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保的就业情况的论文,500字左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07:2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45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浅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改革和观念更新,针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计划经济*
下的统一分配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转变,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学校推荐,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的就业机制。而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大学生就业市场
化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
就业难,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不
仅关系到毕业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及其家庭的切身
利益,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落实科学发
展观、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笔
者认真学习解读了当前的就业*、查阅了大量
的资料,并就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对黑龙江几所
高校进行了调研,应对就业难等问题作一粗浅的
探析。
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浅析
1.1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我国正处于转型
期,*机构改革和经济*转轨迫使国有单位
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
日趋严峻,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来自约
1400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
近1000万城镇年度新增劳力的巨大压力。*一
直在努力通过发展服务业等多种途径缓解压力,
但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3~5年,每年城镇需安
排2200~2300万人就业,即使经济保持7%~8%
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作缺口”。在
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
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
年多于一年。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
出,引人注目。2008年岁末的金融危机,使得本来
并不顺利的中国经济,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更加雪
上加霜,率先受到冲击的是沿海的外贸型企业,紧
接着就轮到了国内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整个经
济陷入低迷之际,被誉为经济温度表的大学生就
业率,就受到了直接影响。有四个标志性的信号非
常明显:招聘数量减少、招聘门槛提高、就业竞争
加剧、薪水期望下降。金融、保险、外贸、房地产、汽
车、航空、广告等行业开始减少招人。再一个指标
就是,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
闭,而在2007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
业生,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肯定会影响大学毕业
生就业市场。据国内知名招聘平台“老麦在线”的
数据显示,到了2009年6月毕业季开始的时候,
全国将会有超过500万大学生陷入工作难的状
态,就拿IT业界来说,目前明确制定了2009年招
聘计划的企业,不足往年的10%,大量的本专科学
生涌入就业市场,而企业提供的岗位却明显不足,
使得整个2008年岁末的毕业生群体,陷入了一种
紧张不安的状态。1.2自身认识上的误区。随着经
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来的
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
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
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只要大学
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
作。因此,毕业生及其家长十分强调单位的性质、
行政级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点待
遇等。所以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
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刚毕业的大学生
从各方面来看其创造出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因此
应理性地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1.3教育存
在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也有问题,存在教育发展和
社会发展匹配、教育知识和新知识接轨的问题。我
们的专业设置过多、划分过细,就业同学中,有
30%同学与原学的专业没关系,所以要加强通识教
育。
2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思考
2.1高校的教改应进一步深入。高等学校的基
本任务和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大学生就业制度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30 17:45的改革使人培养同社会(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
这将从两个方面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产生影响:一
是市场经济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
变动;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社会
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这
就势必引起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动和职业流动性的
增加,从而对人才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学校培养人
才将由过去适应比较单一和稳定的需求转向适应
多样而易变的需求。二是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市
场竞争就业,社会(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学生对
专业的选择,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竞
争的影响。这两方面的影响将引起人才培养规格
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也将使围绕人才培养的
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人事管理以及行政、后勤管
理等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发生整体性转换。因此,适
应社会需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内部
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发展职业培训机构,
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
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
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
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
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
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
缝的作用。2.2大学生就业观念需要理性化。应对
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就是我们高等教育已从精英
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不再是绝对的社会
“精英”,要有很高的工资,处在很高的社会地位,
那不可能的。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结构失调的问
题,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许多
大学生毕业后,企业又不要。而2009年全国有
610万的大学毕业生,怎么会每个人都成为社会
“精英”呢?大众教育的结果是有更多的人,从事普
通的工作。因此,大学生应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
了,树立理性的就业观,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劳动者
来对待;应该考虑到基层就业;对薪酬的估计应该
比较客观;把精力放在提高综合素质上,努力所自
己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还要特别注意职业规
划,因为,大学生要想选择理想的职业,并有所作
为,就必须在一入学时就自觉地把学习同今后的
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
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30 17:45将来的工作岗位上的要求。2.3到基层就业。为了
促进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农村等大量需要人
才的一线工作,我国已出台了多项措施,其中包
括: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高校毕业
生中招募志愿者,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一级教育、
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两年。鼓励各类企事
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
生;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并在组
织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项目论证
和跟踪辅导等服务的同时,积极为他们提供税费
优惠和小额贷款;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同时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我们大学生也要保持清醒的
头脑,分析市场的形势,有时看似愚笨的选择恰是
最明智的选择,比如就业西部。不仅要分析市场也
要对自己有明确的把握,了解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不要一味的追求高薪职业而埋没了自己的潜能,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批判
性思维、交流沟通能力、跨文化学习能力等,增添
自己成功就业的砝码。2.4客观认识自己。在严峻
的就业形势下,大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并
非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即现在我们国家需要大
学生的地方还是非常多的。大学生本身不是就业
的弱势群体,如果他们都是就业的弱势群体,那我
们的那些农民工怎么办?没受过大学教育的怎么
办?而且我们的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只有5%,美国
现在有25%的人受过高等教育。
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虽已接近国际公认的高
等教育大众化15%的起点指标,但受过高等教育
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等
教育毛入学率40%~50%以及从业人口中高学历
比例1/3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
度,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失业是不存在的。教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30 17:45育部对部分高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
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
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
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
有人愿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
过剩,相对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公司而
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
因此,大学生不应该是就业的弱势群体,不应该存
在找不着工作的问题,只存在就业的地区、就业的
行业、就业的起薪等这些方面的困难。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
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
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学校
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管理部门、高
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其中,破解
大学生就业难应该从学生自身着手更为容易,毕
竟一个市场的改变和调节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
只有从自身找原因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如果每
个学生都能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拥有真才实
学,同时转变观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
功,获得理想的职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45
莫非,你是环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