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概述一下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详略适中,谢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03:4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13:32
通常,当代文学是一个空泛的学科概念,概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文学。当代文学通常以“*”结束为界两分:“十七年文学”、“*文学”/“新时期文学”。我这里使用的“当代文学”概念并不是一个空洞纯粹的时间概念,而是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即“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是“工农兵文学”或者“人民文学”。这一时期文学实践的根本特征是建立社会主义文化霸权和社会主义文化合法性。“当代文学”是在与“现代文学”对立、区分中建构起来的,以超越和克服“现代文学”的“局限性”为己任。与之相对的“现代文学”,属于“人的文学”。尽管“新时期文学”和“现代文学”属于不同的时期,但却具有同样的质的规定性,都属于“人的文学”的范畴。“新时期文学”将“当代文学”的实践看作是一场失败,高举“回归五四”的旗帜。“新时期文学”实质上是重返“现代文学”和“人的文学”。“新时期文学”也可以称为“伤痕文学”。“伤痕文学”不仅指“*”结束后开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短暂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实际上溢出了那个狭窄的范围,可以用来概括区别于“当代文学”的整个“新时期文学”。我之所以将“新时期文学”统称为“伤痕文学”,是因为整个“新时期文学”将“当代文学”自觉地作为自己否定和消解的对象。不论直接以文化大*为表现对象的狭义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知青文学”,还是“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和“个人化写作”以至“日常生活”叙事,离开了文化大*,也就失去了理解的线索。文化大*构成了整个“新时期文学”写作的传统和背景。
许多人一直在关注“当代文学”的危机。“当代文学”的危机来源于当代文化*面临的严重问题。张颐武、陈晓明等许多人不断谈到“现代文学”对于“当代文学”学科的霸权和压抑。但是,他们对于历史的理解却是有问题的。他们认为,“当代文学”是在“新时期”从“现代文学”研究中分离、派生出来的,“新时期”形成了“现代文学”对于“当代文学”巨大的学科优势,使“当代文学”被贬低为“次等学科”。然而,实际上“当代文学”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启蒙主义”成为霸权和“重写文学史”的过程中丧失话语霸权和中心地位的。他们把“当代文学”的危机、失败和崩溃的过程反而误认为是“当代文学”的发生。由于“新启蒙主义”和“现代化”话语在“新时期”的取胜,“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学科等级与霸权发生了颠倒,“现代文学”的评价标准被移用来研究和评价“当代文学”,阶级冲突被转换成为“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洪子诚通过知识谱系的研究指出,“当代文学”是在五十年代开始积极建构起来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代文学”的视野,是与“新时期”以“现代文学”为视点的“文学现代化”图景完全不同的另一幅图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视为文艺的新的历史开端,解放区文学和“工农兵文学”被视为“新中国文艺的方向”。“当代文学”被视为是“现代文学”的更高发展阶段和对于“现代文学”局限性的克服与超越。但是,这种“当代文学”的历史建构和话语霸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启蒙主义”和“现代化”话语的冲击下发生了危机和崩溃。“*”进展的故事和创造一个新型的以工农为主体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故事在八十年代“新启蒙主义”的叙述里被讲述成为“救亡压倒启蒙”和“愚昧压倒文明”甚至“封建主义复辟”的故事。正是“新启蒙主义”和“现代化”的话语霸权,在八十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过程中,“当代文学”遭到了否定和*。与此同时,“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地位和学科等级才发生了颠倒,并且“当代文学”被消解在“现代文学”的故事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为“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中国新文学”在“现代文学”和“人的文学”的基础上重新得到整合,成为了“现代文学”的一统天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被讲述在“文明与愚昧的冲突”的“启蒙”故事里。也正是在这个“启蒙”的故事里,五四和“新时期”才被重新置于历史的起点和制高点。在“当代文学”建构的过程中,“新文学”曾经由于“当代文学”的诞生而被*成为“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然而,也正是在“当代文学”崩溃之际,反过来产生了以“启蒙”为主题和宿命的“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因此,按照“新启蒙主义”和“现代化”话语或者说按照“现代文学”的“文明与愚昧的冲突”的评价标准“重写文学史”成为一种必要。然而,也正是由于对于话语冲突的强烈感觉,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重写文学史”的领军人物钱理群和陈平原的导师,王瑶一开始就尖锐地指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重写文学史”本身的压抑性质:“你们讲二十世纪为什么不讲殖民帝国的瓦解,第三世界的兴起,不讲(或少讲,或只从消极方面讲)马克思主义、*主义运动、*与*文学的影响?”也就是说,以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为样板的“重写文学史”在重申“现代文学”和“人的文学”的合法性的同时,一开始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压抑了“当代文学”和“人民文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当代文学”的危机来自于“人民文学”和“工农兵文学”在新的历史环境中遭遇的困境,来自于《讲话》所面临的理论挑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茅盾主编的“新文学选集丛书”和周扬主编的“人民文艺丛书”对于“新文学”有意识地、明确地进行了区分。实际上,它隐蔽地构造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等级区分。“人民文艺丛书”代表了“新中国文艺前途”,体现了对于新中国文学的想象和规划,构成了“当代文学”的雏形。*《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作为新的文学实践的一个重要的起源,被视为“当代文学”发生的重要标志。正如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在五四文学*中的起源性意义一样,*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被赋予了同样的起源性意义。周扬说:“假如说‘五四’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次文学*,那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及其所引起的在文学事业上的变革,可以说是继‘五四’之后的第二次更伟大、更深刻的文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意味着“人民文学”和“工农兵文学”的诞生,并且逐步取代“人的文学”占据主流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它意味着“现代文学”的终结和“当代文学”的诞生。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左翼文*动的历史在理论上的总结和发展,我们必须从五四以来的现代文艺的历史发展中,特别是从三十年代以来左翼文*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来理解和认识*文艺思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尖锐地提出的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历史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解放区人民在*、经济、文化地位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到了*根据地,就到了中国几千年来空前未有的人民大众当权的时代”,“因此,我们必须和新的群众结合”。在新的历史时代,工人和农民上升为历史主体,也因此成为了新的文艺的主人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地提出了文学为工农兵服务,将文*动推进到了新阶段。何其芳说:“从文学本身的发展看来,*同志提倡表现工农兵正是扩大了文学的世界,绝不是缩小它的描写的范围。”长期以来,王公贵族占领着文艺舞台的中心,直到启蒙时代的市民喜剧中,资产阶级才迟迟登上舞台,而直到左拉的自然主义小说中,工人阶级才以被歪曲的面貌进入文学的视野。因此,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民文学”这一概念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和历史事件。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来说,中国的文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产生了新的主题、新的人物,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形式、新的语言。解放区文艺从封建贵族的沙龙重新回到了广场,回到了大众领域,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阅读回到了广场上人民大众的集体狂欢,从印刷文化转向了口头文化,从长篇小说和抒情诗转变为朗诵诗和秧歌剧。新秧歌是一个突出的现象,它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是新颖的。周扬把秧歌称为“人民的集体舞,人民的大合唱”。它是一种“新型的广场歌舞剧”,一种“群众的戏剧”。
赵树理的出现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在赵树理的作品中,人民不再是被动麻木、喑哑无声、简单的被启蒙、被同情的对象,而是成为了真正的主人公,成为了历史实践的主体。与此同时,赵树理引人注目地创造了“板话”这样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在对赵树理的评价中,我们通常忽视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艺思潮对赵树理的影响,实际上,当时赵树理对上海“左联”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十分关注。赵树理并不是四十年代突然出现的一位“农民作家”。在赵树理这里,“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等级隔离被打破了。赵树理的“板话”及其文学体现了一种新的“民间”传统,一种与现代民族国家新的想象关系。赵树理的创作体现了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变化。这不仅是一种新的文学传统的重建,而且也是一种新的*、经济、社会、文化并且从根本上来说是新的人的重建。作为表现中国农村和农民的两个最杰出的作家,赵树理和鲁迅构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立场、风格和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与传统。鲁迅是启蒙主义视野中的农村,在他的笔下,中国的农村是像闰土一样“沉默的”,是像阿Q一样“不自觉的”。只有到了赵树理的小说里,中国农民才获得了主体性和主动性,才真正成为主人公。赵树理的小说反映了中国农村的觉醒和变化,形成了农民新的性格,尽管这种新的性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只是一种萌芽。这种变化正如当时*在写给《*上梁山》的作者杨绍萱、齐燕铭的信中所指出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只有到了赵树理和“人民文学”,作家才真正从正面深入中国农民的内心世界。而柳青的《创业史》则进一步创造了社会主义新农民和中华民族的新英雄形象。梁三老汉仍然没有超越启蒙主义的文学视野,没有突破鲁迅的文学世界或者钱杏所说的“阿Q时代”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只有梁生宝这个新农民和“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才能真正体现《创业史》的艺术构思,建构、展开和支撑起崭新宏伟的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想象。在“当代文学”建构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新人”和“社会主义英雄人物”的创造一直处于叙事的中心,也正是从“社会主义新人”的创造和“文化*”的意义上来说,即不是从孤立的人物描写,而是从小说的整个主题和构思上来说,如何评价《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和梁三老汉这两个不同典型形象的创造,才是一个需要争论的问题。
如前所述,创造“社会主义新人”实际上就是要树立一套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它是一种全新的文化想象与*认同。一九四八年冬召开的东北文代会上提出了创造“新的英雄人物”的口号,后来,“新英雄人物”这一概念变为更为明确的“无产阶级工农兵典型形象”。周扬曾在《论赵树理的创作》中指出:“创造积极人物的典型是我们文学创作上的一个伟大而困难的任务。”周扬在谈到描写新时代的新人物的问题时指出,作家不喜欢写劳动人民,总是喜欢写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写工农兵,又总是喜欢写他们的消极方面,而不写积极方面,把新社会中劳动人民写成过去时代的那种受剥削受压迫的弱小人物的形象。好像只有把劳动人民写成趴在地上,才有艺术性,写劳动人民站起来了,就没有艺术性,就概念化了。
五十年代《青春之歌》、《红旗谱》和《创业史》等小说经典被称为“成长小说”。这些小说主人公的成长和新的民族国家的创造的历史构成了一种完整的、高度统一的叙事。实际上,不仅林道静、朱老忠、梁生宝是“成长”为“社会主义新人”的,而且拉斯蒂涅和于连也同样是在具体的典型环境中成长为“资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典型的创造无不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幻想和充分的历史预见。周扬说:“艺术的概括有时简直是一种‘预见’。作者由现实摄取隐秘的未发展的或在胎芽中的一片断,在人们还没有觉察出来的时候,就用夸张的形式指给他们看,于是那一片断的本质就更典型,更明显了。”周扬指出,当虚无主义还没有成为*社会的一大潮流的时候,屠格涅夫就在《父与子》里面描写了虚无主义的典型人物。马克思也说:“巴尔扎克不仅是当代的社会生活的历史学家,而且也是一个创造者。他预先创造了路易·菲力普王朝还不过处于萌芽状态而直到拿破仑第三时代,即在巴尔扎克死了以后才发展成熟的典型人物。”但是,由于当代历史实践的失败和乌托邦的被妖魔化和污名化,这种艺术幻想被宣布为“反现实主义”、“公式化”、“概念化”、“虚假”和缺乏“真实性”,甚至于被宣判为“造神文学”。
*金对“成长小说”有过这样的说明:“主人公本身的变化具有了情节意义;与此相关,小说的情节也从根本上得到了再认识、再建构。时间进入人的内部,进入人物形象本身,极大地改变了人物命运及生活中一切因素所具有的意义。这一小说类型从最普遍涵义上说,可称为人的成长小说。”他认为“人在历史中成长”这种成分存在于一切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中,他在论述现实主义型的成长小说时指出,人的成长不再是他个人的私事:“他与世界一同成长,他自身反映着世界本身的历史成长。……他不得不成为前所未有的新型的人。这里所谈的正是新人的成长问题。所以,未来在这里所起的组织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而且这个未来当然不是私人传记的未来,而是历史的未来。发生变化的恰恰是世界的基石,于是人就不能不跟着一起变化。显然,在这样的成长小说中,会尖锐地提出人的现实性和可能性问题,自由和必然问题,首创精神问题。成长中的人物形象开始克服自身的私人性质(当然是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并进入完全另一种十分广阔的历史存在的领域。”因此,按照*金的理论,《青春之歌》、《红旗谱》和《创业史》等社会主义文学经典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我们怎样理解“当代文学”强烈的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因为“当代文学”和“人民文学”反映了一种崭新的异质的*和文化,明显地区别于既成的资本主义的*或“日常生活”。对于我们来说,社会主义这种*是“陌生的”、“不自然的”,因为它还没有上升为一种普遍的“日常生活”。而“当代文学”或者说社会主义叙事文学的根本目的正是要将这种*通过“叙事”使其“自然化”、“现实化”,使其“日常生活化”。因为当时的读者确实把这些小说甚至当成了“生活的教科书”,把小说的主人公林道静和梁生宝当成了自己生活的榜样。我们忘记了“日常生活”的*性和阶级性,正如我们通常忘记了历史的历史性一样。与将“日常生活”神话化相反,我们应该将“日常生活”本身作为一种省察的对象。其实,今天*的合理化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自利并不是一种“日常生活”和“人性”的必然,而是新自由主义创造的结果。
“当代文学”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新的人性、新的伦理、新的文化和新的认同。正如《红灯记》中创造的“*家庭”和“*伦理”:“都说骨肉的情义重,依我看,阶级的情义重于泰山。”“当代文学”或者说社会主义文学体现了*对于一种新型的现代民族国家和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构想。因此,与其说“当代文学”是“反人性的”或“非人性的”,还不如说它不过是背离了资产阶级的人性和伦理。然而,它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的无产阶级人性和阶级情谊。资产阶级的人性,既是“自然的”,同时又是“不自然的”,因为资产阶级疯狂的逐利心理并不是自古以来、自始至终就存在的什么“自然人性”或“永恒人性”,而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后随着资产阶级即所谓“第三等级”的兴起而创造出来的*机器。
按照余华的说法,在从“当代文学”向“新时期文学”的转型过程中,典型人物和典型性格崩溃了,*描写代替了性格描写,描写内分泌代替了描写内心。同时,*叙事代替了对于理想人性的追求。并不像“新时期文学”初期所宣称的那样,“当代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冲突,是“人性”与“非人性”、“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的冲突,而是资产阶级“日常生活”与无产阶级远景的冲突,是不同人性之间的冲突。这种不同人性的冲突,归根到底又是不同文化、不同文化*的冲突。那种将人性等同于“自然人性”或“动物性”的观点是庸俗的和懒惰的。并且说到底,“日常生活”,甚至即使“新写实小说”宣称的生活的“原生态”本身也是一种艺术选择和构造,所谓“原生态”的生活从来就不是原生态的。
不论在今天看来当年对于电影《武训传》和胡适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是多么粗暴和失败,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建立社会主义文化霸权和试图取代资本主义文化霸权的艰巨努力。而且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法律等上层建筑的成功,而且也在于社会主义文化合法性的建立,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胜利。*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即文化合法性的重要性,*的合法性最终依赖于文化的合法性。苏联正是在*、经济、军事最强大的时候突然崩溃的。苏联文化合法性建设的失败,导致了资本主义“不战而胜”。我们今天都意识到了在“硬道理”之外,还有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我把这本小册子题为“写在当代文学边上”,因为我在北大所接受的专业训练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北大,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汉河楚界,界限森严,无人越雷池一步。*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圈内人,对当代文学不得其门而入,所以只好将这些生疏的评注和外行的意见悄悄地写在当代文学的边上。
参考资料:写在当代文学边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13:32
现代文学:1917--1949
代表作家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当代文学:1949--
代表作家 王蒙、铁凝、贾平凹、莫言、陈忠实、张贤亮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13:33
窥探一百年来中国文学之怪现象
西 岛
中国的现代文学从百年前起始就是营养不良的。这要归结为千年封建社会
及儒家思想影响所致。在传统伦理道德束缚之下,个性的张扬成为一种罪过;
在统治者的愚昧压力下,人性的解放成为残酷的*,更何谈什么真理与真正
文学的价值所在了。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的开端,也是新文学的萌芽和蔓延阶段。然而,这种新
文学的实质也是带有一定的*色彩。真正的文学是给人看的,而不是为某一
阶级服务的;更不是一种傀儡及牺牲品。
在上世纪初,白话文运动以鲁迅的《狂人日记》拉开,以陈独秀、胡适
之、梁实秋、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朱自清等等作为冲锋的辅助,将这种
运动开展到极致。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阶段。思想冲破牢笼的起
始,往往伴随着勇气和*,这也是文学工作者不可缺少的。追求真理的实质
是什么?就是勇气和挑战世俗、就是敢于向愚昧和不平等呐喊、就是敢于向统
治及*者不妥协。
幼稚和良好的心愿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现实的残酷在压力的重负中低下高
傲的头颅。随着*的统治,昏庸和霸道是同存的。见风使舵,委曲求全,
苟延残喘,明哲保身成为那个时代文人的一种至上哲学。先前的那个几乎同历史
上春秋时代敢于比拟的思想解放阶段灰飞烟灭了,人性恢复到他卑劣的虚伪阶
段。自私的伪善、狭隘的偏执、萎缩的呼吸已无法更改。
*声响了,有血流了,我们的胡适之们却跑了。跑到哪里去了?跑到统治
者那里去“指鹿为马”了!跑到风花场所“无病*”去了!惟有一个鲁迅只
能“单*匹马”地呐喊了!就是呐喊,也不敢象以前那样肆无忌惮了,有恃无
恐了。借景抒情,以物喻事或是喻人已成为他那个阶段文章的主题。但作为鲁
迅他是个人,他不想穷途末路,更不想穷困潦倒或是死心踏地地一意孤行。他
是个聪明人,之所以他聪明,在于他的丰衣足食(他的稿酬在当时算是很高
的),在于他的唇*舌剑(他的这种谩骂是在当时的文化圈里是比较有名
的),他把心中对统治阶级的愤恨和不齿以谩骂他人的方式予以宣泄。从而,
有了后来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美称。
鲁迅在病魔缠身中死去了。不过,他的那种倔强不屈的精神还是值得后
来,包括现在的文人墨客们学习的。不管他采取的方式如何,但他也的确是一
百年来令人仰慕的一个为自己的个性而写作的文人。
胡适之们比鲁迅的结局好多了,他们是现实主义者,也是唯我生存主义
者。他们是长寿的,不管后来跑到台湾或是海外的,都活的比较自在。得意洋
洋之余,为自己那种苟延存活的选择而沾沾自喜了。唯心主义者的最大好处
是:活得长寿!
成为*的附庸,成为统治者的走狗,不遗余力的为其效力。有吃的,有
喝的,能不快哉!就是违背于民众,就是违背于良知,他们也是无有什么脸红
的。以至后来,当院长的当院长,当教授的当教授,当教育家的当教育家,饱
餐而没有饥饿,著书立说,成为不明时理而热情洋溢之学生的一代崇敬楷模。
比如那个郁达夫跑到了新加坡,为了自己的存活,给日本人当起了翻译。
又有谁会骂他为“汉奸”呢?在文学的道路上,虚伪等同于人性的卑劣和自
私。
五四运动及*统治下的所有学生运动,可怜的是那些一腔热血的青年
学生,背后指手画脚的始作俑者却是*的影子及文人教授们的“良苦用
心”。但往往事与愿违的是,流血牺牲的是谁呢?著书立碑的又是谁呢?流芳
百世的又是谁呢?
*的胜利带来了新中国的创立,但并非是新一代文学的自我觉醒和发
现。颂扬和赞美成为那个时期文学的一种固有模式。*色彩急剧的走向浓
厚,也从而泯灭了文学真正的根髓。从茅盾到郭沫若,从冰心到巴金,从叶圣
陶到老舍,从钱钟书到丁玲,从姚雪垠到柳青等等的等等,无不被*的色彩
所笼罩着,缺乏一种自我思想的精髓及个性的自由张扬,更谈何有什么值得永
恒的文学作品了。就是仅仅的一个为自己思想而残存的梁漱溟,也被*批评
的无地自容,落迫的钻到自己的小屋中反省。
其实,文人一向是懦弱的,这和他们的本性有关。比如老舍,在自己个性
及外力双重的压力和*之下,他只有选择死。跳进湖里,从而寻回真实的自
我。他的这种死,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但也是一种自我心灵的净化。他不想那
样苟活着,他为自己的个性及思想得不到张扬,而痛不欲生。就是残喘的活
着,也是一种莫大的耻辱。而恰恰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御用文人们,
麻木着自己的感知和良心,畏缩的呼吸着,在威严的圣殿之下,低下本为清高
的头颅,从而开始了*文学的历程。
尤其是那个郭沫若,是御用文人的典范。他的《武则天》可以说,是讨好
*而写的。这和他在1921年的《女神》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其中的思想也是
无法比拟的。其实对他来说,要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是绰绰有余的;但他思想的
演变及委曲求全,还有所谓的功名利禄的*,俨然已让他变得碌碌无为了。
只存有躯壳,还谈何有什么思想。
很明显的例证还有茅盾先期的作品《子夜》、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若
和以后的作品相比,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所以,文学作品一旦搀杂有
*的成分,一旦为*服务,生命力将是短暂的。因为,它始终让人感到思
想的猥琐和人性的窒息。
在这一时期里,我们那些有名的及无名的文学者们各个可谓是“大智若
愚”的了。活着总比死了好,就是高喊着万岁,就是跪地为奴,也是在所不惜
的。人格是什么呢?自由及民主又是什么呢?说的再堂而皇之,还不是要慑服
于*杆子。唯一能做的,就是“万马齐喑”的沉默不语了。知识在此时是越多
越反动,抱着圣经般的红皮本,无理也可以走遍天下。张铁生的一纸白卷就是
明证。人性扭曲的不可辨认,人格丧失的不可修补。真正的文学被践踏得面目
全非,钻到被窝里嗅闻着肮脏的味道。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是真正文学的春天,也是个性及自由张扬的时
期。以朦胧派诗人群体作为先导,以新思想的作家队伍作为后补,在改革开放
的影响之下,各种思潮云起波澜。所涌现的一批年轻作家虽然其作品不算成
熟,但对人的震撼却是巨大的,其影响也是空前的。尤其以王小波最为代表
性。虽然晦涩,但却蕴涵着人性的实质和再次的觉醒。朦胧派对那个时期的影
响是空前绝后的。如顾城、北岛、海子、舒婷等等,他们的诗反映了一个窒息
人性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真我的再次挥发和蒸腾。仅仅的十年,却是真正文
学的真我时期。
从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学又重新走向一种变异的道路。功利与现实性
使文学充满着铜臭味。不管是王蒙、铁凝、贾平凹、莫言、陈忠实、张贤亮、
路遥、王朔、池莉之徒都或多或少的走向了这条道路。成为时尚金钱的奴隶,
成为思想蜕化的牛蝇。文学已不是真正的文学,文学已成为一种商品。只要给
钱,就是骂着自己的爹娘,他们也是心甘情愿的。羞愧和耻辱,自由和人格,
人性和良善已变为鬼的模样。还恬不知耻的大喊着:中国首个的诺贝尔文学奖
非我莫属。
路遥是清醒的,他的这种清醒带有悲怆的韵味,就如他临死之时发出的那
声感叹:世上只有妈妈好!意味深长,令人思索。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春秋时期是中国文学思想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文
学及思想的鼎盛时期。在千年的朝代更迭中,它的这种瑰丽奇葩是任何时代都
无法超越的。百家的繁荣,百花的争艳,让世界在它的面前都汗颜。
而今,我们这些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的衍续者们,又有几个敢说自己
是真正的文学和思想者呢?难怪,除了那个时期,中国的文学就一直匮乏一种
思想,这种思想是潜在的人性及人格的剖析和张扬。自由是文学的土壤,人性
是文学的雨露,思想是文学的精髓,缺乏了此三种,一切的文学都是卑劣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13:33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因为“诗界*”、“文界*”的推动而发端于19世纪末,又因为“五四新文学*”而正式诞生于20世纪初,以白话文为主导,以现代人本观念为价值坐标,并在此后的近一个世纪中居于文坛正宗的文学形态。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核心是启蒙,反对封建文化和儒教纲常,批判专治制度,维护和张扬人的个性以及世俗生活的快乐,呼唤人的解放,构成了是中国现代文学主导性启蒙潮流。但同时,这一核心的具体表现形态又是多样的。
“当代文学”是“五四”新文*动以来的文学历程,虽然几经曲折几遭摧残,依然顽强而*真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冲破几千年传统的精神桎梏、追求人性的自由解放、国家的民主富强、社会的进步正义以及种种人类永恒的梦想而生发的丰富复杂的审美心理,同时也顽强而*真地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由古典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感应着时代变迁而生发的对国家命运、个人命运以及广大人民大众的命运三者关系的思考、探索和实践。这是一个没有终结的集体性的精神运动过程,即使在2 0世纪行将结束的今天,文学的历程仍将一如既往地跨过世纪之门,向新的未来深入推进下去。一百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上是极为短暂的瞬间,不可能积累太丰富的精神成果,所以,人为的断代史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从1949年算起的当代文学史,仅仅是2 0世纪文学的某一阶段,这个概念也会随着“2 0世纪文学”或者广义的“现代文学”的普遍应用而逐渐淡出学术舞台。但目前仅就这一阶段性的文学过程为研究和教学对象,其源流也只能在整个2 0世纪文学的范畴中来加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