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21: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5 05:17
蒋徐乃锦的祖父徐锡麟,是辛亥*时期杰出的民主*家,光复会主要领导人之一。1907年徐锡麟与秋瑾准备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这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杀清安徽巡抚恩铭,印发《光复军告示》,率巡警学堂学生攻占军械局。因起义失败,被捕后英勇就义。徐锡麟的妻子王振汉带着不满一岁的儿子徐学文匆匆亡命日本,才幸免于难。1929年,徐学文留学德国,获药剂学博士学位,娶德国姑娘曼丽为妻。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台湾,任台湾樟脑局*,在台生女乃锦、子乃强和乃达。乃锦适蒋经国之子孝文,从而徐家与蒋家结成儿女亲家。
徐学文虽居台多年,仍念念不忘故乡绍兴,他曾于1988年10月5日,偕夫人徐曼丽和儿子徐乃达重返绍兴,祭祖扫墓。徐学文的思乡之情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子女,1993年8月5日,乃锦、乃强夫妇随母亲回乡探亲,同行的还有乃锦之女蒋友梅。他们一行从奉化来到绍兴,在东浦老家徐锡麟故居,徐乃锦等仔细参观询问,寻觅先辈当年留下的遗迹,还在徐烈士像前伫立默哀,摄影留念。
徐氏一行于8月6日上午来到由其祖父创办的大通学堂,认真参观了“光复会纪念室”和“徐锡麟生平事迹陈列室”,并不时询问有关情况。徐乃锦指着门斗上方的“大通学堂”匾额询问学校取名大通的原由,时任绍兴市城区文保所所长的王足介绍说:“因为徐锡麟原想办学于老家东浦大通桥畔北首的普济寺内,但被父亲梅生先生得悉后,即关照和尚,不准将寺房借给徐锡麟办学,于是他和陶成章商议后,另在城内觅址创办,仍取名大通。”当她看到第二进礼堂前的建筑又问:“为什么有个亭子?这是过去就有的吗?”王足告诉她:“这叫‘抱厦’,大通学堂一直作为徐锡麟的纪念地,现有建筑大部分都是当时留下来的,。辛亥*后这里曾办过‘大通女子工艺学校’、‘锡麟小学’、‘绍兴一中’,1957年和1961年还举行过徐锡麟、秋瑾烈士纪念会和辛亥*纪念会。1963年成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抱厦’部分后来在办学时因扩建礼堂曾拆除过,现根据当年‘大通学堂第一期开学典礼’照片恢复的,也就是说徐锡麟当年创办大通学堂时就有‘抱厦’。”徐乃锦听后频频点头。
礼堂后有一水池,徐乃锦颇感兴趣,当得知建大通学堂前这里原是清代豫仓,存放粮食,水池作为防火之用时,徐氏一行点头称是。当他们在“徐社”内看到“徐锡麟生平事迹陈列”中徐锡麟早年自制的地球仪和手绘的绍兴府城图时,乃锦、乃强姐弟由衷地赞叹祖父的天文、地理知识。在徐锡麟的绝命词和他的手*、血衣前,徐氏一行伫立良久,不愿离去。乃锦悲痛地说:“虽然早就知道先祖父的*功绩,但今天在实地看到实物,感觉就强烈深刻得多。”
是日中午12点半左右,徐氏一行来到另一位辛亥英烈秋瑾的故居,他们边参观边听讲解,乃锦还不时地用德语将介绍的内容讲给母亲徐曼丽听。随后,乃锦在秋瑾的和服照前摄影留念。秋瑾故居的工作人员向徐氏一行赠送了内含徐锡麟纪念邮票和纪念辛亥*80周年首日封的纪念品。下午,徐氏一行离绍去杭、沪访问。
事情虽已过去了12年,但岁月的流逝并未冲淡我们的记忆,如今乃锦已去,但她秀丽的容貌,温文尔雅的举止仍清晰在目,含泪记下这点点滴滴,以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