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04: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9 10:01
“刺马案”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悬案之一,也被称为晚清四大疑案之首。作为历史事件,“刺马案”可谓是家喻户晓,更是成为了民间热门创作的艺术题材。
2007年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就取材于“刺马案”,波澜壮阔的场面和入木三分的表演再一次将我们带入到这场波谲云诡的疑案之中。
1868年5月26日,闽浙总督马新贻被慈禧召入紫禁城养心殿,进行了一次深谈。也正是因为这一次谈话,彻底改变了马新贻的命运。
2个月后,一道上谕从紫禁城传出,以最快的速度驰送南京。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由马新贻调补。
两年后的7月26日,两江总督马新贻校场阅兵完毕,先行由箭道返回督署的路上。忽然,有人从人群中窜出,大喊“大帅伸冤”。
马新贻随即停了下来,准备询问来人有何冤情。正在此时,意外突然发生了,等到侍卫们匆忙反应过来,夺下刺客手中的短刀时,马新贻已经倒在血泊之中,奄奄一息。
次日中午,这位仅上任仅两年的两江总督便一命呜呼了。
刺客被擒,照理来说马新贻遇刺案查个水落石出并非难事。然而,朝廷一再督促彻查此案,慈禧甚至钦点漕运总督张之万赴江宁会审。
五个月过去了,除了一份令人疑窦丛生的奏折外,案件本身依旧是迷雾重重。
此时的慈禧再也坐不住了,两江总督死的不明不白,有伤国体。更为重要的是马新贻是她亲自选派去两江的心腹,此事如果不彻查到底,其余*也势必会心存顾虑,不会效命于自己。
深思熟虑之后,慈禧决定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作为钦差大臣赴江宁再次会审“刺马案”。
郑敦谨抵达江宁当日,不顾旅途疲劳,火速召集南京*进行询问。与此同时,和他一起询问的还有一位举足轻重的*,这个人就是马新贻被刺后,重新接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
通过对当地*进行询问,郑敦谨发现这些*对于案情言辞闪烁,前文不搭后语。于是,郑敦谨便把目光投向了比他早来一步的漕运总督张之万,希望从他那边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在此之前,张之万便拟出一份结案报告,陈述了刺客张汶祥和马新贻之间的恩怨。根据报告中记载,张汶祥之所以要杀马新贻完全是因为两者之间的个人恩怨,并没有外人参与进来。
面对郑敦谨的询问,不料张之万竟说自己的审案结果与曾国藩一致。曾国藩的回答同样也是避重就轻,最终只是说出,张汶祥一味回避,无法询问出真实动机。
面对众*互相推脱,郑敦谨深感此案背后必有隐情。与此同时,同为审判之一的曾国藩却毫无回应,仿佛置身事外。
正当审讯僵持不下,毫无进展之时。马新贻的儿子马毓桢找到郑敦谨,道出了实情。
原来马新贻在弥留之际一再交待家人不可进京告状,一定要忍气吞声,方能自保。
为何马新贻会在临死前一再叮嘱家人放弃追查凶手,甚至在遗书中对恳求朝廷追查凶手一事只字未提呢?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马新贻对于刺杀背后的主谋心知肚明。如果这个假设成立,能够让马新贻如此惧怕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幕后主谋是一个在马新贻看来强大到不可能*的对手。
那么能够让这位深受慈禧信赖的封疆大吏如此恐惧的,又会是谁呢?
四年前,湘军攻陷了南京,历时十四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湘军的创建者,两江总督曾国藩一跃成为挽救大清帝国的英雄人物。
曾国藩始终对朝廷表达忠贞不二的态度,但执掌大权的慈禧太后,面对驻扎在长江流域的三十万大军却不能装作无动于衷。
1868年7月27日,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由马新贻接替。表面上看,曾国藩高升了,但是两江是曾国藩的大本营,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这道明升暗降的旨意让两江地区*动起来,自太平天国被平定后,江宁便有了一个新的称号,那就是“湘半城”。
“湘半城”就是说江宁城中有一半人属于湘军系统,将湘军创办人曾国藩调离两江,同时任命与湘军毫无渊源的马新贻接替,城内上下对此非议颇多。
时任湖广总督的李鸿章甚至以一句“马新贻威望过轻,长江从此多故”来形容两江总督的危险处境。
正如李鸿章所说的那样,马新贻来到两江后发现自己面临的处境比想象的更加严峻。此时湘军虽然已经解散,但是两江仍然充斥着曾国藩的势力,长江水师更是以湘军为班底组建而成。
生性好强的马新贻决定采用强有力的手段来对付湘军,为此他一方面裁撤湘军,整顿湘军,另一方面他给予李鸿章的淮军很多经济上的支持,从而牵制打压湘军。
对此,湘军对马新贻是恨之入骨,对他暗藏杀心的人也不在少数。
因为触犯湘军利益,引来杀机,似乎也极为可能。也许马新贻已然明了刺杀自己的幕后元凶就是来自于湘军。
面对这个树大根深,难以撼动的利益集团,马新贻才会如此心灰意冷,在遗书中绝口不提追查凶手之事,甚至要家人忍气吞声,以求自保。