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 文言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04: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12:53
《岳阳楼记》
一、解释加点字:
1、谪守巴陵郡:封建*降职或远调
2、越明年:到了
3、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增其旧制:规模。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在;其:它的。
5、属予作文:我;属同“嘱”,嘱托。 以记之:来。
6、予观夫:那。巴陵胜状:胜景。
7、衔远山:衔接。
8、横无际涯:边。
9、朝夕晖阴:日光。
10、大观:雄伟景象。
11、前人之述备矣:描述。详尽
12、然则北通巫峡:既然这样,那么……
13、南极潇湘:尽。
14、迁客*人:降职远调的人;*人:诗人。
15、霪雨霏霏: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6、连月不开:放晴。国:京城。
17、薄暮冥冥:迫近。
18、去国怀乡:离开。
19、春和景明:日光。
20、沙鸥翔集:栖止。
21、岸芷汀兰: 小草;汀:小洲。
22、此乐何极:穷尽。
23、宠辱偕忘:荣耀。:一起。
24、把酒临风:持。
2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26、或异两者之为:或许。指两种心情。
27、庙堂:在朝廷上做官。
28、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之前。
31、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之后
32、微斯人:没有。这。
33、吾谁与归:归依。
33、若夫:像那。
34、至若:至于。
35嗟乎:唉。
36、不以物喜:因为。
二、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3、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被降职外调的*和不得志的诗*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
9、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大概人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三、理解:
1、中心思想: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2、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4、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唐贤今人诗赋。
6、“迁客*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8、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9、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10、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11、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
15、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6、《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7、“迁客*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捕蛇者说》
实词总结
为:①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写。“故为之说”。
已:①止,治愈。“可以已大风”。②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赋:①征收。“岁赋其二”。②赋税。“孰知赋敛之毒……”
入:①交纳。“当其租人”。②收入。“竭其庐之入”。
岁:①每年。“岁赋其二”。 ②年。“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①很。“貌若甚戚者”。②厉害。“末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③超过,胜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①好像。“貌若甚戚者”。 ②你。“若毒之乎?”
得: ① 捕得。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② 得到。“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观: ①看。“今以蒋氏观之”。 ②考察。“以俟夫现人风者得焉”。
毒: ①痛恨。“若毒之乎?”②有毒的。“呼嘘毒病”。 ③毒害。“孰知赋敛之毒……”
生: ①使……活(下去)。“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生活。“而乡邻之生日蹙”。
食:①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②通“饲”,喂养。“谨食之”。
虚词总结
之:①的。“永州之野产异蛇”。②取消句子独立性。“悍吏之来吾乡”。③代词。“问之,则曰”(代人,他) “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代事) “以啮人,无御之者”(代物,蛇) “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话语)
而:①表并列。“黑质而白章”。 ②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③表递进,并且。“君将哀而生之乎?”④表转折,但是,却。“而吾以捕蛇独存”。⑤连接状语和谓语,表修饰。“号呼而转徙”。
以:①用,拿。“以啮人,无御之者”。 ②用,拿。“太医以王命聚之”。 ③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 ④根据。“今以蒋氏观之”。 ⑤表目的,来,用来。“故为之说,以俟夫现人风者得焉”。 “可以已大风……”
焉:①兼词,于之。“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之。“时而献焉”。 ③语气词。“今其室十无一焉”。
乎:①吗。“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句中)于,在。 “叫嚣乎东西”。
于:①在。“吾祖死于是”。 ②给。“余将告于莅事者”。 ③及于,到。“积于今六十岁矣”。 ④比。“苛政猛于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