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02:4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16:58
在影院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去网上找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发现这部电影争议最大的点是:到底是亲情伟大还是道德绑架?下面我就此事,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影片妙就妙在明明是一部亲情电影,确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骨肉分离,没有姐妹情深,姐姐和姑妈的对话,和舅舅的对话,和弟弟的对话才是真正打动人的点。当然影片结局感觉是姑妈用自己的经历打开女主的心结,但是女主是否又成为了第二个姑妈?这里是亲情的伟大还是道德绑架?这就需要大家自己去解读了。
弟弟那懵懂的亲情,那句你是喜欢我的,那一句你一定要去北京吗?那一句能等等我吗?到后来主动要求去领养家庭,这里算不算亲情的伟大?看完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们永远都在一个寻求和解的道路上奔跑,寻求与自己和解,与家人和解,与爱人和解,与朋友和解,一生何解?能战胜亲情的真的只有亲情!
电影一开始冲突极强,安然和安之恒的爸妈,出车祸了安然到场时,整个人沉浸在意外和悲痛里,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姑妈以及身边的人告诉她,现在她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弟弟好好养大。她当然很愤怒,因为她要工作,要考研,哪有时间去管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她自己都还是孩子,怎么可能承载得了照顾另一个孩子的使命。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安然慢慢开始喜欢弟弟了,在寄养家庭里的爸爸要求她签署一份再也不见弟弟的协议时,她犹豫了,流泪了,带着弟弟去踢足球了,并且踢得很开心。
姑妈家里的套娃,深深的套住了她的自由姑妈家的冰箱上,有几个她从俄罗斯带回来的套娃,是非常有象征性的物品,既是梦想,又是枷锁。姑妈考上大学时候想学的是俄语专业,而这几个套娃是她放弃上大学之后,去俄罗斯做生意没成那一次,带回来的。
其实姑妈到电影的结尾,依然是自洽的。但她内在的观念已经有一点点松动了,她同意安然去北京,希望侄女也能有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背负着弟弟过一种委曲求全的生活。电影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姑父病了,躺在病床上,姑妈和安然在说话,安然说,小时候自己被寄养在姑姑家很委屈,姑父会偷看她洗澡,而姑妈的亲生子女会各种欺负她。
最大争议:主要是引用原型的问题,原型对亲情的漠视和影片对亲情的强行升华,同样的经历,不同的结局,反差太大。
电影《我的姐姐》确实有些“亲情绑架”了至于亲情伟大有些过头,可是和原型进行对比,张子枫饰演的姐姐显得很高尚,至少知道留一套房子给弟弟,把他送个好人家,至于以后全看缘分;反观原型,房子财产归自己,弟弟送到穷人家,断了后来绝了未来,可谓之自私利己之极,当然原型也承认这一点,并感觉良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16:58
导演的野心很大,他想涉及当今社会的很多痛点,但是她又浅尝辄止,导致很多地方不够深刻。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16:59
因为影片的内容有争议,反应了社会的一些问题,很多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才会引发争议。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16:59
目前的争议点出现在结局上。尽管以开放式结局结尾,但姐姐拉着弟弟从领养家庭跑出,在一段上坡路上踢皮球的镜头,让部分观众更倾向于解读为,“姐姐还是没有割舍下弟弟”。“相当于推翻了安然电影前半部分的坚持,绕了半天,还是回归了主流意识,前半部分的女性主张全都没了,会有观众会很生气”,一名业内人士表示。在他看来,在《我的姐姐》现有的故事框架下呈现女性困境,对主人*然的形象塑造完成度越高,骂声反而会越狠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17:00
因为这部电影中主角的选择是非常有争议性的,不管是哪种选择都会有支持者,争议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