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讨论的三个?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0 05: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6:42
中国古代*哲学有三个主题,即“天民合一”、“天德合一”和“天礼合一”
1.注重“德”在*领导上的作用
在中国,从西周至春秋时代,并没有出现以 “正义”为中心的讨论,而是提出了一些特有的论述,如天和民、天和礼、天和德的关系等。这些虽然还未形成为*哲学的体系,但无疑已经是具有*哲学意义的论述和命题;这些论述和命题构成了儒家古典*哲学的背景和前提,和古希腊前期*哲学形成了对照,对后世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天民合一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在古代*哲学中,围绕统治与服从的问题,为了保持统治,始终注重君民关系。如果说君臣关系的问题属于怎样统治,那么君民的关系问题就不仅是怎样统治的问题,而是关涉*的终极合法性问题。所谓“天民合一”的观点,认为任何君主或王朝的统治合法性来自天命,而天命以*为其实质内涵
3.天德合一
“天德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又一重要主题。“天德合一”的思想以“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为代表,指天以德为其意志,天对人世的眷顾和影响完全以“德”为转移。孔子后来说“为政以德”,把西周以来中国古代*传统以更为明确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即道德和德性成为*的基点。在前孔子时代,这种把道德置于*中心的立场是借助“天”的权威加以实现的,而天的权威又是被“德”所规定了的。
4.天礼合一
“天礼合一”的思想,体现为“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按照这种看法,人世社会的秩序与原则“礼”来自更广大的自然(天地),合乎自然界的本性和秩序,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所制定的“礼”是模仿、依照天地及五行六气的结构属性而形成的。这一事实显然意味着,人的社会世界是广大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受天地阴阳五行六气的普遍法则所支配或制约的,人应当自觉仿照自然世界的本性和节律制定制度和原则来生活。天地四时五行所代表的自然的法则是更高的、更普遍的,支配一切的,这种古希腊后期称为自然法的普遍法则,在中国古代称为“天地之经”,亦称“天道”,人世间的*规范、伦理原则和行为必须与之相一致,符合天之经、地之义。而人世之礼能自觉符合天经地义,人的行为就会对整个天地自然构成一种“协和”的作用。
“天礼合一”的思想,是思想家对于人世之礼的一种诉诸天经地义的论证和支持。就中国古代而言,这种思想的实际效果主要不是把天和人、自然和人为对立起来,以自然批判人为,而是以自然支持人为,故自然和人为之间没有对立;而在理念上,人为应当符合自然并协和自然,这成为主导*思考的哲学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