熹哲学进行了系统的改造和批判;
2、关于修养轮:王阳明的修养论比陆九渊的更加系统化和完善化;
3、关于格物:陆九渊强调明心为主,提出心即理, 王阳明提出把物解释为事,格物变为格事,进而提出其格心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8 22:48
朱熹与王守仁(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曾师从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再传弟子罗从彦。朱熹天资聪颖,自幼接受儒学教育与理学启蒙,奠定了学术和思想基础。朱熹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他的理学思想直接继承了二程(特别是程颐)的学术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
(一)“理”与“气”
A、“理”:即规律,精神。
B、“气”:即物质,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理是不能脱离气而存在的。
C、从根本上说,“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理”是纯美的,所以说他是唯心主义。
朱熹认为万物的最初本源首先是理(道德、真理、道理、规律),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社会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理是生存万物的依据,也是一个生存的法则。
(二)“性即理”
朱熹认为,理表现在人身上称为性,性与理是一个东西,即“性即理”。可见他是以性为善的。他认为“一理”就是“万理”。
(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天地之性”是纯善的。“气质之性”是有善有恶的,恶的表现都是气的关系。他认为生物的本性上来讲,它是纯善的。理论上说人性应该是纯善的,但是具体的有肉之躯的人是有善有恶的。
(四)“存天理,去人欲”
“存天理,去人欲”即“变化气质”之情。他强调“先天性”,“必要性”,他认为要想超过禽兽必须进行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目前,道德教育只是宣传,他认变道德教育应先是他律,然后再是自律。
(五)“读书穷理”
“读书穷理”即只重视知,不重视行。
朱熹认为读儒家经书,不必联系实际,不必联系思想,学习具体任务,通过自我反思就行了。他认为小学学事主要是:洒扫(劳动),应对进退之节。大学穷理。
二、王守仁(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他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王守仁--明代中期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一位理学家,其理学思想继承了南宋理学家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并加以发展,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说,这种学说也成为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他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王守仁认为知理存在于人的心中,朱熹则认为存在于万物之中。他认为“格物穷理”――即通过事物的研究来弄清理,他认为,天下本无物可格,一切的知和理均在心中,他继承发展了陆九渊的思想,被称为“陆王学”。
(一)“心即理”――他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权威,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他并不认为万事之中存在理,他认为“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王守仁不谈性,只谈理;不像朱熹谈理与性。
(二)“致良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像上了一层灰尘。致良知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三)“知行合一”的思想――他认为知的过程就是行的过程,知行不能脱节,知行是一个过程,他认为行的开始就是知。这与朱熹是恰恰相反的。
(四)他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王守仁强调顿悟,他做的是减法,良知本来就存在。(1、内省:淡化了读书的作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造成了理论上的空疏。2、事上磨练。即在行动中学习。他认为一切学习都是在行动中进行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8 22:48
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山鼻祖,而后来的王阳明将心学发扬光大。但从百度百科里的叙述来看,王阳明认为陆九渊并没有和格物致知的说法(这一说法来自程朱理学)作完全切割。
以下转自百度百科: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陆九渊从“心即理”说出发,认为格物的下手处,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并不满意陆九渊的解释,他说:陆象山之学,“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语,虽亦未免沿袭之累”。
正如陆九渊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则明“天理”。故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8 22:49
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学说,并把他发展成为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