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姜石,姜石有什么价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05:3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23:34
姜石,因其形状颇似生姜而得名。是一种分布广泛、有悠久应用历史的石种,但作为观赏用,则是近几年才崛起的新兴事物。
一、应用史
我国对姜石的应用,至少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主要作为矿物药。集历代药典大成的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称:“生土间,状如姜。有五种,以色白而烂不碜者良”。“性咸,寒,无毒。主治丁疮、肿胀、水肿”等等。也有人用来泡水或沏茶,长期饮用可预防大骨节等地方病,并具健康益寿的功效,与其所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关。看来姜石还是保健良药。
二、形成
从地质科学的观点来考察,姜石为钙质结核。所谓结核,就是指沉积岩中与围岩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质团块,其形态有球状、卵状及不规则状等等。
姜石主要产于粘土质地层中,如页岩、板岩、粘土岩和黄土之中。其形成时代也很广泛,从十几亿年前直到第四纪风成黄土之中,并且在今后的岁月里仍将继续。如著名藏石家李饶所收藏的脑状姜石,即产于十几亿年前的震旦纪地层中;年轻地层如黄土高原,其上分布的厚层黄土尚未固结成岩,其中常见姜石,被剥蚀出地表后成堆分布,被当地老乡称做“跌跤石”。
依据结石与围岩形成的先后关系,可分同生姜结石、成岩姜结石和后生姜结石三种。同生结核沿层理分布,并被地层层理所环绕,呈假整合状;成岩结核以不整合状态产出为主;后生结核切穿岩层层理,分布于裂隙之中。无论何种结核,形成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大气降水或地下水溶解较多的碳酸氢钙,在运移过程中,沿某一质点(如土块、沙粒或水滴)凝聚,由里至外越长越大,并胶结有地层中的粘土或砂粒,形成结核,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结核石的构造一般呈同心圆状或放射状。结核石的硬度一般在3度左右,如果成岩溶液中除含钙离子外,尚含硅、铁等离子,则硬度可增高至5度。结核石的矿物成分以方解石、白云石和高岭石类粘土矿物为主,少量石英、褐铁矿。颜色以白色为主,其次为*、黄褐色、灰色等等。
三、观赏
姜石分布很广,数量很多,但绝大多数不具收藏和观赏价值。李时珍提到药用姜石“以色白而烂不碜者良”,观赏姜石同样如此。“烂不碜”即奇形怪状、不拘一格者。姜石是典型的造型石,在观赏石分类中属于形象石类。可依据姜石的造型进行品级划分:造型一般,略具收藏和观赏价值者为下品;形似生姜、白藕、花生、胡萝卜等植物形状者为中品;形似海豹、黄鼬、石猴等动物形象者为上品;形如人物、精灵古怪者乃为珍品。每品中又可依据造型的精美程度划分出甲、乙丙*。像人物的姜石又称为姜结人,如203地质队尹存仁队长在鄂尔多斯黄土高原上,拣到一位“贵妇人”:“坐高15厘米,头身均匀,恰成比例。无论从正面或背面看,都酷似古代一位温文尔雅的贵妇人,云髻高耸,正襟危坐”。(邵友程《漫话姜石》,载于地球1987年2期)。受此启发,我再到黄土高原时,也苦苦地寻觅,虽未见到美人,却邂逅一位“长髯垂钓翁”,但见他盘着双腿,端坐于悬崖之上;身体微微前倾,稀疏的长发在头顶挽个髻儿;白须若瀑,飘洒胸前;眼似闭而实睁,口如抿而生动——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大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的气慨,不由得使你顿生“坐看垂钓者,颇有慕鱼情”。
精品姜石不仅姜结人中有,动物形象石中也有,如黄海涵石友所收藏的《*情》(见石照1):母亲将体长近于自己一半的儿子依然背在背上,可谓牛 氐犊情深。尽管我们不认识它是什么动物,但它所表现的确是永恒的母爱主题。
四、响石
作者收藏的《卧牛》(见石照2),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似乎正在安然静卧倒嚼(反刍)。更为难得的它还是一枚响石,用手轻轻摇动,便叮当作响,原来它是中空的,内藏可以自由活动的石核。
响石是近年兴起的观赏石新品种,它的出现打破了“石不能言最可人”的传统赏石观念。常见的响石,一般为木鱼石质,即褐铁矿结核,如山东的木鱼石,北京的锅底石,金陵石罐,河南的药王石,新疆的石铃铛等等。各种结核石——铁质、锰质、硅质、磷质、钙质、锶质(天青石)和石膏等等,都有可能形成响石,它们的形成机理是相同的。当结核形成之后,经过干燥或成岩过程,失水固结,体积收缩,出现空腔,如果空腔中有可以自由活动有石核,摇动时便可作响。石核一般有砂粒、土块、泥裂块、粘土、水晶簇、方解石晶簇和水等等。
石核的空腔越大、石核少而较大,则响度越高,这就是姜石等响石的发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