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心理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03:3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27 17:03
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包括多重社交、存档可查,通过搜索引擎,人们可以搜索数以百万计的网页来找到特定的人和团体。互联网搜索、过滤和联系他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有效。“多重社交”(socialmultiplicity)指的是在网络空间中人们更加容易地与来自各方面的人进行接触,与数以百计、甚至是数以千计的人进行交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7 14:11
一、实现自我的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自我实现”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人类基本需求由低到高划分为不同层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可见,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个体追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不断地超越自我以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己的愿望,希望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得到充分体现。由于现实社会相对复杂且充满变数,竞争也日趋激烈,容易受到各种困难的挑战和打击,所以在其中实现自我价值并不容易。然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网民在沟通交流时能够避开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困难,以满足网民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他们把现实世界中很难实现的需求带到网络中。在这里,他们可以感受到自身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体会到网络交流的快乐,品尝到获得网友认同的成就感。也正是对最高心理需求的满足,激发了网民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各种社会事件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
二、猎奇探究的心理
好奇心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内驱力,它是指对未知事物怀有强烈的了解*,以达到寻求刺激之目的的心态。人们对新鲜的事物或现象有了解和探索的本能,它是行为的一种内在心理动力。好奇心是由外在的刺激而引起的,因而其强弱程度也与外界刺激的新奇性和复杂性相关。刺激越新奇越复杂,个体的好奇心理越强。19世纪70年代《纽约太阳报》的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的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充分显示出人们对于自己未知信息的猎奇心理。几乎每个人都具有对新鲜事物或现象充满好奇的心理特征。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世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正是这种虚拟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在猎奇、窥私心理的作用下,网民在网络*形成的过程中通过种种信息找到与事件当事人确切相关的真实资料。
三、从众心理
在心理学领域中,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往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网民的“从众心理”,则是指网民在参与各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随大流”状况。对于一段时间内网络*讨论的热点事件,有些网民开始并不了解此事件的情况,但当他发现其他网友都在讨论此事件时,他也会去咨询、了解和讨论;有些网民已经了解此事件,但当他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其他网友不符时,他会由于从众心理而改变自己对此事件的言行。在内蒙古贫困县女检察长豪车事件中,负面的*一直占据主流,一旦有网民发表与群体相左的意见,立即招来众多网民的攻击。在这种群体压力下,群体成员中原有的倾向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宣泄情绪的心理
根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积累了心理能量总要找宣泄的出口,进而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迫切地需要释放心理压力和心中对未来的希望与渴求等情感。可是,现实社会并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方式和机会。网络论坛、博客等网络*阵地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发泄情绪的空间。除了未成年人和少数人以外,大多数网民在现实社会中都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是,在互联网中,可能发生自我失控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受到网络虚拟性的影响,他们的情绪调整到兴奋状态,而他们的理智处于被抑制状态。在道德问题上,网民的心态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他们的自律性心理可能下降,而放任性心理容易膨胀。可见,网络是非常合适的发泄空间。在这里,网民不用在乎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把现实世界中的自己悄悄地隐藏起来,尽情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