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4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04:17
在语文能力中,阅读理解能力是最核心、最关键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见,阅读理解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是学生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但从现在的语文教学来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
一、激趣鼓励,善读善思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文学积淀、语感的培养。俗话说“浇树浇根”。阅读理解力,必须从“读”解决,让学生多读书,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读书,这是非常迫切的需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得多了,自然语文底蕴深厚了、视野拓宽了,理解能力也会相应提高。所以,在教学中,我会多角度、多方法,鼓励学生多读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引导学生体会童年的萧红是那样的自由、快乐,接着相机补充萧红的一生经历,激发起他们对作者的好奇心。这样,他们对《呼兰河传》产生了向往之情。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爱上阅读。
另外,在读书的同时还要养成思考的习惯。“阅读理解”,读为基础,“思”是精髓。纵览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它们之所以闪耀着思想的光辉,无不是读书深入思考的结果。李政道博士说:“当阅读一段之后,就应当把书合上,自己把思路走一下,如果走不出来再去看书,想想自己为什么走不出来,别人为什么走通。”阅读时,如果只是囫囵吞枣,浅浅而读,那么思维能力就很难提高。因此,我经常告诫学生:读思结合。只有认真思考,方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文章的精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在学生读文后,引导他们思考:文章用词怎么样,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对文中的人物你有什么看法……必要的时候,我会把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当成课外作业让他们写下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大大增强。
二、匠心独运,品词嚼句
(一)换换词
换词是阅读感悟中最平常,却是最有效的方法。换词即用别的词语把文中的词语替换,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领略词语特有的情味,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如,《黄河的主人》一文,有这样一句:“
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专心致志地撑着篙 ,小心地注视着水势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说:把“注视”换成“浏览”行不行?学生通过思考、辨析、比较,发现用“注视”更能体现出艄公的责任感,更能让我们看清艄公从容不迫、既紧张而又高度沉静机智的内心世界。我告诉学生:这样的词语更能体现黄河的主人既胆大又小心,不仅有勇气还有智慧的品质。
(二)变变句
变句就是变换句式或语序,再和原句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别理解,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力度和特点,把思维引向深入。如,《我不是最弱小》的最后一句: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可引导学生将这句话改成陈述句:“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妈妈。”通过比较,学生明白这两种句式都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反问句表达的语气和感情更强烈些。
(三)减重点
减重点就是首先选准应重点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根据需要把其中的重要关键词或修饰的成分去掉,然后与原句进行比较,看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体会原词的独特作用。如,《天鹅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句:“突然,一只个大的天鹅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将“重重”两字去掉,再来品读是何感受。这样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更深入,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智慧的见解。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理解能力怎能不提高呢?
(四)反复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始终是语文教学法宝,也是应对所有语文问题的最基本的途径。课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新词难句。有的比较含蓄,要使学生领会其中的意境必须加强指导诵读,如,“西北风呼呼地刮着”一句,有的学生会把“呼呼”“刮”读得很重。但在反复品读中,他们理解重音轻读的方法,将一般作重读处理的“刮”字读得轻一些,更能表现出北风的猛烈。长此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能有效提高。
三、实战技巧,题不离文
(一)反复阅读选文,奠好做题基础
古语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我给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做阅读题的第一步必须要读懂、读透原文。一般情况下,拿到一篇文章至少要读三遍:粗线条读、有目标读、与作者共鸣读。
第一遍粗线条读,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快速阅读的一种方法,包括标题和检测题在内的所有文字资料。通过浏览,大体知晓材料的内容和命题方向,形成初步印象。第二遍有目标读,即在浏览的基础上带着检测题仔细阅读文章。在此基础上,要用笔或用手逐字指着读。这样的要求使我们班的每个学生都养成了做题细心的好习惯。这样为他们深入了解文章立意、写作思路、表达方法等,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遍与作者共鸣读,要求学生带着对材料的理解,首先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事物、人物,走进文章里,与作者共同经历过程;再重点品读检测题的题干,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在有所思考的基础上再读文章,同时对那些答题要求较高的题目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关注。
(二)关注原文重要信息,以文解题
以文解题,即是所有的题目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全,因此,大部分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当然,有些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重新组织。
1.关注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懂它,文章的大概意思也知晓了三分之一。例如,课外阅读文章《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是最快乐的》一文,讲述的是一个孩子被父母*着学钢琴,结果适得其反的故事。有一道思考题:看完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只要扣住标题就可以了。
2.关注文段的点睛句。点睛句即是文章内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题目的阐释和延伸。抓住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就会更准确。如,《太阳花》一文,第二段开头的一句是“太阳花真美啊”,接着介绍太阳花如何美。思考题要求学生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学生只要抓住这句话,问题便迎刃而解。
3.关注人物品质的关键词。这在写人物的文章上尤为突出。一般写人物的文章里,我们总会找到关键的形容人物特点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起到突出中心,深化人物性格的作用。抓住这类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中心。例如,《黄河的主人》最后一节:“他凭着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学生只要抓住“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这几个抒情亮点,无论题目怎样变化,学生有了依据点,做题就会游刃而余。
“万变不离其宗”。做阅读理解题,绝不能游离于文章之外而去凭空猜测。紧紧抓住原文,对做题是很有益处的。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教师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善于动脑、敢于钻研,就能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多读书、善读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05:52
一要多读,二要多悟,三要多练。
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阅读能力的强弱,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语文积累。语文积累靠什么?靠广泛地阅读。要广泛选择合适的内容,做到博览群书。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做到持之以恒。课外阅读固然重要,但首先要保证课内学习,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意义上,要在读中精思、悟神,这样读书才能读出书中之味。我们知道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文章不悟不明其美,在阅读精典之作、范文美文时,我们要指导学生不能停留在浅层基础上,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进去,多问几个为什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文章要仔细体味、品评、鉴赏,也就是要像佛家那样善“悟”。
练习是获取阅读知识和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乒乓球等的技能没有什么不同。有鉴于此,训练前一定要熟知新课程标准在阅读能力上对高中生有何具体要求,要明确哪些重点、难点,然后分解训练、强化巩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07:43
一提到如何提高阅读水平,人们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读。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读也要讲求质量。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水平。不少学生感到委屈,自己读了不少文章,学了不少所谓技巧,可阅读水平老提不高。
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也对如何上好阅读课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在阅读课上应当讲些什么。如果仅仅是把文章翻译过来,那就成了翻译课。如一味讲技巧,一则阅读本身并无太多技巧可循,二则易把学生引向投机取巧的歧途。
阅读到底该如何学习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我们的母语学习谈起。我们在小学就把常用的汉字基本学完了,可我们初、高中还得学习语文。那我们在中学语文课上学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还一时不好回答。但至少敢肯定,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提高了。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母语水平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
学习母语如此,学习英语也是如此。我们在掌握基本语言后,必须学会脱离语言本身,我们首先要理解文章整体而非个别词句。文章的体裁、内容可能千差万别,但文章是人写出来的,那就必定有一定逻辑。词句都不过是表象,而把握作者的意图才是解题之关键。四六级考试都在向能力测试转变,我们也必须摈弃单纯强调应试技巧的老路。要想快速扎实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养成二次阅读习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很多书上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完阅读,唯一可做就是对答案,事实上,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第一遍读文章时,我们应当模拟考试的紧张气氛,尽量高质快速。但,对完答案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再次阅读文章。第二次阅读文章我们的目的不在是获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图。我们必须带着思考再次阅读文章,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如果自己写同样题目或题材的文章,会采取何种文章布局?如我们自己设想的布局与作者不同,那么具体不同之处在何处?这篇文章与以前读过的同体裁文章相比,有何特点?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训练不就成了精读课了吗?如果时间允许,二次阅读成了精读,又有何不可?讲求速度的范读是应试而用,要想真正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水平,还非精读不可。文章的是永远读不完的,如果想着去读200篇各种模拟阅读题,倒不如踏踏实实读50篇历年真题。另外,地道的文章分析多了,对自己写文章布局谋篇也不无好处。
二.自己学写长句,克服长难句障碍
几乎每一篇阅读,总有一两句长难句。有许多同学这样分析那样分析,可就分析不出什么名堂。听力好的同学不一定发音好,可发音好的同学一定听力好。同样,能写出长难句的人当然不会怕什么长难句。
同学们应当做的是找一本好的语法书,认认真真学习句子结构那部分。英语的句子主干往往并不复杂,只是其粘着修饰成分过多。我们一开始应当学会如何写出简单的基本句型,然后再通过附加各种从句、插入语、非谓语形式,来逐步扩充句子结构。
分析长难句与扩充句子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必须一步步“砍”去插入语、各种从句、非谓语形式,来获得句子主干。所以只要“欲简之必先扩之”,我们与其寻求各种长难句分析法,不如先学会自己写长句。
三.文章归类阅读,考前复习有奇效
阅读文章成千上万,如何从有限中把握规律才是关键。阅读文章总是按照每套试题四篇文章分布,于是众多学子也就按部就班。可是如果我们把自己读过的所有文章按照主题分类,比如分为校园类、医学类、家庭类、环境类等等,到了考前,再按类别复习这些文章,我们不仅能系统掌握某一类别文章常用的词汇,也能把握该类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出题规律。
最好的方法是,我们一开始就制定分类标准,每做完一篇文章就在其标题后或首句前注明文章的类别,这样到了考前,归纳起来就容易多了。
以上是就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些浅见陋识,权当诸君笑资谈助。惟信:考试多变化,惟能者胜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09:51
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英语学习成绩。英语阅读能力实际上是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阅读能力与判断能力的综合。英语新课标反复强调"中学阶段,尤其高年级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只有在经过老师有计划地、科学地训练培养才能提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2:16
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