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篇关于野战外科、防核生化的军事文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0 12:0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30
即将爆发的美伊战争可谓全世界嘱目的焦点,但是又有几人能看清它的来龙去脉?本网从今日起独家连载1987年至1991年中国驻伊拉克武官助理、*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翟晓敏教授的专稿,以飨网友。
美伊冲突延续了一场长达千年的冲突
识时务者为俊杰,可见时代观的重要,是内政外交和一切事业的起点。 当今是什么时代?从总体上说,是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全球化时代。当代主要矛盾是什么?是东西方矛盾、南北方矛盾、或霸权与反霸?
从长时段的历史来看,911事件后开始突显的美国与穆斯林世界的矛盾,不是全新的矛盾,在相当程度上,仍是延续千余年西方世界与穆斯林世界冲突的继续。
历史上*文明在文化、科学、宗教与*的千年辉煌与近代之全面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七至十五世纪向东西南北几个方向的迅猛和全面的扩张,不仅控制了整个中东与北非,使其疆界达到西班牙与法国的边界,深入中亚、丝绸之路由佛教传播路转变为*教传播路线……,进入印度次*,其影响和势力远及东南亚……,直至攻陷君士坦丁堡和兵临维也纳城下,形成了以中东为中心,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文化影响方面,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及格拉纳达,成为照亮中世纪黑暗的商业、*和文化中心,这种状况,与近现代穆斯林世界收缩与*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西方为主导的现代化的过程中,*文明既难与之对抗与之竞争,又难与之相适应。经济上,二十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及西班牙一国;军事上,进行了四次阿以战争,除最后一次挽回了面子外,都失败了,海湾战争中,一批阿拉伯国家甚至参与了对伊拉克的打击;社会改革方面,除了土耳其之外,穆斯林国家之中所进行的社会、宗教改革严重受挫,宗教*实际上是原教旨主义运动,如伊朗、阿富汗,结果也都不成功,不少国家的国内*仍是中世纪的。冷战的五十年,只不过是暂时地打断了西方世界与穆斯林世界这一持续了一千几百年的矛盾的发展过程,但对我们这几代在冷战之中成长起来的人,我们对冷战的印象深刻,而对这一矛盾并没有什么感性认识,以至于面对这一尖锐冲突时,如911的出现,感到震惊与不可思议,怀疑它是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今天从报纸和电视上几乎每日都看到的热点冲突,如美伊冲突、巴以冲突、反恐战争(以及车臣战争),其实都是一回事,即穆斯林世界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冲突的三个不同侧面,其中,特别是海湾战争以来的美伊冲突,集中地反映了穆斯林世界与美国在国际*与军事上的冲突,巴以冲突反映了两者间在领土上的冲突,911事件与随后的阿富汗战争,则反映了两者间在宗教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我们可以分别地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粗略的回顾。主要谈美伊冲突。
萨达姆的两大失算:斯塔克号事件和侵占科威特
尽管美国代表的西方世界与穆斯林世界的冲突源远流长,但穆斯林世界不乏美国的朋友。比如埃及、沙特及海湾国家。甚至还曾有伊拉克。
看到今日美国置全世界的反战声于不顾,非要打伊拉克不可。谁会想到20年前美伊还是盟友?两伊战争中美国实际支持伊拉克,伊拉克的综合国力只有伊朗的三分之一,但美国为伊拉克提供了关键性的军事情报,使其在八年战争中,多次化险为夷,美还向伊拉克每年提供十亿美元的农产品贷款,实际上是把伊拉克养了起来。昔日盟友为何成了死敌?两个导火索,一是斯塔克号事件,一是导致海湾战争的吞并科威特事件。
美伊矛盾的白热化,始于两伊战争后期的1987年5月17日发生的斯塔克号事件,伊拉克空军用导弹重创了在海湾活动的美*舰斯塔克号,打死美军四十多人,当然这是以误击为口实的,萨达姆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表示歉意,并且赔偿了数亿美元,但这实为一种警告:海湾是伊拉克的海湾,美*事力量不得入内,后来透露出的消息也证实了这一点。也就是在这一年,美国决定为科威特油船护航,以此为借口进一步深入海湾,两伊战争之后,伊军达百余万大军,拼全力发展核生化武器,超级大炮,导弹,T72,幻影式,,虽然当时伊经济发展速度达14%,被称之为中东的南韩,但战争与建设两手抓,结果行不通,伊拉克始终不能够稍微减轻其外债负担,其中主要是800余亿美元的欠科威特等海湾富国的债务,科威特既是一个扼着伊拉克经济命脉的债主,又是一个对伊拉克长期以来都具有极大*力的猎物,黄金、石油、出海口、债务、领土,在两伊战争结束和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之前的两年时间里,对萨达姆来说,似乎武力兼吞科威特,就可以产生无限的经济效益,解决伊拉克一切难以解决的根本性的和战略性的问题。至于由此引发的美伊冲突,似不可能发生,伊位于穆斯林世界之心脏地带,处于狭长海湾的深部,受到了四面穆斯林国家的严密保护,且与美相距半个地球,美当时在此地无军事基地,距离最近的是印度洋中部的迪戈加西亚岛,也是美军在印度洋海域唯一的军事基地。更重要的是,当时美国正在加最后一把力搞垮前苏联,忙于欧洲事务,萨达姆认为美国肯定无力它顾。况且伊拉克已经做好了准备,包括军事、外交、宣传、动员和储备等方面的工作。当然武力吞并科威特,是一个根本性的失算。
从潜在的敌人变成现实的交战国---美伊战争的必然性
为什么美国不远万里讨伐伊拉克?为什么萨达姆不肯以*国外或彻底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避免这场战争?原因错综复杂,但最重要的是全球霸权与地区霸权之间水火不容的冲突。这场冲突可以有三大视角:
一是地缘视角(*地理),伊拉克是中东穆斯林世界的心脏地区,有极丰富的石油资源,有水,人民素质较高,军事力量较强,综合国力不可低估,文化悠久,曾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但是地理呈封闭状,仅余法奥约50公里出海口,东邻伊朗,西界约旦,为缓冲国,南邻诸国富且弱,北靠叙利亚同是复兴党政权。美国在土耳其至菲律宾之间没有基地,距离甚远,中东是美国最不易于控制的地区,伊拉克想利用这一真空控制中东,必然与美国中东利益水火不容。不控制伊拉克,美国就谈不上控制中东与海湾,无论地缘视角,还是能源需求,美国都不能不收拾萨达姆,否则伊拉克称雄海湾,扼制西方石油生命线之可能极大。
二是战略视角,要认识伊拉克,不能不了解复兴党的纲领,其纲领的核心是以武力统一阿拉伯世界,实现阿拉伯民族的复兴,一个民族、一个宗教、一个国家、一种语言,在复兴党看来,阿拉伯二十余国目前的国界,都是殖民主义的遗迹,在消除之列,重振阿拉伯民族的雄风,重现穆斯林文明的辉煌,此重任,由萨达姆的复兴党领导,以伊拉克军队以武力来实现。冷战结束时期,复兴党核心曾对局势作过战略分析:冷战时期美苏争夺与合作主宰世界的局面即将过去,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机遇已到,长期受到压抑的阿拉伯民族走上世界历史舞台中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几乎与此同时,老布什总统宣布美国全球战略: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冷战后新秩序。美国追求全球霸权与伊拉克追求地区霸权,两者针锋相对。
三是历史的视角,即美伊冲突的历史回顾。
伊拉克兼并科威特蓄谋已久。1961年,伊拉克*宣称科威特是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威特向英国谋求军事保护,1963年,科威特向伊拉克提供了一笔三千万第纳尔的贷款后,伊承认了科威特两国互设使馆,七十年代因边界地区发现了大油田,两国矛盾加剧。伊拉克军队和飞机不断侵入科威特领土领空。到80年代末,萨达姆下决心利用美苏注意力集中在欧洲、对中东暂时放松控制之际,以军事手段一举吞并科威特。
美苏冷战时期,海湾是距美国本土最远的一个战区,除在距霍尔木兹海峡2500海里的迪戈加西亚岛上的设施外,美国在土耳其和菲律宾之间的广阔地带没有军事基地,上述两地间的各国都明确表示不愿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安全关系。随着80年代海湾地区在美*事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美*事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美国在西欧和东北亚驻有重兵,有供增援部队使用的预置物资和装备,有完善的指挥控制设施和后勤基础设施,而在西南亚除了印度洋上租用的英属迪戈加西亚岛设施和布署在这一地区的若干海军舰只外一无所有。 美国在这一地区有重大利益,却无军事部署。
1979年伊朗*爆发。1980年,美国快速部署联合特遣部队开始同埃及、阿曼、苏丹和索马里进行美国本土以外的演习。1983年月1月,快速部署联合特遣部队升格为联合司令部,即美国*总部。1987年至1989年,美军*总部组建了中东联合特遣部队,为两伊战争中悬挂美国国旗的11艘科威特油船护航,
1989年5月,*总部进行了司令部演习,模拟演练了反击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想定。1989秋制定并于1990年1月由国防*颁布的“国防计划指南”提出要更加注意保卫阿拉伯半岛免遭不是来自于苏联的地区性威胁,这与美国冷战时期军事战略的主导思想即抵御苏联通过伊朗发动的进攻完全不同。美军对伊拉克军队的作战预案是,由海湾国家军队保卫科威特城等要地,美国增援部队把侵入阿拉伯半岛纵深的伊拉克军队压迫到靠西部的开阔地带,以在中欧对付华约军队大规模入侵的空地一体战方式予以歼灭性打击。
1990年5月,*总部在其《2000年安全环境》研究报告中指出,它的责任区域最有可能发生重大动荡和战争,美国的军事战略必须能够适应这一广阔地区所存在的无法预测的情况,报告指出,伊拉克完全有能力对阿拉伯半岛的产油国发动进攻。*总部于1990年春开始审查保卫沙特的计划,并向参联会*呈交了“基本计划纲要”。海湾危机爆发后,该纲要被确定为现有的最佳方案,为*总部制定具体的部署计划提供了基本依据
至此,美国出已把冷战中制约伊朗的盟友伊拉克,当成冷战后敌人。伊军侵占科威特则使伊拉克这一美国潜在的敌人变成现实的交战国。(未完待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30
写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