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7 11:4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4:54
释义: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气的影响而发生的。如暴怒则气上逆,大喜则气缓散,悲哀则气消散,恐惧则气下陷,遇寒则气收聚,受热则气外泄,过惊则气混乱。
出处:出自《黄帝内经·素问》。
原文节选: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白话释义:黄帝说:讲得非常有道理!我听说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气的影响而发生的。如暴怒则气上逆,大喜则气缓散,悲哀则气消散,恐惧则气下陷,遇寒则气收聚,受热则气外泄,过惊则气混乱,过劳则气耗损,思虑则气郁结,这九样气的变化,各不相同,各又导致什么病呢?
岐伯说:大怒则气上逆,严重的,可以引起呕血和飧泄,所以说是“气逆”。高兴气就和顺,营卫之气通利,所以说是“气缓”。悲哀过甚则心系急,肺叶胀起,上焦不通,营卫之气不散,热气郁结在内,所以说是“气消”。
恐惧就会使精气衰退,精气衰退就要使上焦闭塞,上焦不通,还于下焦,气郁下焦,就会胀满,所以说是“气下”。寒冷之气,能使腠理闭塞,营卫之气不得流行,所以说是“气收”。
扩展资料:
“喜则气缓”的中医论述:
病因病理学术语。即九气为病的机理之一,谓过喜伤心,则心气涣散不收。《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内脏密切相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喜怒思忧恐,简称“五志”。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喜则气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4:54
百病生于气也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4:55
这个不用翻译啊,一看就懂么,跟白话文有啥区别么,就一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常讲的话而已,总之告诉你所有病都跟气息有关,当然这个气是指人的生气,生命之气。追答我还是当一下活雷锋吧,下面居然有小白说生气angry,此生气非彼生气,百病都源于生命之气(活一口气,懂吧?),愤怒则会使气息上扬,高兴气息缓行(类似于与环境共鸣的样子,会比较健康愉快),悲哀忧愁则会让气息消沉低迷,惊恐会让气息下行(为毛会吓屎吓尿括约肌失控,懂吧?)外感寒冷则会体内聚气,中医讲究的外感风寒就是这意思,身体过热就会使气息外泄来平衡,惊吓会乱气,过度劳累则会消耗气,就是透支气息的意思,思考或者纠结一件事则会使气息郁结,总之这个气就是使人存活的气,中医基础理论的东西,又名营卫之气,啊毕业太多年都还给老师了,大概就这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4:55
九气理论不只是指体内之气,更有意思的是控制人生命运的那个气,怒则气上意思是奴心则气上,本来是将军之才,但主子把你降为奴隶,这时候心要平下来守住这个奴心,命运之气自然就往上走了,我们的二代领导人就是这样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4:56
大概是要天天开心,生气容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