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龙每分钟约跑1500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5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6 03:25
肯定比人快 ,
借助新发现的化石和新科技,科学家正逐步了解恐龙怎样生活及如何死亡。在 7,700 万年前(当时已经接近恐龙时代的尾声,但距离恐龙灭绝尚有 1,200 万年),覆盖北美中部大部分地区的辽阔内陆海附近,一只濒死的年轻鸭嘴龙倒了下来。
通常恐龙死后都无法安息:它们要么被食腐动物撕开吃掉,要么被洪水冲到河流下游;它们的骨头四处散落,不知道丢失到哪里去 —— 直至被人挖掘出来。今天在博物馆存放的恐龙骨架,许多都是用不同地点出土的恐龙骨拼凑而成。但这只鸭嘴龙的遭遇却不同。它侧卧在浅河中,很快就被埋在沉积物之下,因此不仅骨骼的形状得以保持,甚至皮肤、肌肉和体内器官的印痕也能够保存下来。当著名恐龙研究学者巴克在美国蒙大拿州中北部一家小博物馆首次看到这只鸭嘴龙时,激动得摘掉帽子并双膝跪下,热泪盈眶。他说:“当时,我的感觉如同看到《圣母怜子》雕像。”
即使你不像巴克那般热爱恐龙,也会很欣赏这只独特的动物。这块半嵌在岩石内的化石头部向后弯地躺着,形态看来就像被冲向岸边的水流困住了。它比任何拼凑起来的骨架都远为更能令人感受到:这曾经是一只活生生的真实动物。独立的古生物学者墨菲四年前在蒙大拿州一个山坡上挖掘出这只鸭嘴龙,到现在他还在考量如何在做到研究清楚已变成化石的动物的内脏、而在研究过程中又不会损害它。他说:“我不知道会发现什么。里面会不会有一个帮助消化植物的嗉囊?我们可能会看到心脏,它像现代爬行动物的心脏般是三心室的、还是像鸟一样是四心室的呢?如果能够了解到这些不是太棒了吗?”
即使是想象一下有一只完整无缺的恐龙可供研究,也差不多等于是古生物学的一场*了,这是因为在古生物学领域,一段一段的生物史大都是从一只牙齿推断出来的。另一场*则已在进行:科学家正利用 CT 扫描器、超级电脑和他们的聪明才智研究多年来默默地站着的恐龙骨架,揭示其中的秘密。一名生物学家通过分解恐龙骨头中的矿物质结构,居然发现了血管甚至血球细胞的痕迹。还有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兴致勃勃地猜测的问题:到底霸王龙能跑多快?现在可以运用生物力*算法则计算了。工程人员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这种长颈庞然大物站立、行走方式的认识。现在博物馆中的恐龙模型有些会带着羽毛(十年前,这是人们想都没想过的),因为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恐龙与鸟类关系密切。所有这些发现都是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五年来首个大型恐龙展探讨的内容。该馆古生物学主任诺雷尔说,过去 20 年来,古生物学已不再局限于以分类学为根基,发展到了研究恐龙生理学、生态学甚至行为习性。他还说这一行已成为由研究、实验推动的学科,而非单靠发现来推动。
不过,恐龙骨的发现一直没有减少。过去的秘密仍然埋藏在大地之下。随着土地被侵蚀,每到季节交替,一些恐龙骨架便会暴露出来。每个月都发现新的恐龙种类。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恐龙馆长马可维奇估计,现在已发现符合生物分类原则的种类达 900 个之多,比 20 年前的数量高出至少一倍。当然其中有许多只有头骨,甚至是残缺的头骨零碎部分。巴克发现,即使是重达五吨的三觭龙,“躯干部分一般都找不到多少,因为已被其他动物吃掉。”中国辽宁省农民发现了一系列保存完好的化石,显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植物、昆虫、鱼类、龟类、小型哺乳动物和以前未见过的鸟状恐龙。鸟状恐龙中 1.5 米长的奇异帝龙是霸王龙的早期近亲,身上长有不发达的羽毛。这些羽毛的作用显然是为了保暖,而不是飞行。还有顾氏小盗龙,它后肢长有羽毛,使之看上去像长了四只翅膀的鸟。在南非巴塔哥尼亚地区及美洲西部贫瘠干旱之地,自白垩纪晚期以来,经历了土壤沉积、上升、侵蚀这一完整的循环,露出了 7,000 万年前的沉积层。这些地方的恐龙骨就暴露在地面上,只等着那些能够从岩石中把它们分辨出来的人来拾(分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下;骨头会粘舌头)。两年前,美国爱荷华州苏城的索尔斯伯里兄弟(分别是医生和兽医)与律师好友巴克梅尔结伴到南达科他州西部的崎岖山区寻找化石。他们在山脚发现一块 25 美分硬币大小(直径约两厘米)的球形骨,并在距离该处 9.15 米高的地方发现几颗发黑的牙齿。这些骨骼属于一只肿头龙的头骨。肿头龙的大小与一匹马相若,通常特征是前额隆起,周围长了一排球形突出物、尖刺及冠顶。但与已知的北美其他所有肿头龙不同的是,这只的前额是平坦的,而不是隆起的。巴克说:“我们知道平额的肿头龙在较早时期的中国、蒙古出现,它们的前额在大约 8,000 万年前进化成隆起状,我们在北美发现的全都是这些。直到发现这只恐龙后才知道北美也有平额肿头龙。这只恐龙生活的时代刚好是恐龙快要灭绝之时。我曾撰文论述恐龙的进化会减慢,不会分化成新的种。这种见解是错的。”
一位律师在业余时间象克里克和沃森那样埋头于实验室从事分子遗传学的发现工作,那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不过,从精神层次上看,相当于克里克和沃森的科学世界,恐龙古生物学仍然更靠近达尔文的科学世界,或者说更注重野外新发现。大规模的大学与各州的研究机构(例如南达科他州的黑岗自然历史博物馆及蒙大拿州的洛矶山博物馆)正展开竞争。索尔斯伯里兄弟将他们发现的肿头龙头骨捐赠予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学历并不是必备条件。墨菲跟他的外祖母、著名古生物学家莱特学习恐龙方面的知识,但他本人连大学学位也没有。他在蒙大拿州偏远小镇马耳他一家轮胎店的旧址设立了一个研究中心,以筹集研究经费。中心员工大部分是志愿者,营运费用主要来自零星的参观者及探险者,他们付钱给墨菲以得到优先机会在郊野搜索恐龙化石。纽约一名富有的恐龙迷伯克去年就承担了墨菲前往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收集化石的费用。恐龙研究缺少强有力的企业赞助,环球电影公司和导演斯皮尔伯格是惟一的例外,他们建立了侏罗纪公园研究所,用他们拍摄恐龙电影所得的部分利润赞助发掘工作。另一方面,认为恐龙死于大洪水的神创论者对于古生物学也有不满。纽约布鲁克林区一名犹太教士写信给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诺雷尔投诉说,如果消息传出说鸟类其实原本是恐龙,那么人们会认定鸡并不是符合犹太教规的洁净食物。
2000 年的夏天,为墨菲工作的一名志愿者在马耳他镇北面一家养牛场内朝西的低崖上发现一块骨头。墨菲的主要助手是他十几岁的儿子马特,当时马特向下挖掘,发现四块尾椎骨,于是把父亲墨菲叫了过来。墨菲是个随和、沉着的科学家,长年穿着卡其布短裤,戴着阔边呢帽。他在形象化地看出骨头如何拼合而形成动物方面,极有天赋,这弥补了缺乏正统训练的不足。他站在低崖下向上打量,看到一些东西,认为那毫无疑问是骨盆及踝部轮廓。第二天,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该牛场的主人。
牛场主哈蒙德斯回忆道:“我尽量表现得很兴奋。回到家后,女儿问我是什么样的。我回答说:‘就像岩石有一大片污渍。’”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起名。不是起一个学名;那已经是个有名的物种,叫短冠龙,属于晚白垩纪一种鸭嘴食草类恐龙,身长可达 10.7 米。但个别被发现的恐龙一般都由发现者再起一个可爱的昵称。心理学家可能认为此举是一种补偿心理,因为人类在这种令人畏惧的庞然大物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那只壮观的霸王龙名叫“苏”(由苏·亨德里克森发现)。墨菲另外发现了三只几乎完好无缺的鸭嘴龙,分别名为埃尔维斯、皮纳特和罗伯塔。新发现的这只名叫莱昂纳多,是根据旁边一块岩石上刻写的一句话“莱昂纳·多韦布深爱日内瓦·约旦, 1916 ”而命名的。
第二年夏天,墨菲重返发现莱昂纳多的地方开始挖掘。他们小心翼翼地炸开覆盖在上面的半米厚岩石,再用推土机清除两米多高的碎沙石,然后再由志自愿者以人手清除最后 1.2 米厚的沙石。当他们正在处理一只前腿时,一位志愿者发现了不寻常之处,于是把墨菲叫来。
“我看了一眼,便说:‘天哪!这是皮肤。’”
墨菲恍然大悟:这一次不光只是找到骨骼,他必须改变计划。他们不再将骨头一块一块挖出来,而是围绕着这个七米长的标本挖,这样就可以把一整块(六吨重)运回研究实验室。他原本安排了借用一架空军直升机将标本空运出偏僻的山谷,但偏巧那天发生了 9-11 事件,空军有更重要的任务要执行。于是他们便小心翼翼地将标本吊到一台平板卡车上运回实验室。然后就是无数个小时的清理工作;莱昂纳多半嵌在沉积岩内,研究人员将沙石一粒一粒地清理掉。清理后可以看到莱昂纳多背部的刺状脊突、摆动尾巴用的筋脉、背部及侧腹纹理细腻的鳞片,还有小腿上较粗糙的鳞片,小腿经常受到坚韧的细树枝和灌木丛刮擦。莱昂纳多的躯干上有两处表面因不慎而造成裂缝,可以窥见内里的东西,墨菲认为里面的是肠容物化石。科罗拉多大学恐龙粪化石专家 Karen Chin认为那些是未排出的粪球,她一直研究这些物质,以确定莱昂纳多吃的是什么食物。一位古植物学家发现物质内有 36 种不同花粉。墨菲的下一个目标是将莱昂纳多运到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因为该基地拥有全球最大的 CT 扫描器之一。如果莱昂纳多的心脏、肺、肾和其他器官真的保存在化石内,就可以在那里通过影像显现出来,甚至制成三维模型。他估计此次会花费将近 100 万美元。已经有一家拉斯维加斯赌场愿意支付比这数目更大的款项以换取在赌场展览莱昂纳多的机会,但墨菲与哈蒙德斯没有答应;因为在人烟稀少的马耳他一带,恐龙旅游业有潜力成为重要的经济部门。
为整个恐龙木乃伊进行 CT 扫描将会是一项惊人的成就,但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生物学家施韦策尔单靠一块霸王龙碎骨所做到的同样令人叹服。这块碎骨来自洛矶山博物馆的霍纳于 2003 年掘出的一个标本。施韦策尔回忆说:“霍纳不得不将其化整为零带回营地。它太大了,没法装进直升机。”施韦策尔将化石放入一种生物学家研究新鲜骨骼时使用的弱酸中;弱酸溶解矿物质结构,留下有机组织。此前没有人将这个方法用在化石上,那是因为没有人想到有机物质经过几千万年还能保存下来。令施韦策尔感到惊奇的是,她居然发现有一种类似骨胶原(骨骼的主要有机成分)的柔软物质,以及血管和红血球的痕迹。而且血细胞似乎还有细胞核,说不定可以找到一些基因物质。如果经过 6,800 万年仍然能找到 DNA(哪怕并不完整),那的确会让*感意外,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可能的。先撇开克隆整只恐龙这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对试图重建恐龙、鸟类、爬行动物之间关系的研究人员来说,这个发现也是一个重大的收获。施韦策尔说:“如果我们真有机会找到恐龙的 DNA,也会是从这样的样本中来找。”
施韦策尔还有另一惊人发现。“我从盒子中拿出碎骨,惊叹道:‘我的天,这是只怀了孕的小母龙。’”她发现了已知的一种名为髓骨的东西,是正在排卵的鸟类特有的。构成蛋壳的钙要靠这种骨供应,它形成具有独特结构的新组织。“从这个组织可以看出,恐龙与鸟类的关系不但是形态上的,而且是生理上的。在生殖生理学方面,恐龙就是鸟类。”(形态是指骨盆。羽毛之类的结构。)
其他研究人员在骨骼研究上也做得同样出色。俄勒冈大学电脑科学家史蒂文斯对 1.5 亿年前晚侏罗纪时期大型长颈蜥脚类亚目动物产生了兴趣。人们想当然地以为蜥脚类亚目动物 —— 包括雷龙和梁龙 —— 是以树梢嫩叶为食物的,对它们一般的描绘都是四平八稳地站着,头高高抬起,宛如臃肿、短腿的长颈鹿。事实上,墨菲天天早上都能从研究站对面的辛克莱石油公司标志上看到这样的恐龙图案。但当史蒂文斯在电脑上绘出骨骼模型后,发现椎骨的看上去生来不会拼凑出那样子的恐龙。其长颈的自然姿势看来几乎与地面平行,甚至是向下俯,因此它们能够寻找低矮的灌木或水生植物。史蒂文斯发现,这种情况让许多外行人感到不快。他说:“这与人们儿时的期望不一致;我们把它换成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威严的东西,许多人都觉得难以接受。”博物馆的负责人对此也不太高兴,因为博物馆要重做恐龙模型。对于自 1932 年开始就用雷龙标志的辛克莱石油公司来说,史蒂文斯的研究并没有什么影响。该公司一位发言人对《新闻周刊》说:“我们没有计划更改公司标志。”
史蒂文斯的下一个计划是研究霸王龙的生物力学。霸王龙是远更强大有力也远更吸引人的动物,史蒂文斯对这种五吨重的两足动物如何能蹲下(例如进食尸体时)以及如何重新站立起来这些问题很感兴趣。伦敦大学的哈钦森也在研究一个类似的课题 —— 霸王龙能走多快;这个问题一直是那些曾在恶梦中被霸王龙追逐的人希望知道的。50 年前,科幻作家布拉德伯里想象中的霸王龙能够在“六秒钟跑 100 码(约 91.4 米)”,相当于一小时 54.7 公里。电影《侏罗纪公园》里的霸王龙差不多可以赶上一辆第四档速行驶的吉普车。但电影制作人向哈钦森透露,其实他们无法*真地做出这么高速的霸王龙。以霸王龙这么大的身躯和假设的速度,跑起来会像卡通片中人物跑下悬崖时那样,双腿飞速旋转。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计算电影中霸王龙的速度是一小时 24 公里多一点,哈钦森认为这个速度大概差不多。他算出最高速度应在每小时 16 至 40 公里范围内,而每小时 16 公里的速度比每小时 40 公里的可能性要大得多。陆栖动物的速度受到腿部肌肉量的*,但到了某一程度,效益递减原理就会起作用:肌肉量增加表示会增加体重,加重的负担比其供给的力量还要多。哈钦森在写道,若要以每小时 72 公里的速度奔跑,霸王龙腿部肌肉的重量需占其身体重量的 86% 才行,这显然是荒唐的。最近,他将比率减低至 41%,比原来的估计减少了一半以上,但他仍然认为“按照其身体构造来看,还是甚不可能。”
哈钦森的研究对另一项关于霸王龙的重大争论也具有一定意义:它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还是基本上属于食腐动物?哈钦森本人无意质疑霸王龙的凶猛性情(这是容易挑起古生物学家争论的题目)。他指出,同时期的大型被捕食动物的速度也不是很快。他补充说:“没必要以每小时跑 72 公里的速度去追捕每小时跑 24 公里的动物。”另一方面,霍纳指出,如果被吃的动物已死掉,那么捕食者走得多慢都无所谓。大部分研究人员推断,就像如今的食肉猛兽一样,霸王龙能抓到什么就会吃什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埃里克森计算过霸王龙的生长速度,通过分析它们的骨骼年轮(类似树木的年轮),认为在急速发育的青春期,霸王龙平均每天体重增加 2.3 公斤左右。美国博物馆的诺雷尔深思了片刻后说:“很难想象当时四周有那么多的腐肉任其食用。”
这一问题正是今年 6 月在黑岗博物馆举办的一次霸王龙会议的主题。会议上,雪兰多大学的哈普展示了一块从蒙大拿州约旦市附近收集到的三觭龙头骨。它左边的角少了大约三分之一,显然是被咬掉的。从其颈部壳皱上的牙痕距离来看,应该是霸王龙所为。已知在那一带,那个时期霸王龙是惟一的大型食肉动物。这本身并不能反驳食腐动物的假说。但从三觭龙头骨上的伤口已开始愈合来看,说明该三觭龙当时还活着,还健康得足以对付霸王龙的攻击。从咬伤位置来看,两只恐龙是面对面打斗的。哈普说:“我们不清楚后来的结果怎么样,但三觭龙仍然生存,两个大角还在。可能霸王龙权衡利害之后,放弃了这场打斗。能生存千百万年,说明这种生物一向行事不莽撞。”
恐龙存活了千百万年后,孰料灭顶之灾将至;可能气候已经起了变化(变化原因仍存在争议);那颗以其轰然一击结束掉的白垩纪的陨石正穿过太空,快要致命地撞中地球。而万物都在等待一种不可思议的生物进化出来,他们有朝一日会计算彗星的轨迹,挖掘出长埋地下的骨骼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并叹服一切的错综复杂和美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6 03:25
应该有人快,也可能跑不快
电影里奔跑如飞、追车杀人的霸王龙到底能跑多快?如果被它盯上,我们能不能逃脱?最近,生物学家指出,霸王龙的行走速度其实很慢,如果同等大小,它可能连一只鸡都追不上。
霸王龙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体重达6吨左右,直立起来高约4.5米,身长大约12米。它的血盆大口宽1.2米,参差不齐地布满长长的牙齿,一口就能吞下225公斤重的食物,我们在电影中常常看到霸王龙追车杀人的惊悚镜头。
最近美国生物学家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霸王龙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它们不能奔跑,只能以每小时18到40公里左右的速度行走。否定了人们认为霸王龙能够奔跑如飞,时速可能高达72公里,很少有猎物能够逃脱其利爪的观点。
生物学家使用计算机模拟不同动物的运动,计算表明,动物的体重越大,它依靠两足奔跑所需的腿部肌肉占体重的比例也越大。一只普通的鸡,腿部肌肉只需要达到体重的17%左右。但一头体重6吨的霸王龙,如果它能够奔跑,那么它腿部肌肉的重量将超过身体总重量的80%。而现存的陆地脊椎动物的腿部肌肉一般不会达到身体重量的50%。为了对比,研究者还计算出,一只霸王龙大小的鸡如果要奔跑,其腿部肌肉将占全身重量的99%———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研究者的结论是,幼年的霸王龙时速可能达到72公里,随着体型的增大,肌肉的敏感度下降,成年霸王龙时速只有18-39.6公里,可能连一只普通的鸡都追不上。如果你被一头成年霸王龙盯上,跑得足够快的话,还是有可能逃脱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6 03:26
借助新发现的化石和新科技,科学家正逐步了解恐龙怎样生活及如何死亡。在 7,700 万年前(当时已经接近恐龙时代的尾声,但距离恐龙灭绝尚有 1,200 万年),覆盖北美中部大部分地区的辽阔内陆海附近,一只濒死的年轻鸭嘴龙倒了下来。
通常恐龙死后都无法安息:它们要么被食腐动物撕开吃掉,要么被洪水冲到河流下游;它们的骨头四处散落,不知道丢失到哪里去 —— 直至被人挖掘出来。今天在博物馆存放的恐龙骨架,许多都是用不同地点出土的恐龙骨拼凑而成。但这只鸭嘴龙的遭遇却不同。它侧卧在浅河中,很快就被埋在沉积物之下,因此不仅骨骼的形状得以保持,甚至皮肤、肌肉和体内器官的印痕也能够保存下来。当著名恐龙研究学者巴克在美国蒙大拿州中北部一家小博物馆首次看到这只鸭嘴龙时,激动得摘掉帽子并双膝跪下,热泪盈眶。他说:“当时,我的感觉如同看到《圣母怜子》雕像。”
即使你不像巴克那般热爱恐龙,也会很欣赏这只独特的动物。这块半嵌在岩石内的化石头部向后弯地躺着,形态看来就像被冲向岸边的水流困住了。它比任何拼凑起来的骨架都远为更能令人感受到:这曾经是一只活生生的真实动物。独立的古生物学者墨菲四年前在蒙大拿州一个山坡上挖掘出这只鸭嘴龙,到现在他还在考量如何在做到研究清楚已变成化石的动物的内脏、而在研究过程中又不会损害它。他说:“我不知道会发现什么。里面会不会有一个帮助消化植物的嗉囊?我们可能会看到心脏,它像现代爬行动物的心脏般是三心室的、还是像鸟一样是四心室的呢?如果能够了解到这些不是太棒了吗?”
即使是想象一下有一只完整无缺的恐龙可供研究,也差不多等于是古生物学的一场*了,这是因为在古生物学领域,一段一段的生物史大都是从一只牙齿推断出来的。另一场*则已在进行:科学家正利用 CT 扫描器、超级电脑和他们的聪明才智研究多年来默默地站着的恐龙骨架,揭示其中的秘密。一名生物学家通过分解恐龙骨头中的矿物质结构,居然发现了血管甚至血球细胞的痕迹。还有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兴致勃勃地猜测的问题:到底霸王龙能跑多快?现在可以运用生物力*算法则计算了。工程人员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这种长颈庞然大物站立、行走方式的认识。现在博物馆中的恐龙模型有些会带着羽毛(十年前,这是人们想都没想过的),因为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恐龙与鸟类关系密切。所有这些发现都是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五年来首个大型恐龙展探讨的内容。该馆古生物学主任诺雷尔说,过去 20 年来,古生物学已不再局限于以分类学为根基,发展到了研究恐龙生理学、生态学甚至行为习性。他还说这一行已成为由研究、实验推动的学科,而非单靠发现来推动。
不过,恐龙骨的发现一直没有减少。过去的秘密仍然埋藏在大地之下。随着土地被侵蚀,每到季节交替,一些恐龙骨架便会暴露出来。每个月都发现新的恐龙种类。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恐龙馆长马可维奇估计,现在已发现符合生物分类原则的种类达 900 个之多,比 20 年前的数量高出至少一倍。当然其中有许多只有头骨,甚至是残缺的头骨零碎部分。巴克发现,即使是重达五吨的三觭龙,“躯干部分一般都找不到多少,因为已被其他动物吃掉。”中国辽宁省农民发现了一系列保存完好的化石,显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植物、昆虫、鱼类、龟类、小型哺乳动物和以前未见过的鸟状恐龙。鸟状恐龙中 1.5 米长的奇异帝龙是霸王龙的早期近亲,身上长有不发达的羽毛。这些羽毛的作用显然是为了保暖,而不是飞行。还有顾氏小盗龙,它后肢长有羽毛,使之看上去像长了四只翅膀的鸟。在南非巴塔哥尼亚地区及美洲西部贫瘠干旱之地,自白垩纪晚期以来,经历了土壤沉积、上升、侵蚀这一完整的循环,露出了 7,000 万年前的沉积层。这些地方的恐龙骨就暴露在地面上,只等着那些能够从岩石中把它们分辨出来的人来拾(分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下;骨头会粘舌头)。两年前,美国爱荷华州苏城的索尔斯伯里兄弟(分别是医生和兽医)与律师好友巴克梅尔结伴到南达科他州西部的崎岖山区寻找化石。他们在山脚发现一块 25 美分硬币大小(直径约两厘米)的球形骨,并在距离该处 9.15 米高的地方发现几颗发黑的牙齿。这些骨骼属于一只肿头龙的头骨。肿头龙的大小与一匹马相若,通常特征是前额隆起,周围长了一排球形突出物、尖刺及冠顶。但与已知的北美其他所有肿头龙不同的是,这只的前额是平坦的,而不是隆起的。巴克说:“我们知道平额的肿头龙在较早时期的中国、蒙古出现,它们的前额在大约 8,000 万年前进化成隆起状,我们在北美发现的全都是这些。直到发现这只恐龙后才知道北美也有平额肿头龙。这只恐龙生活的时代刚好是恐龙快要灭绝之时。我曾撰文论述恐龙的进化会减慢,不会分化成新的种。这种见解是错的。”
一位律师在业余时间象克里克和沃森那样埋头于实验室从事分子遗传学的发现工作,那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不过,从精神层次上看,相当于克里克和沃森的科学世界,恐龙古生物学仍然更靠近达尔文的科学世界,或者说更注重野外新发现。大规模的大学与各州的研究机构(例如南达科他州的黑岗自然历史博物馆及蒙大拿州的洛矶山博物馆)正展开竞争。索尔斯伯里兄弟将他们发现的肿头龙头骨捐赠予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学历并不是必备条件。墨菲跟他的外祖母、著名古生物学家莱特学习恐龙方面的知识,但他本人连大学学位也没有。他在蒙大拿州偏远小镇马耳他一家轮胎店的旧址设立了一个研究中心,以筹集研究经费。中心员工大部分是志愿者,营运费用主要来自零星的参观者及探险者,他们付钱给墨菲以得到优先机会在郊野搜索恐龙化石。纽约一名富有的恐龙迷伯克去年就承担了墨菲前往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收集化石的费用。恐龙研究缺少强有力的企业赞助,环球电影公司和导演斯皮尔伯格是惟一的例外,他们建立了侏罗纪公园研究所,用他们拍摄恐龙电影所得的部分利润赞助发掘工作。另一方面,认为恐龙死于大洪水的神创论者对于古生物学也有不满。纽约布鲁克林区一名犹太教士写信给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诺雷尔投诉说,如果消息传出说鸟类其实原本是恐龙,那么人们会认定鸡并不是符合犹太教规的洁净食物。
2000 年的夏天,为墨菲工作的一名志愿者在马耳他镇北面一家养牛场内朝西的低崖上发现一块骨头。墨菲的主要助手是他十几岁的儿子马特,当时马特向下挖掘,发现四块尾椎骨,于是把父亲墨菲叫了过来。墨菲是个随和、沉着的科学家,长年穿着卡其布短裤,戴着阔边呢帽。他在形象化地看出骨头如何拼合而形成动物方面,极有天赋,这弥补了缺乏正统训练的不足。他站在低崖下向上打量,看到一些东西,认为那毫无疑问是骨盆及踝部轮廓。第二天,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该牛场的主人。
牛场主哈蒙德斯回忆道:“我尽量表现得很兴奋。回到家后,女儿问我是什么样的。我回答说:‘就像岩石有一大片污渍。’”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起名。不是起一个学名;那已经是个有名的物种,叫短冠龙,属于晚白垩纪一种鸭嘴食草类恐龙,身长可达 10.7 米。但个别被发现的恐龙一般都由发现者再起一个可爱的昵称。心理学家可能认为此举是一种补偿心理,因为人类在这种令人畏惧的庞然大物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那只壮观的霸王龙名叫“苏”(由苏·亨德里克森发现)。墨菲另外发现了三只几乎完好无缺的鸭嘴龙,分别名为埃尔维斯、皮纳特和罗伯塔。新发现的这只名叫莱昂纳多,是根据旁边一块岩石上刻写的一句话“莱昂纳·多韦布深爱日内瓦·约旦, 1916 ”而命名的。
第二年夏天,墨菲重返发现莱昂纳多的地方开始挖掘。他们小心翼翼地炸开覆盖在上面的半米厚岩石,再用推土机清除两米多高的碎沙石,然后再由志自愿者以人手清除最后 1.2 米厚的沙石。当他们正在处理一只前腿时,一位志愿者发现了不寻常之处,于是把墨菲叫来。
“我看了一眼,便说:‘天哪!这是皮肤。’”
墨菲恍然大悟:这一次不光只是找到骨骼,他必须改变计划。他们不再将骨头一块一块挖出来,而是围绕着这个七米长的标本挖,这样就可以把一整块(六吨重)运回研究实验室。他原本安排了借用一架空军直升机将标本空运出偏僻的山谷,但偏巧那天发生了 9-11 事件,空军有更重要的任务要执行。于是他们便小心翼翼地将标本吊到一台平板卡车上运回实验室。然后就是无数个小时的清理工作;莱昂纳多半嵌在沉积岩内,研究人员将沙石一粒一粒地清理掉。清理后可以看到莱昂纳多背部的刺状脊突、摆动尾巴用的筋脉、背部及侧腹纹理细腻的鳞片,还有小腿上较粗糙的鳞片,小腿经常受到坚韧的细树枝和灌木丛刮擦。莱昂纳多的躯干上有两处表面因不慎而造成裂缝,可以窥见内里的东西,墨菲认为里面的是肠容物化石。科罗拉多大学恐龙粪化石专家 Karen Chin认为那些是未排出的粪球,她一直研究这些物质,以确定莱昂纳多吃的是什么食物。一位古植物学家发现物质内有 36 种不同花粉。墨菲的下一个目标是将莱昂纳多运到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因为该基地拥有全球最大的 CT 扫描器之一。如果莱昂纳多的心脏、肺、肾和其他器官真的保存在化石内,就可以在那里通过影像显现出来,甚至制成三维模型。他估计此次会花费将近 100 万美元。已经有一家拉斯维加斯赌场愿意支付比这数目更大的款项以换取在赌场展览莱昂纳多的机会,但墨菲与哈蒙德斯没有答应;因为在人烟稀少的马耳他一带,恐龙旅游业有潜力成为重要的经济部门。
为整个恐龙木乃伊进行 CT 扫描将会是一项惊人的成就,但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生物学家施韦策尔单靠一块霸王龙碎骨所做到的同样令人叹服。这块碎骨来自洛矶山博物馆的霍纳于 2003 年掘出的一个标本。施韦策尔回忆说:“霍纳不得不将其化整为零带回营地。它太大了,没法装进直升机。”施韦策尔将化石放入一种生物学家研究新鲜骨骼时使用的弱酸中;弱酸溶解矿物质结构,留下有机组织。此前没有人将这个方法用在化石上,那是因为没有人想到有机物质经过几千万年还能保存下来。令施韦策尔感到惊奇的是,她居然发现有一种类似骨胶原(骨骼的主要有机成分)的柔软物质,以及血管和红血球的痕迹。而且血细胞似乎还有细胞核,说不定可以找到一些基因物质。如果经过 6,800 万年仍然能找到 DNA(哪怕并不完整),那的确会让*感意外,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可能的。先撇开克隆整只恐龙这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对试图重建恐龙、鸟类、爬行动物之间关系的研究人员来说,这个发现也是一个重大的收获。施韦策尔说:“如果我们真有机会找到恐龙的 DNA,也会是从这样的样本中来找。”
施韦策尔还有另一惊人发现。“我从盒子中拿出碎骨,惊叹道:‘我的天,这是只怀了孕的小母龙。’”她发现了已知的一种名为髓骨的东西,是正在排卵的鸟类特有的。构成蛋壳的钙要靠这种骨供应,它形成具有独特结构的新组织。“从这个组织可以看出,恐龙与鸟类的关系不但是形态上的,而且是生理上的。在生殖生理学方面,恐龙就是鸟类。”(形态是指骨盆。羽毛之类的结构。)
其他研究人员在骨骼研究上也做得同样出色。俄勒冈大学电脑科学家史蒂文斯对 1.5 亿年前晚侏罗纪时期大型长颈蜥脚类亚目动物产生了兴趣。人们想当然地以为蜥脚类亚目动物 —— 包括雷龙和梁龙 —— 是以树梢嫩叶为食物的,对它们一般的描绘都是四平八稳地站着,头高高抬起,宛如臃肿、短腿的长颈鹿。事实上,墨菲天天早上都能从研究站对面的辛克莱石油公司标志上看到这样的恐龙图案。但当史蒂文斯在电脑上绘出骨骼模型后,发现椎骨的看上去生来不会拼凑出那样子的恐龙。其长颈的自然姿势看来几乎与地面平行,甚至是向下俯,因此它们能够寻找低矮的灌木或水生植物。史蒂文斯发现,这种情况让许多外行人感到不快。他说:“这与人们儿时的期望不一致;我们把它换成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威严的东西,许多人都觉得难以接受。”博物馆的负责人对此也不太高兴,因为博物馆要重做恐龙模型。对于自 1932 年开始就用雷龙标志的辛克莱石油公司来说,史蒂文斯的研究并没有什么影响。该公司一位发言人对《新闻周刊》说:“我们没有计划更改公司标志。”
史蒂文斯的下一个计划是研究霸王龙的生物力学。霸王龙是远更强大有力也远更吸引人的动物,史蒂文斯对这种五吨重的两足动物如何能蹲下(例如进食尸体时)以及如何重新站立起来这些问题很感兴趣。伦敦大学的哈钦森也在研究一个类似的课题 —— 霸王龙能走多快;这个问题一直是那些曾在恶梦中被霸王龙追逐的人希望知道的。50 年前,科幻作家布拉德伯里想象中的霸王龙能够在“六秒钟跑 100 码(约 91.4 米)”,相当于一小时 54.7 公里。电影《侏罗纪公园》里的霸王龙差不多可以赶上一辆第四档速行驶的吉普车。但电影制作人向哈钦森透露,其实他们无法*真地做出这么高速的霸王龙。以霸王龙这么大的身躯和假设的速度,跑起来会像卡通片中人物跑下悬崖时那样,双腿飞速旋转。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计算电影中霸王龙的速度是一小时 24 公里多一点,哈钦森认为这个速度大概差不多。他算出最高速度应在每小时 16 至 40 公里范围内,而每小时 16 公里的速度比每小时 40 公里的可能性要大得多。陆栖动物的速度受到腿部肌肉量的*,但到了某一程度,效益递减原理就会起作用:肌肉量增加表示会增加体重,加重的负担比其供给的力量还要多。哈钦森在写道,若要以每小时 72 公里的速度奔跑,霸王龙腿部肌肉的重量需占其身体重量的 86% 才行,这显然是荒唐的。最近,他将比率减低至 41%,比原来的估计减少了一半以上,但他仍然认为“按照其身体构造来看,还是甚不可能。”
哈钦森的研究对另一项关于霸王龙的重大争论也具有一定意义:它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还是基本上属于食腐动物?哈钦森本人无意质疑霸王龙的凶猛性情(这是容易挑起古生物学家争论的题目)。他指出,同时期的大型被捕食动物的速度也不是很快。他补充说:“没必要以每小时跑 72 公里的速度去追捕每小时跑 24 公里的动物。”另一方面,霍纳指出,如果被吃的动物已死掉,那么捕食者走得多慢都无所谓。大部分研究人员推断,就像如今的食肉猛兽一样,霸王龙能抓到什么就会吃什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埃里克森计算过霸王龙的生长速度,通过分析它们的骨骼年轮(类似树木的年轮),认为在急速发育的青春期,霸王龙平均每天体重增加 2.3 公斤左右。美国博物馆的诺雷尔深思了片刻后说:“很难想象当时四周有那么多的腐肉任其食用。”
这一问题正是今年 6 月在黑岗博物馆举办的一次霸王龙会议的主题。会议上,雪兰多大学的哈普展示了一块从蒙大拿州约旦市附近收集到的三觭龙头骨。它左边的角少了大约三分之一,显然是被咬掉的。从其颈部壳皱上的牙痕距离来看,应该是霸王龙所为。已知在那一带,那个时期霸王龙是惟一的大型食肉动物。这本身并不能反驳食腐动物的假说。但从三觭龙头骨上的伤口已开始愈合来看,说明该三觭龙当时还活着,还健康得足以对付霸王龙的攻击。从咬伤位置来看,两只恐龙是面对面打斗的。哈普说:“我们不清楚后来的结果怎么样,但三觭龙仍然生存,两个大角还在。可能霸王龙权衡利害之后,放弃了这场打斗。能生存千百万年,说明这种生物一向行事不莽撞。”
恐龙存活了千百万年后,孰料灭顶之灾将至;可能气候已经起了变化(变化原因仍存在争议);那颗以其轰然一击结束掉的白垩纪的陨石正穿过太空,快要致命地撞中地球。而万物都在等待一种不可思议的生物进化出来,他们有朝一日会计算彗星的轨迹,挖掘出长埋地下的骨骼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并叹服一切的错综复杂和美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6 03:26
那当然的了,霸王龙时速超过140公里(50分钟后就会感到无力,因为它的身躯太大了),一般的动物在它的追击下不会有好下场,你在它的追击下你肯定不会溜出它的手掌心,除非你是奥运运动员,不然你就别想逃出它追问真没想到我六年半以前的问题现在还有人回答。。。
追答时间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还会有人为你解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6 03:27
根据杂志<<恐龙>>所写:霸王龙奔跑的最高速度一般为25米/秒,所以如果它想跑肯定比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