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源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0 20: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0 20:20
净源大师
净源大师,宋代华严宗学者。先世是泉州晋水(现今福建省晋江县)人,所以学者以晋水称之,也有尊他为华严宗七祖或十祖的。俗姓杨,出家受具足戒后,到处参学,起初从五台承迁学「华严经」,继从横海明覃学李通玄的新「华严经论」,其后回到南方,师事长水子璇,听「楞严经」、「圆觉经」及「大乘起信论」。
华严宗在圭峰宗密圆寂后不久,遭遇会昌的法难,经论散佚,和其他各宗一同衰落。宋初,子璇起而兴复,以贤首宗旨作「楞严经疏」十卷行於世。净源继其后,四方的宿学推为「义龙」。先后住持泉州清凉寺、苏州报恩寺、杭州祥符寺,既而迁到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县)青镇的密印宝阁、华亭(又称云间,今江苏省松江县)普照的善住宝阁,盛弘华严宗。时高丽僧统义天於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年),航海来中国问道,上表四次,请传授贤首教,朝廷令主客杨杰送到慧因寺受法於净源。华严一宗久已散佚的疏钞,因义天持来咨决所疑,於是得以复传於中国。义天回国之后,又於元佑二年(一○八七年),遣使者送来金书「华严经」三种译本一百八十卷(晋译本六十卷、唐译本八十卷、又四十卷)。净源特建华严阁安置。三年(一○八八年)三月,依命把慧因禅寺改名为教寺,永远作为弘布「华严」的道场,而慧因寺也有高丽寺之称。净源继子璇之后,振兴华严的宗风,当时称为中兴教主。
净源的著述,现存有「仁王经疏」(内题「注仁王护国般若经」)四卷、「科」一卷、「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科」一卷、「法界观门助修记」二卷、「科」一卷、「金狮子章云间类解」一卷、「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一卷、「华严原人论发微录」三卷、「科」一卷、「华严普贤行愿修证仪」一卷、「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仪」一卷、「首楞严坛场修证仪」一卷、「肇论中吴集解」三卷、「科」一卷(依净源的题辞本书原是中吴秘思法师「提疏钞之绳墨,举笺注之权衡」所说,而净源把它集录成书)。此外尚有钞、科、序赞、策门等六种。
净源的著述大都取材於华严宗诸祖的疏钞,但也有他特殊的见解。他在「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中说 ∶「帝心(杜顺)冥挟「起信」,集三重法界(法界观)於前;贤首显用论(「起信」文,述六门还源(妄尽还源观)於后。」由此推论到华严宗应当以「起信论」著者的马鸣为初祖。这等於把从杜顺的法界观、法藏的妄尽还源观以来的华严宗学说,都看作「起信论」思想的演绎,可说是他的创见。其次他说还源观六门中的一体,即华严一真法界。二用中海印常住用阐明自性深广,圆明自在用阐明随缘成德。三遍中普周法界遍阐明尘性依真,出生无尽遍阐明依真起用,含容空有遍阐明体用交参。四德中妙用无方德多半显示悲心利他,住持有则德多半说明智体自利,柔和质直德悲智双流自他俱济,代生受苦德只是大悲利他普救群品。五止中照法离缘止正显示法空,观人寂泊止兼阐明人空,性起繁兴止会缘归寂,光定显现止寄功忘照,理事玄通止寂照融泯。六观中摄境从心观显出法身,从心现境观修成报身,心境圆融观法报无碍,智身影现观一智现多,身入境象观多身入一,主伴帝网观一多同时,身智无尽。这些都确实可以补充法藏原著的解释。净源又说这六重观法师是「华严经·贤首品」中阐明普贤的功德周遍一切时处无边大用的十门三昧,而将十门三昧合作六重的观法。一体和二用中海印森罗常住用摄第一圆明海印三昧门;法界圆明自在用摄第二华严妙行三昧门。这是依法藏及澄观所说。二用中所引「华严经」四偈,又摄四种三昧门。三遍摄第三因陀罗网三昧门。四德摄第五现诸法三昧门及第*摄摄生三昧门。五止摄第十寂用无碍三昧门。六观摄第九主伴严明三昧门。他还说一体是澄观所说一心法界,宗密所说众生万法的根源,原是「起信论」的如来藏。这也是把华严家理论归结於「起信论」之说的。
其次,净源的「华严普贤行愿修证仪」是以华严一宗圆融法界无尽缘起思想为基础来修习普贤十大行愿的。他说,依圆教修行略分二种∶其一是了悟毗卢法界,其二是修行普贤行海。毗卢法界即一真无碍法界,亦即一心,其中本来具足三世间、四法界、一切染净诸法。既然了悟一心本来具足无数的相好、无尽的神通功德,便须称自家的毗卢法界,修本有的普贤行海,令无尽的功用得以速疾现前。於中又有帝网无尽观、无障碍法界观二门。帝网无尽观是观想遍法界帝网无尽的三宝前,各各有帝网无尽的自身,每一一身各个礼敬帝网无尽的三宝,乃至供养、忏悔、发愿、持诵等。无障碍法界观是观想一切染净诸法,皆是重重无尽的法界,全此全彼,互无障碍;这就是修习普贤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