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20: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01:07
中国境内由于古生代后期的褶皱运动和地壳上升,使得秦岭—昆仑以北的广大地区,除南祁连山个别地区外,海水基本上全部退出,三叠纪时处于*状态;*、滇西、川西、青海一带继续为一大海槽;华南地区三叠纪时还有较为广泛的海侵,从而构成“南海北陆”的状态。因而中国的三叠系在北方基本上全为陆地,南方则广泛发育海相地层。
(一)华南区
我国南方,三叠系下统及中统普遍为海相地层;上统为海陆交互相或陆相地层,少数地区发育有纯海相地层。其中以贵州、四川、云南及广西的三叠系分布最广最完善,化石丰富,研究也较详细。
1.贵州西南部三叠纪地层剖面
黔西南一带的三叠系厚达3600m以上,三统齐全,化石丰富。为华南三叠系划分和对比的典型地区。
黔西南下三叠统下部为飞仙关组,含有双壳类、菊石动物群:Claraia wangi(王氏克氏蛤)、Ophiceras(蛇菊石)、Eumorphotis multiformis(多饰正海扇)等生物,岩性以紫红色泥岩、砂质页岩为主,属炎热干燥气候条件下的滨浅海相沉积。下统上部为永宁镇组,含Tirolites spinosus(刺提罗菊石)、Pteria cf.murchisoni(莫氏翼蛤相似种)、Entolium discites microtis(小耳光海扇)等,此3种化石常见下三叠统的上部,岩性以灰岩、泥灰岩及杂色页岩为主,属浅海相沉积。
中三叠统下部为关岭组,化石少,含Myophoria goldfussi(葛氏褶翅蛤)、Asoella illyrica(琴氏麻生海扇)等;岩性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不纯的蠕虫状灰岩,属干旱气候下的咸化海沉积。中统上部为法郎组,含Halobia comatoides(类细线海燕蛤)、Daonella indica(印度鱼鳞蛤)、Protrachyceras deprati(德氏前粗菊石)等生物,岩性则下段为灰岩,说明又转为正常浅海沉积;上段为砂页岩、泥岩,表明海水变浅,为滨、浅海沉积。
上三叠统下部为把南组含Myophoria kueiohouensis(贵州褶翅蛤)等;岩性主要为砂页岩夹煤线,表明海水继续变浅,为滨、浅海至海陆交互相沉积。上统中部称火把冲组,为海陆交互相的砂页岩夹煤层,含 Burmesia lirata(斜脊缅甸蛤),Yunnanophorus(云南蛤)、Myophoria napengensis(那本褶翅蛤)等双壳类化石。上统上部二桥组为陆相的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为主,夹泥页岩及煤线,含 Dictyophyllum(网叶蕨)、Clathropteris(格子蕨)等植物群。
黔西南三叠系剖面,清楚地表明下三叠统为滨浅海至浅海沉积,中三叠统下部为咸化海沉积,上部为正常海沉积,上三叠统为极浅海相、海陆交互相至陆相沉积,组成海退系列,三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2.岩相变化和古地理
华南地区的三叠系以江南古陆为界,大致可以分为3个相区:扬子区,东南区和右江区(图9-4,图9-5)。
扬子区 位于江南古陆以西,岩相变化显著。
早三叠世早期扬子海区呈现出一幅地形西高东低,海水西浅东深的面貌,碎屑物供给来源主要是西边的康滇古陆。早三叠世晚期,整个扬子海为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较咸化沉积。下扬子地区,相当下统上部地层以薄层灰岩夹页岩为主(青龙群上部),属浅海相沉积。
中三叠世时,扬子海盆受印支运动的影响逐渐上升收缩,东边江南古陆以东的东南区发生了较普遍的海退,并逐渐上升与江南古陆连成一片,海流受到阻隔,不易进入扬子海盆,使得扬子海盆逐渐成为一个半封闭的咸化海盆。
晚三叠世时,扬子海盆继续海退,仅南端及川西北、川西一带有沉积。早期黔中南、滇东北地区主要为砂页岩相,晚期海水退出上扬子盆地,均为陆相含煤沉积。下扬子地区晚三叠世继续沉积暗紫色砂页岩并夹煤层,与上扬子盆地相似,由海陆交互相沉积过渡到陆相沉积。
综上所述,扬子区于早三叠世及中三叠世早期为一半封闭的咸化海盆,并有明显的岩相分异。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扬子区受印支运动影响,川中及黔北隆起,龙门山轻度上升,仅龙门山前及滇、黔、桂残留两个小型海湾,海水逐渐退出本区,并形成陆相沉积盆地。
图9-4 中国三叠系柱状剖面对比图
(转引自刘本培等,1996,有修改)
1—绿豆岩;2—盐溶角砾岩
图9-5 华南地区三叠纪沉积示意图
(转引自刘本培等,1996)
a—早、中三叠世;b—晚三叠世
东南区 位于江南古陆以东,三叠纪地层一般发育不全。
早三叠世沉积分异明显,相变较大,湘中一带为浅海灰岩相,与川东鄂西相似;向东至江西、粤北、湘南及闽西南等地,下三叠统以砂页岩为主,有时夹薄层灰岩,属滨浅海相沉积,表明东部地势渐高,并存在一些海湾和古陆剥蚀区,碎屑物质来自于东边的古陆剥蚀区。中三叠世至晚三叠世受印支运动影响,古地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江南古陆为主体的湘黔桂高地形成,海水仅在*的东南形成内陆海湾。因此,中三叠世仅江西等个别地区有红色碎屑岩沉积。晚三叠世东南地区刚发育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其生物区系为环太平洋型。
右江区 扬子海盆以南,桂西右江地区。
早三叠世为碎屑岩相,局部有碳酸盐岩组合,中三叠世发育类复理石式沉积,代表陆缘浅海至半深海区沉积,晚三叠世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和陆相红层,代表滨、浅海和*环境的沉积。本区总的特点是:厚度大,最厚超过10000m,含类复理石沉积,生物以菊石为主,地壳活动性较大,整个三叠纪都有中基性至中酸性的火山活动。
综上所述,华南海区由于江南古陆的阻隔,以及海底地形的起伏,又可分为扬子区、东南区和右江区。扬子海盆的三叠系发育,岩相变化复杂且有规律;东南内陆海湾的三叠系岩性单一,且多缺失;右江边缘海较活动,具类复理石沉积。华南海区自中三叠世起,地壳运动趋于活跃,东南区大部上升为陆,普遍缺失沉积,扬子区则形成一闭塞的咸化海盆地。晚三叠世海退继续,华南海区逐步上升为陆,秦岭海槽东段也同时封闭,使华南*与中国北方*连成了一体(图9-6)。这一阶段的地壳运动在中南半岛最为显著,并主要表现为褶皱运动,故一般被称做印支运动。
(二)中国北部
昆仑—秦岭以北的中国北部,三叠纪处于*状态,华北和西北地区广布着一些彼此隔离的内陆盆地,其中主要的有鄂尔多斯盆地、沁水、宁武盆地、准噶尔盆地及吐鲁番盆地,除南祁连山和东北地区的挠力河一带出露海相三叠系外,全为陆相沉积。
1.鄂尔多斯盆地的三叠系
中国北部三叠系可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代表。其下统主要为红色砂泥岩夹薄层泥灰岩,含Pleuromeia(肋木)等植物化石,主要为干燥气候下的河湖相沉积,并有短暂海侵,在陕西渭北岐山至铜川间出现少量海相夹层,含Eumorphotis multiformis(多饰正海扇)等海相化石;中三叠统下部(二马营组)主要为紫红色泥岩和长石砂岩,泥岩中富含钙质及石膏结核,上部(铜川组)主要为暗色砂岩及黑色页岩,均属河流及湖泊沉积,早期气候干燥,含Sinokannemeyeria(中国肯氏兽)动物群,晚期气候转为潮湿,含植物化石等;上三叠统(延长组)底部具交错层发育的长石砂岩,中下部灰绿色砂页岩所含植物化石被称之为延长植物群。
2.岩相变化和古地理
三叠纪时,中国北部大都处于*环境,*内部发育了彼此隔离的内陆盆地,具陆相的河湖沉积。仅西北地区的南祁连山和东北地区的挠力河一带具海相的沉积(图9-6)。
中国北部以吕梁山为界,以西多为大型的盆地,以东则为一些孤立小型盆地,这种东、西部的差异反映了我国整个中生代的地史特点。这些盆地三叠纪的历史大致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中三叠世为干燥气候下的河流、湖泊发展阶段,皆为红色的砂岩沉积,偶见石膏结核或夹层,含脊椎动物化石,表明继承了晚二叠世的干燥气候环境,当时地形起伏较大,以河流及湖泊沉积为主,中晚三叠世则为潮湿气候下的河流、湖泊、沼泽发展阶段,沉积物以灰绿色砂页岩为主,有些地区夹煤层、油页岩,富含植物化石,属湖泊、河流及沼泽相沉积。
图9-6 中国晚三叠世古地理图
(转引自刘本培等,1996)
(三)其他地区
昆仑山以南,康滇古陆以西的中国西南部,三叠系以海相为主,本区三叠纪有两大海槽:一为巴颜喀拉-大雪山-滇西海槽;二为喜马拉雅海槽(图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