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仿生学(xm8)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2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08:39
乌贼和鱼雷诱饵 乌贼体内的囊状物能分泌黑色液体,遇到危险时它便释放出这种黑色液体,诱骗攻击者上当。潜艇设计者们仿效乌贼的这一功能读者设计出了鱼雷诱饵。鱼雷诱醋似袖珍潜艇,可按潜艇的原航向航行,航速不变,也可模拟噪音、螺旋节拍、声信号和多普勒音调变化等。正是它这种惟妙惟肖的表演,令敌潜艇或攻击中的鱼雷真假难辩,最终使潜艇得以逃脱。
蜘蛛和装甲 生物学家发现蜘蛛丝的强度相当于同等体积的钢丝的5倍。受此启发,英国剑桥一所技术公司试制成犹如蜘蛛丝一样的高强度纤维。用这种纤维做成的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做防弹衣、防弹车、坦克装甲车等结构材料。
长颈鹿和“抗荷服” 长颈鹿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其大脑和心脏的距离约3米,完全是靠高达160~260毫米汞柱的血压把血液送到大脑的。按一般分析,当长颈鹿低头饮水时,大脑的位置低于心脏,大量的血液会涌入大脑,使血压更加增高,那么长颈鹿会在饮水时得脑充血或血管破烈等疾病而死。但是裹在长颈鹿身上的一层、厚皮紧紧箍住了血管,*了血压,飞机设计师和航空生物学家依照长颈鹿皮肤原理,设计出一种新颖的“抗荷服”,从而解决了超高速歼击机驾驶员在突然加速爬升时因脑部缺血而引起的痛苦。这种“抗荷服”内有一装置,当飞机加速时可压缩空气,也能对血管产生相应的压力,这比长颈鹿的厚皮更高明了。
鲸鱼和潜艇的“鲸背效应” 当代核潜艇能长时间潜航于冰海之下,但若在冰下发射导弹,则必须破冰上浮,这就碰到了力学上的难题。潜舴专家从鲸鱼每隔10分钟必须破冰呼吸一次中得到启迪,在潜艇顶部突起的指挥台围壳和上层建筑方面,作了加强材料力度和外形仿鲸背处理,果然取得了破冰时的“鲸背效应”。
蝴蝶和卫星控温系统 遨游太空的人造卫星,当受到阳光强烈辐射时,卫星温度会高达200摄氏度;而在阴影区域,卫星温度会下降至零下200摄氏度左右,这很容易烤坏或冻坏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仪表,它一度曾使航天科学家伤透了脑筋。后来,人们从蝴蝶身上受到启迪。原来,蝴蝶身体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每当气温上升、阳光直射时,鳞片自动张开,以减少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少对阳光热能的吸收;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自动闭合,紧贴体表,让阳光直射鳞片,从而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科学家经过研究,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犹如蝴蝶鳞片般的控温系统。
苍蝇,是细菌的传播者,谁都讨厌它。可是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这种仪器目前已经应用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苍蝇的眼睛是一种“复眼”,由30O0多只小眼组成,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的,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刷制版和大量复制电子计算机的微小电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质量。“蝇眼透镜”是一种新型光学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另外还有:
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利用这种原理,还可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有关气体色层分析仪的结构原理中。
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自从人类发明了电灯,生活变得方便、丰富多了。但电灯只能将电能的很少一部分转变成可见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浪费掉了,而且电灯的热射线有害于人眼。那么,有没有只发光不发热的光源呢? 人类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发光,如细菌、真菌、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和鱼类等,而且这些动物发出的光都不产生热,所以又被称为“冷光”。
在众多的发光动物中,萤火虫是其中的一类。萤火虫约有1 500种,它们发出的冷光的颜色有黄绿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萤火虫发出冷光不仅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发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适合人类的眼睛,光的强度也比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光。
科学家研究发现,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这个发光器由发光层、透明层和反射层三部分组成。发光层拥有几千个发光细胞,它们都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两种物质。在荧光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与氧化合便发出荧光。萤火虫的发光,实质上是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早在40年代,人们根据对萤火虫的研究,创造了日光灯,使人类的照明光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科学家先是从萤火虫的发光器中分离出了纯荧光素,后来又分离出了荧光酶,接着,又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荧光素。由荧光素、荧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满爆炸性瓦斯的矿井中当闪光灯。由于这种光没有电源,不会产生磁场,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现在,人们已能用掺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方法得到类似生物光的冷光,作为安全照明用。
电鱼与伏特电池
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产生电,仅仅是鱼类就有500余种 。人们将这些能放电的鱼,统称为“电鱼”。
各种电鱼放电的本领各不相同。放电能力最强的是电鳐、电鲶和电鳗。中等大小的电鳐能产生70伏左右的电压,而非洲电鳐能产生的电压高达220伏;非洲电鲶能产生350伏的电压;电鳗能产生500伏的电压,有一种南美洲电鳗竟能产生高达880伏的电压,称得上电击冠军,据说它能击毙像马那样的大动物。
电鱼放电的奥秘究竟在哪里?经过对电鱼的解剖研究, 终于发现在电鱼体内有一种奇特的发电器官。这些发电器是由许多叫电板或电盘的半透明的盘形细胞构成的。由于电鱼的种类不同,所以发电器的形状、位置、电板数都不一样。电鳗的发电器呈棱形,位于尾部脊椎两侧的肌肉中;电鳐的发电器形似扁平的肾脏,排列在身体中线两侧,共有200万块电板;电鲶的发电器起源于某种腺体,位于皮肤与肌肉之间,约有500万块电板。单个电板产生的电压很微弱,但由于电板很多,产生的电压就很大了。
电鱼这种非凡的本领,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9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以电鱼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电池。因为这种电池是根据电鱼的天然发电器设计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电器官”。对电鱼的研究,还给人们这样的启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电鱼的发电器官,那么,船舶和潜水艇等的动力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水母的顺风耳
“燕子低飞行将雨,蝉鸣雨中天放晴。”生物的行为与天气的变化有一定关系。沿海渔民都知道,生活在沿岸的鱼和水母成批地游向大海,就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种古老的腔肠动物,早在5亿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这种低等动物有预测风暴的本能,每当风暴来临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难去了。
原来,在蓝色的海洋上,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 (频率为每秒8—13次),总是风暴来临的前奏曲。这种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小小的水母却很敏感。仿生学家发现,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长着一个细柄,柄上有个小球,球内有块小小的听石,当风暴前的次声波冲击水母耳中的听石时,听石就刺激球壁上的神经感受器,于是水母就听到了正在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
仿生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受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技能训练长颈鹿与宇航员失重现象
长颈鹿之所以能将血液通过长长的颈输送到头部,是由于长颈鹿的血压很高。据测定,长颈鹿的血压比人的正常血压高出2倍。这样高的血压为什么不会使长颈鹿患脑溢血而死亡呢?这与长颈鹿身体的结构有关。首先,长颈鹿血管周围的肌肉非常发达,能压缩血管,控制血流量;同时长颈鹿腿部及全身的皮肤和筋膜绷得很紧,利于下肢的血液向上回流。科学家由此受到启示,在训练宇航员对,设置一种特殊器械,让宇航员利用这种器械每天锻炼几小时,以防止宇航员血管周围肌肉退化;在宇宙飞船升空时,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研制了飞行服——“抗荷服”。抗荷服上安有充气装置,随着飞船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从而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宇航员的血压保持正常。同时,宇航员腹部以下部位是套入抽去空气的密封装置中的,这样可以减小宇航员腿部的血压,利于身体上部的血液向下肢输送。
乌龟的龟壳与薄壳建筑
龟壳的背甲呈拱形,跨度大,包括许多力学原理。虽然它只有2 mm的厚度,但使用铁锤敲砸也很难破坏它。建筑学家模仿它进行了薄壳建筑设计。这类建筑有许多优点:用料少,跨度大,坚固耐用。薄壳建筑也并非都是拱形,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则像一组泊港的群帆。
-- 结构构件
对于构件,在截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把材料尽可能放到远离中和轴的位置上,是有效的截面形状。有趣的是,在自然界许多动植物的组织中也体现了这个结论。例如:“疾风知劲草”,许多能承受狂风的植物的茎部是维管状结构,其截面是空心的。支持人承重和运动的骨骼,其截面上密实的骨质分布在四周,而柔软的骨髓充满内腔。在建筑结构中常被采用的空心楼板、箱形大梁、工形截面钣梁以及折板结构、空间薄壁结构等都是根据这条结论得来的。
-- 斑马
斑马生活在非洲*,外形与一般的马没有什么两样,它们身上的条纹是为适应生存环境而衍化出来的保护色。在所有斑马中,细斑马长得最大最美。它的肩高140-160厘米,耳朵又圆又大,条纹细密且多。斑马常与草原上的牛羚、旋角大羚羊、瞪羚及鸵鸟等共外,以抵御天敌。人类将斑马条纹应用到军事上是一个是很成功仿生学例子。
附(仿生学现象简表):
1。从令人讨厌的苍蝇身上,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鸭的蹼。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16.树叶的排列和悉尼大剧院的建设。
17.潜水艇和鱼的沉浮。
18.响尾蛇和空对空响尾蛇导弹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08:39
XM8本质上是经过改进的G36突击步*,通过模块化组合使它成为单个机构,并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要和作战地域,转换成不同的*型或发射不同口径的弹药。由于采用了XM29的先进技术,XM8的基本型(卡宾*型)重量将比M4/M4A1轻20%。XM8的最终发展目标,不仅是作为代替M16系列的一种轻型卡宾*,而是可以转换成多种不同型号的模块化步*系统,不同长度的*管及其他配件赋予其不同的角色,甚至可以更换机匣以发射不同口径的弹药,例如俄制的7.62×39mm中间威力步*弹。如果通过试验,XM8在2005年开始装备部队,取代从越战时期装备部队至今的M16系列步*,成为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的制式武器。当然,首先它必须通过陆军的严格试验,而XM8如果获得美国陆军的采用,估计将需要超过一百万支步*。
XM8的研制和试验进展非常迅速,HK公司与美国陆军的研制相关部门都盛赞这件武器。但美国陆军刚准备M16A4没多久,为什么急着想要一种新武器呢?M16系列在越南战争初期的可靠性受到争议,虽然经过多番改进,可靠性已经大为提高,也受到使用者的接受。但在阿富汗、伊拉克这些恶劣的战场条件下,仍需要通过勤快地维护保养步*来减少它在战斗中发生故障的机会。虽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火药发射动能武器的性能已经无法大幅提升,但陆军的研制部门对XM8的宣传重点是高可靠性和低维护要求,因为士兵心中还是希望有一件既可靠又准确的武器的。
虽然美国陆军从2000年开始逐步换装M16A4,但仍有许多部队在使用M16A2,现在有许多M16/M4的*管寿命快要到期了,无论是维修步*还是换装步*,都是需要一笔费用的。尽管购买新*的费用会比较高,但XM8的服务寿命比M16/M4要长得多,维护费用又低,长此以往,累积的费用不算太高,说服国会通过采购预算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另一个原因与XM29有关,XM29只是推迟装备时间而不是被放弃,因此美国陆军也必须考虑到在装备XM29的同时也需要为步*手配备新型步*,提高不同单兵武器的通用性,以简化野战部队的后勤维护。ATK总裁胡伯·霍普金斯说,XM8轻型突击步*将降低21世纪士兵的负重并提高他们的机动能力,两者对陆军的“理想部队勇士”(Objective Force Warrior)和“陆地勇士”计划都十分重要。最近他们在XM29项目上取得的减轻重量提高性能的技术进步对加速开发XM8很关键,XM8将和陆军的转型结合起来,使陆军作为“理想部队”的一部分,杀伤力更强,部署速度更快。
还有一个促使研制新步*的原因与特种作战司令部在2003年10月正式提出的“特种作战部队战斗突击步*”(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 Combat Assault Rifle,简称SCAR)招标计划有关。不管常规部队是否会在近期换掉M16/M4系列,特种部队已经明确要求要采用一种全新设计的武器来代替M16/M4,而SCAR的要求之一就是模块化设计,可以在5分钟内根据不同目的更换3种长度的*管,并能转换口径类型,这些要求正好与XM8的早期设想吻合,所以尽管其他供应商都在加紧研制样*参与投标,但在时间和技术上都领先一步的XM8胜算更大。
为了让XM8更容易被陆军和国会所接受,HK防务公司在得到了约10亿美元的武器研制合同后,就在2003年8月决定在乔治亚州的哥仑布建造一个新工厂,并在12月举行了奠基仪式。HK公司的新工厂距本宁堡很近,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了这个工厂,已经为哥伦布提供200多个职位和2,500万美元的投资。工厂落成后将在这里为美国交通安全局航空*首先生产首批9,400支USP40紧凑型自动手*的订单,而XM8一旦获得采用,也将在这里进行生产。因此XM8从设计到生产都是完全“美国本土化”而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是一支“德国*”,这一“善举”自然很容易博取美国人的欢心。
2003年10月HK公司正式公布XM8的原型*,后来在2004年上半年又推出了经过多项改进的2代原型*。XM8由于得到陆军的大力支持,一开始是一帆风顺的。然而,计划发展到中、后期,基本上是从第2代样*推出后不久,就开始陷入责难中。先是谣传出可行性试验失败的消息(具体是怎样的失败没有人说得出),然后又有人说有一支样*在试验中护木熔化,此外又有人说在伊拉克进行实战试验的士兵反映精度不足。
说XM8精度差,这点倒是不太令人怀疑。G36的精度原本就比不上M16系列,而陆军在XM8的指标中要求重量极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HK公司为了达标,采用短*管的卡宾型作为标准型就是一个狡猾的招数,*管较短重量就较轻,只是精度就更比不上M16了,这样一来那些用惯M16的美国大兵自然就对这种新*的精度表现不太满意(即使同为卡宾型,G36C的*管比M4A1的*管还要短)。但即使如此,再用上一堆新开发的轻型材料,XM8的重量仍然达不到指标。据说那支试验中熔化的样*就是为了尝试重量能减轻到什么程度而导致的,也许是拆掉了隔热罩,也许是试验更轻型的护木材料吧。反正传言就是说它熔化了,也不知道是连续打了多少弹后熔化的。
这个时候,其他的武器生产商又联同政客出来指责陆军没有经过投标就选定唯一的供应商是不公平的,必须要重新投标,这又给XM8敲上重重的一击。不得已,美国陆军在2005年5月份宣布重新开始新*的招标,XM8研制工作暂停。
2005年7月,《Small Arms Review》杂志刊登了一篇XM8的专访文章,由于文章内容有为XM8造势之嫌,因此我看到在HKPRO论坛上有人猜测所谓的重新招标是缓兵之计,XM8研制仍在秘密进行中,理由是:HK公司已经收足了钱,如果工作做了一半就停止就太便宜他们了。
然而到了2005年11月,美国陆军正式宣布,在不改变现有口径的前提下将不考虑换装新步*。至此,XM8计划算是正式被打入冷宫了。
CF里面的XM8
其实XM8很好,子弹的弹道很直,威力绝对是在所有*的中上游,穿墙和穿木头也可以,*的后坐力其实用好小很多.*的点射是3点,那样即可以点死人,还能节省子弹,连射建议和高手打的时候左右晃动,这样还可以增加暴头率,和菜鸟打就几下一般你就OK.
XM8一般不要成为主要冲锋*,可以跟在后面,因为*速有一定的问题.
再就是打的时候最少打胸,那样1个子弹34的血,打头就不说了,打下身1个子弹19的血.打手1个子弹15的血,再就是XM8要尽量和高手练水平,我就是在刚买了XM8就找高手营的人练我.换*应该在1秒左右,再就是用XM8带闪光或者烟雾,带闪光可以给自己创造杀人的机会,带烟雾我都是在这边扔了,那边走,把人引开(有的时候不太管用).
XM8的*也有缺点,主要是*速慢,穿东西威力小,不适合各种全面作战.
还有CF改动XM8,XM8以后可以带远距离微瞄了,这对广大XM8的人是好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08:40
《中国海洋报》军事角版 2004年2月17日
--------------------------------------------------------------------------------
军事论坛潜艇破冰与军事仿生学
江山
据俄罗斯媒体披露,最近,俄罗斯军队开始举行2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陆海空三位一体战略核演习。演习中俄罗斯海军战略力量核潜艇将从北冰洋下发射一枚战略核导弹。这场演习引人注目的不仅是其规模之大,具有了1982年6月原苏联那场“7小时核战”的精彩之处,而且,还在于人们也非常关注潜艇如何从厚厚的北极冰层下发射战略导弹?
战略导弹核潜艇能长时间潜航于冰海之下,航行在厚厚的冰层下执行战斗任务,比在能见度很好的海水里更隐蔽,更具有威胁性。但是,如果核潜艇想在冰下发射导弹,就必须破冰上浮,这就碰到了力学上的难题,解决难度大且不利于海战。众所周知,鲸每隔几十分钟必须破冰吸一次气。巨大的鲸背,像海中的一个小岛,又像一个小山,当鲸上浮换气时,就不仅会产生巨大的上浮压力,坚硬的鲸背还像一把利剑一样,使厚厚的冰层破裂。这一过程气势雄伟。潜艇专家从鲸每隔几十分钟就要浮出水面呼吸一次的现象中得到启迪,于是在潜艇顶部突起的指挥台围壳和上层建筑上,做了加强材料力度和外形仿鲸背处理,果然取得了破冰时的“鲸背效应”。再加上其他破冰方式的配合作用,潜艇在冰面就可出没自由了。
其实,这就是军事仿生学。世界上有许多军事发明,都是科学家在探索动物奥秘中得到启迪而发明的。例如:蝴蝶与卫星控温系统。位于太空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受到阳光的强烈照射时,卫星表面温度会高达2000℃;而在阴影区域,卫星表面温度会下降至零下200℃左右,很容易烤坏或冻坏各种仪器仪表,开始这曾使航天科学家伤透了脑筋。后来,科学工作者从蝴蝶身上受到启迪,原来在蝴蝶体表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每当阳光直射、气温上升时鳞片自动张开,以调整阳光照射的角度,从而减少对热能的吸收;而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自动闭合,紧贴体表,让阳光直射鳞片,从而把温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科学家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犹如蝴蝶鳞片般的控温系统。
再如,鹰眼与“鹰眼导弹”。鹰不仅有独特的飞行本领,而且,它眼睛的敏锐程度在鸟类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科学家们经过对鹰眼的研究,发现鹰是用低分辨率、宽视野的部分(视网膜外周)搜索目标,而高分辨率、窄视野的部分(视网膜*)是用于仔细观察已经发现的目标。假如我们模仿鹰眼制造出一种“鹰眼导弹”,它就能像鹰一样自动寻找和识别打击目标,并能自动跟踪目标直到攻击成功为止。制造一种类似鹰眼的“电子鹰眼”,就可以用来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
青蛙与电子蛙眼。青蛙的眼睛对小飞虫非常敏感,当小飞虫在它头上飞时,它会盯住不放。于是,人们模仿蛙眼的结构原理制成了“电子蛙眼”,可用来识别飞行中的飞机和导弹,也可用来预防飞机相撞。
乌贼与鱼雷诱饵。乌贼体内有囊状物能分泌黑色液体,诱骗攻击者上当。潜艇设计者们仿效其设计成鱼雷诱饵。现在鱼雷诱饵酷似一艘袖珍潜艇,既可按潜艇的航向航行,也可模拟噪音、螺旋桨节拍、声信号等,令敌潜艇或攻击中的鱼雷真假难辨。
总之,随着科学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提高,将会有更多的仿生发明应用于军事科技领域。
--------------------------------------------------------------------------------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08:40
飞机根据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